三七生:我方法上實際上很有限,主要就是《傷寒》的這些方子。但是那個東西一旦要入到骨頭裡,沒有特效藥,就是西醫講的說——進不去。
徐文兵:進不去,對。
三七生:就像什麼透骨草,它可能這個東西就透進去了。
徐文兵:伸筋草,透骨草。
三七生:為什麼仲兄說附子會不行呢,當時我想附子它可能入不了骨,可能別的東西可以入骨。砒霜可以入骨,但是一般不敢用。所以有些東西為什麼用砒霜呢?大熱,骨頭都熱了,能讓骨髓都銷鑠。
徐文兵:對,銷鑠骨髓嘛。
三七生:但是說如果他已經是個冰塊的話,他就不銷骨髓,隻不過把它融化了……
徐文兵:把冰給化了。
三七生:但是一般人就完了。剛才說到哪裡了?
徐文兵:說到你怎麼把陽引到陰裡邊。
三七生:這是最簡單的一個,就是說你練功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針對這個,濕……
徐文兵:風寒濕嘛。
三七生:濕上面實際上是燥,他倆的問題是燥不入濕啦,內濕外燥。
徐文兵:感覺還是陽不入陰。
三七生:這是太陰,完了少陰。它是熱。剛才說那個案例實際上是寒熱。
徐文兵:對對對。風和濕。
三七生:(黑板上寫著)這是火。到厥陰的時候比較特殊。所以風是陽是陰?它跟火比它就是陰,但是它跟寒濕混到一起的時候它又表現為熱。所以有一個問題就是困擾著中醫上百年的問題,就是說這個風的問題。怎麼處理它?為什麼我們這麼好用那種什麼清利濕熱?下焦濕熱,為什麼那麼長期好用那個龍膽瀉肝丸?為什麼用了之后造成腎衰了?那實際上是這個風的問題,風是什麼?風是一種生氣呀。
孫曼之:升發之氣。
三七生:孫老師講的用風藥,是吧?其實就是風的問題。抑郁症就是風起不來了,他就會抑郁。金克木,燥去克它了。生發之氣,它出了地面就叫風。他剛出的時候叫雷,所以雷風是恆,人能活著實際上就是靠這個風,風能生人吶。
徐文兵:生萬物,也能害萬物。
三七生:它太過了。為什麼春天發溫病啊?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那就是說你水不涵木,那就木枯了,著火了。森林大火什麼的都是這個事兒。都是因為你冬天沒有收藏,水不夠,它起風了。這個風就是一個虛,內風。
徐文兵:對,內風。
三七生:這不是外來的太陽那種中風邪了。
徐文兵:怎麼引?
三七生:溫病也是這回事兒。引這就是法了,其實非常簡單嘛。他們因為三陰三陽,這個從經絡上講是相貫的,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嘛,這陽明入的是太陰。
(寫黑板)
太陽入的少陰,從太陽上講其實都是走這條路。
徐文兵:對,足太陽膀胱,足少陰腎。
三七生:而這太陽為開啊,這是最表一層,所有的病最后都要走到太陽。到太陽這時候就出現感冒症狀,發起高燒來。那就是所有的病走向痊愈之前的一個表現。一般老百姓最怕這事了,一燒了,馬上上醫院去,一挂水,又給引回去了。所以永遠也好不了。
徐文兵:永遠好不了。
三七生:一挂水的話,它先是入肺,入五臟的話,先入肺,先咳嗽,比較表淺。完了止咳,然后一直往下克,金克木去了,最后就入了厥陰——入肝了。入肝了的話,可能就從感冒病毒變成了一個乙肝病。
徐文兵:也有往手厥陰心包上走的。
三七生:那就是走的上焦,還可以。我見的比較多的小孩多動症、抽動症啊,那不是厥陰風動嗎,再嚴重點癲癇,就是走這條線,中間什麼脾胃啦,還有就是……
徐文兵:還有一個引呢,那個火和風。
三七生:火和風是現在最常見的,少陽的問題,少陽底層是厥陰。這個實際上現代人最常見。所謂的什麼腰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痛,這實際上也是,隻不過它沒有那麼深,檢查指標沒變,還不能說是痛風,但是它的那種疼痛比痛風還要嚴重。這種疼就是那個帶狀?症,就是火那種痛,就是火辣辣的,一捥一捥地痛,那叫痛。
徐文兵:灼熱。
三七生:他感覺到是一種火燒相。但是,你要滅火了,他可能是會不痛,但實際上他的問題還是一個陽不入陰的問題。它的問題在厥陰,有的時候你用少陽,怎麼搞也搞不好,一用厥陰的藥以后就好——當歸四逆理中。
徐文兵:得了帶狀?症,您也敢用當歸四逆?
三七生:哎呦,這個東西真是沒有一次不是三、四劑就好的,尤其是后遺症。
徐文兵:發出來?火郁發……
三七生:用龍膽瀉肝湯的話,它還是在瀉火。它陰凝,知道他陰凝了,隻有對症下藥。
徐文兵:用那個苦寒的方法以后,他會留下那個帶狀?症的后遺症很久。
三七生:它好不了,西醫就好不了。
徐文兵:它可能?疹好了,但它……
三七生:而且你要嚴重的話,沒有一個超過七天它還不好。
徐文兵:夠狠,夠狠。
三七生:有的簡直燒糊了都。零幾年的時候網上有個赤水的朋友,他就按這個治的。拿出來完后還考大伙,我用什麼藥治?拿一堆照片,你看都這樣了,幾天之后好了。大家猜龍膽瀉肝什麼的。最后他說沒想到這麼干,這叫求本呢!
徐文兵:那您說痛風吧,從哪兒引?
三七生:其實它上面還有一個柴胡桂枝湯的問題,他倆是一對。但是說這個大部分有效,有可能是再深入點的話,可能就不行了,需要一些別的藥。但是他的意思是一樣的。
咱們法上是可以變的,法是應變的,理是恆常的。所以常是理,有常有變嘛。“不知常,妄作,凶”,那不是道德經講的嘛。咱們先要知道常之后,知常才能達變。你總是在這個變上去求,最后常一直不知道。這就是說“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最后弄了一大堆,不知道該用哪個。那你知常了的話,可能一言而終,一招制敵,半步崩拳打遍天下。
還有燥濕的問題,剛才沒說,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燥,陽明上是喜潤的,要是從清法上來講,什麼白虎湯、承氣什麼都是往下降,用了大黃,你要不用那個東西它可能陽明就入不了太陰。但是入了太陰之后怎麼辦呢?可能太陰裡頭還得有個接應。如果說它本上是濕凝所造成的這個燥郁,那麼,一定要把這個濕給去掉。但是這個濕它還是有個性質,濕是寒是熱的?這是個問題。現在往往說成濕熱,所以好用薏仁之類的東西,似乎“養生”的話就得薏仁,實際上仲景很少用這東西?仲景用的是茯苓。
徐文兵:薏苡附子敗醬散。
三七生:那是清濕熱的,實証。虛症,真正補虛的方子四君子湯。
后來,慎齋之后的胡慎柔,好用這類東西,治那個虛癆病,別的都不行,用這個很相應,慢慢養著,它就起來了。
其實拿任何病都可以往這裡套,最后都是這麼個問題,所以處理方法也都一樣。當然有可能某種病有一種特殊的藥。但是這個藥一定也是在這個原理下,先了解它的性。
徐文兵:那比如說有個苦溫燥濕,有淡滲利濕,有芳香化濕,那您從哪條路上怎麼走?
三七生:這裡面是偏苦溫比較對的。它內裡是寒的,咱們已經知道它是風寒濕造成的,而不是濕熱造成的,它不是夏天暑氣的時候傷的,而是在傷於冬那個疼。
所以那個疼把裡面那個陽入陰的道堵了之后,造成了痛,冬是陰,痛是個火。
徐文兵:通道不通。
三七生:所以你要是光是通那個東西,就像高血壓的問題,也是一個通路的問題,交通堵塞怎麼辦?擴張血管——把馬路牙子先拆了吧,不是個道理。你不能把人給疏散一下嗎?路都沒了,那人不死了嗎?
徐文兵:那您總結一下。
三七生:這個痛風,所感覺這個痛啊,可能它並不是你要處理的問題。就說你不要把它去掉,你要把它造成痛的原因給去掉之后,它陰陽相濟了,這個陽入到陰裡面去了,然后它陰中有陽了,這個東西不隻消除症狀,而且是讓他內臟的一些功能恢復了,這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你無論用什麼方法能夠達到這個效果,都說明你這方法是對的,它也合於這個理。
龍帥江:你能不能說個方法,我們學習學習。
徐文兵:方法有很多,道理是最可貴的。
三七生:方法實際上都是這個道理,有效就是說明是對的。
龍帥江:能不能臨床教我們一個方法怎麼來治這個痛風。
徐文兵:當歸四逆湯。
三七生:方法其實都是《傷寒》裡的那些法。如果它在厥陰少陽的話,他要如果說是主方的話,在少陽的話可能柴胡桂枝湯,在厥陰的話可能是當歸四逆湯,但是當歸四逆湯它還兼著太陰和少陰,所以合著附子理中湯,就是當歸四逆理中湯。就是三陰中的陰。
我再說幾個卦象吧。三陰是什麼呢?是坤卦。一、二、三,三個陰。三陽是個乾卦。加起來他們是一個泰卦,地天泰。如果翻過來的話,那是個否卦,天地否。
徐文兵:陰陽離絕。
三七生:它沒離絕,它就是格住了,這個是太陽不入到這個少陰,陽明它不入太陰。
徐文兵:陽氣下不來。陰氣蒸騰不上去。
三七生:少陽它不入厥陰。實際上涉及到一個卦象的問題。那麼三陰到底是什麼卦?這是個問題,三陰卦是什麼呢?二陰一陽,它之所以叫陰,陰就會多。但它並不是坤卦,坤卦那不是六氣范圍內了。六氣是乾坤之六子,與六氣相應。就是咱們除了天地之外,這個六子、六氣,首先都是有兩個陰,這三陰它都有兩個陰……
徐文兵:就是位置不一樣。
三七生:一陽位置不一樣。在上面那個叫太陰,艮卦,它與太陰相應。而那個少陰是坎中一陽,陰在外,這是坎卦。厥陰是震下一陽,就是震卦。所以一個比一個深。厥陰為什麼說兩陰交盡的時候,它已在最深處,它這是比它(坎陽)還深。正因為它入極了,它已經走到最底下了,所以它才要升起來。這是在大寒以后,這一陽就起來了。如果說陽沒有入進去,它就起不來。所以春為萎厥,人就趴下了。在冬天的時候它使勁耗這個東西。它不封藏,不把它給藏好,就是《內經》裡面說的:“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就是兩面兒都不露,兩面兒都是陰。陽它在裡頭。
但是這個時候(震下)它已經露出來了。露出來而且還要“唰”的一下起來。那這個東西它是一個載體,天覆地載,它是載,就像一個車、一個船,它是能把那些陰的東西載起來,如果它要載不住的話,這個東西要漏了的話,這些陰就下去了,所以下利,太陰的表現首先是下利。那個痔瘡什麼的那些東西、那些血,底下瀉血,那不都是下焦去了麼。一說又是熱,實際上那是陰的東西,那些東西都有形的東西,液態的東西、固態的。那你不是正好底下漏了麼?陽載不住,它才漏了麼?
那這個從哪兒來的?它是從上面那個少陽來的,少陽你下不去,它可以到這兒來。因為上面口苦、咽干、目眩,舌尖紅、耳鳴,都有那個病,陽不入陰,所以底下就托不住。
這是坎陽,鄭欽安講得夠多了。艮上一陽,要是如果用的藥,這是對應姜。
徐文兵:姜是太陰?
三七生:太陰沒開,姜這裡有陽,才能把上面的陽給接下來。不然的話,就是斷為兩根(陰爻)格著。胃以上都覺得脹,底下是陰的。但是有個假象,上面一脹反而熱,或者渴,想吃東西,想喝涼水。一下去就脹滿了。
但是說藥它不一定就是這幾味藥,這是一個表法的東西。
就是它作為這個位置,這一個爻,這個三陰中的陽藥。陰為體,陽為用,就是有了這個東西,它才起用,不然的話,他起不了用,就成個死的東西了。所以肝硬化,腹水,它硬化了,桂沒下去嘛﹔那腹水了,這個姜也不行。所以說黃元御講的——水寒土濕木郁,這是三陰病的一個大的合並症,其實就是陰中沒有陽而已。
那再往上看,它陰中為什麼沒有陽,它陽沒有入陰麼,它不就是那三陽沒下來嗎?三陽怎麼下來呢?三陽下來反而要用陰的東西。
徐文兵:三陽怎麼下來的呢?我們吃完飯再說,大家鼓掌。三七老師有臨床、有理論、還有口才,一下把我們這個痛風的討論從技和術的層面上,提高到道和理的層面。當然我們之間也有神的層面,非常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