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外治手法有它的絕對優勢?
李辛:有絕對優勢。
林杰:中醫要學很多方法,好取長補短。中藥有中藥的特點,針灸有針灸的特點,手法有手法的特點,氣功有氣功的特點,按蹺有按蹺的特點,導引有導引的特點,拍打有拍打的特點,刮痧有刮痧的特點,拔罐有拔罐的特點。各自有方法,每一種方法之間都有適應症和非適應症,對上適應症就勢如破竹,對不上適應症,就是隔靴搔痒。
黃劍:要成為一個全才的中醫,很不容易。
林杰:比較難。
李辛:好醫生不光是什麼都能用,更主要的是看醫生的功力。就跟金庸的小說一樣,第一是功力,光是練招數,練很多,沒有用的。
黃劍:一個人要成功一件事情,同時要具備一百個條件,一個不具備,就失敗了,或者達不到這個層面啦。
李辛:對,無論剛開始練什麼,最后他功力夠了,透了,光一個一陽指就行。
林杰:雖然我一直強調不要為名相所拘,但是你既然學中醫,對它的某些術語還是要能夠解破它。你把這個解破完以后,動手是同樣道理,隻不過有的人是用針,有的人是用刀,有的人是用藥,有的用手,同樣是把那個地方打開。
飛花摘葉就是這樣子。名相呢,在某些時候是很有用的,你如果從一個觀點上否認這個存在的時候,它是沒有用的,認同有這個東西存在的時候,它就有用。那天我用電腦做比方,屏幕上有很多內容,你現在看到屏幕上的人,它就要像個人,一隻狗就要像隻狗,所有細節都要在。
你忽略它的時候,是因為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你可以忽略它。當你把它看做個真東西呢,就要認真地對待它。所以我們既然學中醫,在中醫這個范疇裡面,所有的觀念你都必須要圓融,隻有圓融以后,才可以用它來做一些解釋,這些解釋也許對我沒用,但是對病人,對我的學生有用。我今天去學習聽了這麼多內容,對我自己當然是有用,更主要是對學生和對病人有用。
黃劍:你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解釋你對中醫的理解。
林杰:對,它可以從這扇門走進來。我是希望通過接觸更多的老師,為未來中醫的入門找一條路。比方說,什麼是佛?你可能說不出來什麼是佛,但你可以告訴他這個不是佛那個不是佛﹔這個不是佛性,那個不是佛性。那麼他就會慢慢找出一個東西,喔,這個是的。他否定了無數種以后,就會找到一個是的,這個時候他就找到答案了。你若一下子告訴他這個答案,他不接受的。很多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自己否認了無數種東西后,最后找到一個確認的東西。
黃劍:所有的彎路都是必須的。
林杰:對,不經過這些程序,不經過這些細節和儀軌,得到一個東西,大家都不珍惜的,所以我帶學生還依然從那裡進去。如果我告訴他你點這裡就可以治什麼病,他也許就不相信,即使我把最好的針法教給他,他一定不相信,覺得不可能這麼簡單,隻要他有這個心理在,就學不會。所以,我現在要去學的只是一個說理工具而已,未來我還要用這個工具把學生一步一步引到他該去的地方。
李辛:而且這個說理工具最好還是大家沿用已久的,中醫有幾千年的歷史,已經創了那麼多學說了,枝葉無數,盡量不要再去自創一個學說。還是沿著過去的學說,比如黃帝內經、溫病條辨、傷寒論,這樣不會再產生新的枝節。
林杰:對,一定是這樣的。
黃劍:孫曼之老師,他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一個繼承者,一個集大成者。
李辛:他就是這個時代的老師,承接過去,照亮未來。
林杰:太對了。李辛昨天說很多人還不懂這是男裝、那是女裝的時候就開始做設計。我們其實很多人也是這樣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什麼的時候就開始做設計師了,就想獨立門派,自立門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