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雷人“神翻譯”走紅網絡 沉溺享受“諧趣樂”

於國寧

2014年01月07日08: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圖為王佐良先生翻譯的《培根隨筆》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剛剛結束,其中新出現的翻譯題意外走紅網絡,大學生們千奇百怪的“神翻譯”帶給我們無窮的歡樂。其實,從“永遠追趕語言潮流”的美劇字幕組,到已登陸美國主流電視台的英文版《甄嬛傳》,那些或詼諧搞笑或令人拍案叫絕的翻譯,從未淡出我們的視線。

  “神翻譯”走紅網絡

  此次六級考試中有一道題是將一篇中文短文翻譯為英語,涉及中國園林、絲綢之路、中秋節等傳統歷史文化知識。五花八門的翻譯盡顯無窮“創意”:四大發明干脆音譯成Star Farming、指南針搖身一變成了高端大氣的GPS、月餅更是中外結合成了moon pie。其實網絡上早已頻頻出現眾多的雷人翻譯。

  “我特別喜歡收集這些很囧的美劇翻譯。”大三英美文學專業在讀學生晶晶說,“我還會把自己認為經典的翻譯截圖,傳到網上去和朋友們共享。”但是也有人對這種太過創意的翻譯提出批評,認為將不同語言如此混搭,顯得不倫不類。有人有時候還會為了刻意追求語言的新鮮度,而牽強附會,有違翻譯的基本原則。

  文化底蘊支撐經典著作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孫三軍老師在談到這種翻譯現象時介紹說,最初使用網絡語言進行一些非正式性的翻譯,的確受到了好評。但后來這些另類翻譯因使用頻率過高引發人們的反感,被斥“嘩眾取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它違反了翻譯“忠實”、“通順”的要求。適度的“本地化”有利於消除文化之間的隔閡,而過度“本地化”則無異於改編,難以受到認可。二是網絡流行詞語和時事用語流行時間短,可能會“三月裡來,四月裡走”,很難創作出流傳時間長的經典作品。三是網絡語言就像一種方言,並非為所有社會成員接受,社會整體認可程度有限。

  縱觀那些傳承時間久遠、影響范圍廣泛的經典中文翻譯著作,鑄就其精良品質的,往往是精致典雅、值得細細品味的漢語。

  著名翻譯家王佐良先生的翻譯代表作品為《培根隨筆》,其譯文被譽為“是漢語辭藻與英國隨筆絕妙的組合,集‘思辨、雋永、睿智、明理’為一身的哲理性隨筆”。文筆優雅,行文簡潔明快——符合培根所處時代背景的文風特點﹔採用半文半白的語體——既是對古英語翻譯最好的選擇,又能使譯文讀起來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思想精深且語言精練,讀來渾然天成,絲毫察覺不到語言轉換的痕跡。

  季羨林在翻譯印度經典《羅摩衍那》時,也展現出了國學大師雄厚的語言功底。原文是梵文詩體,為保存著作本色,季老也採用中文詩體來翻譯。兩萬頌的原著,譯為長達九萬行的皇皇巨著,可謂每個韻腳裡都隱藏著精細揣摩,承載著文化底蘊。

  翻譯中必不可少的文學功底

  翻譯是一項對綜合文化水平要求較高的工作,外語功底、中文功底、語言轉換能力、中外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研究能力、翻譯理論知識等等缺一不可。目前國際通用慣例是將其他語言翻譯為母語為常規模式,可見對於國內翻譯者來說,其中文功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翻譯專業碩士在讀研究生陳鑫說:“有時候在讀英語文章時,理解起來不成問題,可要讓我把它翻譯成漢語就沒那麼輕鬆了。我們專業對中文要求很高,開設過中國語言文化、文學翻譯、國粹文化翻譯等專業課程。老師也推薦我們閱讀很多中國文學作品,提高文學素養。”

  中國男籃國家隊翻譯郭維盛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自己多年從事口譯和筆譯工作,一直在不斷探索不同語言和文化轉換的最佳模式。要想真正達到“信達雅”的境界,中文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素質要求。現場口譯往往留給譯員的反應時間很短,所以更多的是考驗其多年中文能力的積累。隻有功底扎實的,才能在高度壓力的環境中,迅速翻譯出最精准最有效的語言。

  清末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復曾提出“譯事三難”:信、達、雅。“信”既包括對原文思想內容的忠實,也包括對原作風格神韻的忠實﹔“達”即“達旨”,是在通順的前提下表現原文主旨﹔“雅”即不能俗不可耐。這是翻譯界公認的最高准則。造就經典翻譯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靈光乍現,更不是肆意運用當下流行語句以博眼球。每一篇精美的翻譯作品折射出的是翻譯工作者字字斟酌的智慧與辛勞,散發出的是濃厚的漢語文學韻味和文化功底。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