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對兒童的影響:路徑與理論框架【2】
三、媒介影響兒童的八種理論框架
Kirsh在Media and youth: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一書中總結了八種常見的理論框架來理解媒介對兒童的影響[19]。可以發現,除傳播學者外,那些卓越的心理學家也為媒介與兒童的理論搭建貢獻智慧。
1.皮下注射理論(Hypodermic needle)
20世紀上半葉,報紙、電影和廣播等大眾媒介的迅速崛起造成了普遍的社會憂慮。媒介效果是強大的,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這樣的觀點佔據當時的主要論調。該理論將媒介看作一支注射劑,將信息和觀點直接注射給受眾,從而產生一致的觀念與行動。佩恩基金會主導的“電影對兒童的影響”就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代表。盡管皮下注射理論的觀點被認為極大地簡化了媒體對兒童的影響,因而在很早以前就被研究者們所拋棄,但是,它們卻為后來的媒介與兒童研究奠定了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取向。
2.激勵轉移理論(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
激勵轉移理論認為,生理喚醒的消散較為緩慢,當兩個事件在時間上接近時,前一個事件產生的喚醒可能會疊加在后續事件產生的喚醒上,激勵轉移的最終結果是對后一個事件喚醒水平的強化。該理論提供了一種生理機制,來解釋為什麼媒介使用會在短時間內影響兒童的情感體驗與行為,如恐懼、焦慮和攻擊行為的增加等等,並被廣泛應用於兒童與媒介暴力的研究中,那些測試兒童觀看影片后的皮膚電反應,或者觀察兒童觀影后如何使用電擊懲罰的研究都是以這一理論為基礎。
3.涵化理論(Cultivation Perspective)
涵化理論又稱培養理論,最初由Gerbner等人在“衛生局長報告”系列研究中提出。該理論認為,電視是一種無所不在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它像魔術一樣讓所有觀眾適應和接受電視中所展示的觀念和態度。與魔彈論直接強大的效果不同,涵化理論認為觀點的產生需要時間,因此那些觀看電視時間最長的人受到的影響可能是最大的。例如研究者發現,觀看性內容更多的青少年對性行為持有更開放的態度[20]。主流化(mainstreaming)和共鳴( resonance)兩個概念的加入進一步豐富了涵化理論的內涵。通過主流化,社會上的不同群體可能會因長期收看電視而產生趨同意見。而共鳴則是指當現實生活的經驗和電視所展示的內容十分相近時,涵化效果會得到強化。
4.啟動效應(Priming)
啟動效應由Meyer和Schvaneveldt提出,它指一種情緒、想法或觀點一旦被啟動,那麼類似的情緒、想法和觀點也會被觸發[21]。因此,不同的媒體內容能夠觸發類似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網絡,例如警匪片可能會觸發有關犯罪、毒品等內容的聯想。不僅如此,一台電視機本身也可能會啟動受眾有關他所喜愛的節目的聯想。如果一種信息網絡頻繁被激發,那麼這些信息在未來被激活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此一來,過度使用某類媒體或頻繁接觸某類信息,可能使受眾的觀點與情感產生偏向。這也可以解釋當具有侵略性的兒童面對一種模棱兩可的態度時,他們更傾向於認為對方是帶有敵意的[22]。
5.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通過讓兒童觀察成人如何擊打不倒翁,Bandura發現,那些觀察了成人行為的孩子學習並模仿了成人的攻擊行為。當榜樣行為被強化,模仿出現的可能性就更大﹔相反,如果榜樣的行為受到懲罰,兒童的模仿就會減少[23]。同時,該理論還指出這種習得的行為是如何持續的。首先,該行為能夠滿足個人需求,形成自我強化,例如聽某種類型的音樂能讓青少年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其次,這種行為獲得了同伴的認可或獎勵﹔最后,一些媒體可以直接提供強化和懲罰,例如電子游戲中獲得獎勵或失去分數。
這一理論幾乎可以解釋所有兒童接觸的媒介產品,它們為兒童提供了大量觀察學習的機會。研究者們擔心,大量由英雄人物施加的暴力行為並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得到鼓勵,這可能導致兒童暴力行為的增加[24]。
6.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社會認知理論是Bandura本人對社會學習理論的一種修正。他認為社會學習理論更多的應該是一種認知理論,而非行為理論。因為行為的發生受到三個關鍵因素的影響,即行為因素、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其中,行為因素主要指過去獲得的一些行為能力﹔個人因素則包括個人的期望、信仰、目標、自我認知和內在動機﹔環境因素則是那些通過直接經驗或觀察學習來影響個體的非內在性因素,例如媒體、朋友和家人。這三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影響人類的行為與思想感情,不同於社會學習理論從環境到行為的單向效應,社會認知理論強調行為、內在動機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25]。
社會認知理論的進步之處在於,它強調了人的主觀意識和自我調節,而不是簡單地對環境作出反應。當個體與環境傳遞的信息一致時,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將會增強。因此,當兒童的內部動機與媒體所呈現的榜樣行為一致時,媒體將會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行為。
7.腳本理論(Script theory)
腳本理論的提出者是心理學家Silvan Tomkins,他認為人類行為通常會落入一種“腳本”模式,並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動方案[26]。就像電影、漫畫和電子游戲都按照其腳本編排故事一樣,兒童也會通過選擇腳本決定行為。腳本的選擇需要依賴合適的情境,兒童需要考慮已有腳本和現實情況的相似程度,以及使用該腳本的潛在后果,因此社會規范往往成為考慮的主要對象。
依據腳本理論,媒介可能從兩方面影響兒童的思想行為。一方面,媒介為兒童創造腳本,提供行為方式的案例,通過反復接觸,還可能影響兒童感知到的社會規范。例如,兒童可能通過暴力的媒介內容獲得攻擊性的行為腳本[27]。另一方面,媒介也為兒童提供了驗証腳本的機會。因此,有性需求的青少年會主動尋找展示性內容的電影,而既有的攻擊行為本身也可能刺激兒童更多接觸暴力的媒介內容[28]。
8.通用媒體模型(Universal media model)
通用媒體模型事實上是對Anderson和Bushman提出的一般攻擊模型(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GAM)的一種轉化。原本的GAM模型用於解釋暴力電子游戲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機制,它認為暴力行為的產生是在個體因素和情境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通過人們的情緒喚起和認知加工,繼而作出評估與行為決策的過程[29]。Kirsh認為隻要將“攻擊”替換為“行為”,就可以解釋媒介對行為的影響,並稱其為通用媒體模型。
該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兼容了激勵轉移理論和社會認知理論,因此被心理學家廣泛用於媒介暴力對兒童攻擊性行為影響的研究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