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視角解讀《旅行青蛙》熱潮【3】
五、熱潮下的冷思考
《旅行青蛙》的熱潮不僅是新媒體時代所帶來的新型傳播方式的實踐,同時也是對現代受眾心理和傳播時機精准把握的體現,值得業界和學界的深度思考。但在這場熱潮之下,也暴露了當代青年群體的一些問題。首先,無限放大的“佛系”觀念並非是一種淡泊的人生態度,而體現了某種程度的逃避。真正的淡泊在於對結果的坦然,而非對過程的不在意。作為初入社會的年輕群體,正處於需要拼搏的人生階段,壓力與困難必然無處不在,但一切都報以放任的“佛系”態度視而不見顯然是不可取的。其次,過度的網絡“沉浸”難免會讓青年群體意志消沉、裹足不前。移動網絡時代雖然帶來了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網絡入口,匿名性、互動性和便利性實現了“電子烏托邦”,但虛擬現實並非真實,現實生活不會像“養蛙”般漫不經心就可以順利通關,走出虛擬世界認真生活才是可取的。再次,由符號創造的“親子關系”永遠無法代替親情。兒女的存在並非僅僅是養育與被養育的關系,母愛的展現也遠不止靜靜的觀望子女的生活。人類細膩的情感是在交互中生成、在事件中培育、在時間中積累的,是任何科技都無法模擬的。所以,符號世界固然美好,但它只是人類為了理解世界、表達自我所創造的一種渠道和手段,利用擬態環境更好的鑄造現實生活才是現代年輕人真正應該思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西瓜君.從旅行青蛙說起,公眾號應該如何利用情感化設計打造爆款文案?自媒體網[OL/EB].http://zmt.admin5.com/article/2018 0123/ 819595.shtml,2018-01-23.
[2]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著.錢清等譯.引爆點[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版社,2011.
[4] 半月談微信公眾號.別借“佛系”賣三觀!佛曰:這鍋我可不背! [OL/EB].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1/13/c_ 129789816.htm,2018-01-13.
[5]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著.倪偉譯.視覺文化導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6] 詹姆斯·W·凱瑞著.丁未譯.作為文化的傳播[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7] 李沁.沉浸媒介:重新定義媒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J].國際新聞界,2017(8):115-139.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