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視角解讀《旅行青蛙》熱潮
摘 要: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游戲因其便攜性和移動性的特征,容易形成沉浸式的病毒性傳播。2018年1月,一款名為《旅行青蛙》的日本手機游戲一夜成名,登頂App Store免費排行榜,引發了網絡裡的“養蛙”熱潮。在這款游戲突如其來流行的背后,具有眾多非偶然的因素。本文從傳播學的角度,以傳播對象、傳播環境、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為切入口,分析游戲大面積流行的深層原因及其帶來的思考。
關鍵詞:《旅行青蛙》﹔傳播學﹔符號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5-0121-02
新年伊始,微信、微博等各大社交媒體突然被一隻小青蛙“霸屏”,一時間關於這隻被網絡用戶戲稱為“蛙兒子”的討論風生水起,不絕於耳。這款叫做《旅行青蛙》的日本手機游戲,玩法十分簡單,玩家隻需定時收集庭院裡的三葉草為青蛙換取食物和旅行道具即可,其余時間只是旁觀青蛙在室內的活動或者等待外出旅行的青蛙寄回明信片。這款零互動、反社交、看似無聊的游戲一月中旬進入中國市場后,在沒有官方宣傳甚至沒有漢化版的情況下,僅用了兩天時間便登頂App Store免費排行榜,微信指數也是一夜沖頂,可謂是令人稱奇[1]。如英國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所說,任何觀念、產品、信息和行為方式,都有可能像病毒一樣地傳播和流行開來[2]。這場“養蛙”熱潮的背后,其實正是傳播學戰略和技巧的體現。
一、傳播對象:“客我”壓力下的年輕群體
在如今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環境下,“90后禿頂”、“90后出家”等話題不斷出現在網絡熱搜中。作為初入社會的年輕群體,囊中羞澀卻要面對成家、購車、買房等各種巨大的生活壓力和充滿激烈競爭的工作壓力。美國心理學家米德認為,人的“自我”來自於主觀意識中的“主我”和客觀社會評價中“客我”之間的相互作用[3]。忙於生計的孤獨的青年群體,無可選擇的不斷追逐著完美的“客我”,卻渴望一個可以宣泄感情、逃避現實、呈現“主我”的窗口。
《旅行青蛙》中的青蛙主角也是獨自寫日記、削木頭、看書、旅行,隻有偶爾寄回來的明信片中會出現和其他動物的合影。這種“孤獨感”的設計,很容易讓青年群體產生代入感,從而引發情感共鳴。比如有網友評論“我兒子像我,一看書就瞌睡”,“兒子不要像媽媽一樣老宅在家裡,多出去結交朋友啊”。另外,青蛙“說走就走”和不知目的地的旅行,也是被困在工作中的青年人的夢想,晒著如獲至寶的“明信片”,仿佛自己到達了夢想中的“詩和遠方”。
二、傳播環境:碎片化淺情感時代下的“佛系”文化
在碎片化、快節奏的信息時代,信息獲取方式越來越多,獲取量越來越大,人們已經習慣了在生活間隙隨時隨地的翻閱信息。但信息消耗的是接受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聚斂帶來了耐心與注意力的匱乏。而《旅行青蛙》卻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簡單到不需要漢語翻譯就可以理解的游戲規則,無需過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去照料的“寵物”,增加了游戲的附著力,恰好適應了受眾的生活習慣與生活節奏。
互聯網不僅帶來了隨時隨地的信息便利,也帶來了所未有的社交便利。為了維系復雜的人際關系,現代人的社交正在演化成為朋友圈的“點贊”儀式,既不失禮貌的維系了感情,又省去了人際交往過程的繁瑣。“點贊之交”的現象之下,暴露了當代青年群體社交的特點——淺情感。《旅行青蛙》若即若離的角色設計,正好符合了年輕群體的社交理念:不捆綁、無壓力並且能維持穩定的關系狀態。
2017年12月“佛系”概念傳遍網絡,很多青年人都給自己貼上了“佛系”的標簽。佛系指的是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人生態度[4]。在繁忙與壓力並重的碎片化時代,主張“看淡”與“放下”的“佛系”文化其實是現代人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旅行青蛙》的游戲情節不受玩家控制,青蛙所有行動的時間地點都是隨機的,玩家隻能旁觀無權插手,這正是“佛系”生活的真實再現,迎合了當代人的生活取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