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6期

詩詞類綜藝節目可持續創新策略研究【2】

——以《中華好詩詞》為例

劉夢笛
2018年08月16日09:5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詩詞類綜藝節目發展瓶頸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 中國的傳媒領域經過了“渠道為王”“平台為王”“用戶為王”“營銷為王”的多元紛爭之后,“內容為王”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一個平台多元、信息泛濫、注意力短淺的時代,優質內容越發成為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所在[4]。《中華好詩詞》除了在內容傳播發展方面有困難,在媒介傳播、營銷傳播方面也存在局限性。

(一)內容核心競爭力不足

電視節目的內容是否新穎獨特是決定整個節目收視率的關鍵,不管是任何電視節目,都要以“內容為王”為要求,傳媒界大亨雷石東曾闡述:“傳媒的基石必須是內容,內容就是一切[5]。”從藝術社會功能角度,電視節目內容可分為:文化認知層面、教育層面、娛樂層面。

1.文化層面:缺少深入的內涵解讀

首先,節目內容僅停留在碎片化的記憶考察。節目更多在乎選手背詩詞的數量,沒有深入挖掘詩詞內涵。例如在第二季第一期(2014年3月28日)節目中共155道題目,對“‘一道殘陽鋪水中’請接下一句”這一類的詩詞背誦考察題目有115道,對於詩詞的典故、詩詞作者相關題目隻有40題,其中大多是詩詞作者的,類似於“金代詩人元好問《論詩絕句》第二十九首中寫到‘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宇新’請問這句這句詩贊的是下列哪位詩人?A、謝靈運B、謝朓 C、謝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關於詩詞背景、典故、作者背景考察隻佔總題目的25.8%,背誦題目佔74.2%的比重。

其次,節目嘉賓對詩詞背景和意蘊講解太少,缺少審美意味。在第六季2017年10月14號這一期節目中文化嘉賓隻對四首詩進行了解析。在其他賽季也是如此,嘉賓詳細講解的詩詞太少。同時存在題目超出大眾知識量的問題,嘉賓不做深層次的典故介紹和內涵分析,觀眾印象不深刻,達不到理想節目效果。

2.教育層面:知識缺少系統性

《中華好詩詞》作為一檔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相比其他電視節目應更具有教育作用。但其在教育層面,知識內容不夠系統完整。首先,以一首獨立的詩詞而言,節目沒有系統性的去呈現詩詞的創作背景以及其文化價值。對於想通過娛樂接受教育知識的觀眾來說,單一獨立的知識點是不便於理解、掌握、記憶。

其次,以整個詩詞庫而言,每期呈現內容稍顯碎片化。題與題彼此之間的文化傳播聯系不夠緊密、不夠集中。節目分類不夠系統化,看完六季節目會給人一種見了很多知識點,可又不知道學了什麼的感覺。節目中沒有對每期節目做個主題,如果一期節目就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對於受眾而言,再遇到此類話題時,就會想出相關詩句。系統化、科學化的知識,會讓觀眾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

3.娛樂層面:明星嘉賓過度娛樂化

《中華好詩詞》運用闖關、益智、綜藝等手法包裝文化,希望通過更多的趣味性,增加受眾對節目的關注,由此掀起全民對詩詞誦讀的浪潮。但其在節目形式設置上用力過猛,過度迎合觀眾娛樂思維。節目除了邀請高人氣點評嘉賓,還有邀請六個(二三線)明星來對戰選手,每個選手要逐個挑戰這些明星。明星過度參與會使節目泛娛樂化,失去詩詞類節目本身的意義,節目制作方認為有明星參與就會有收視率,但是節目中除了“呂秀才”俞恩泰有一定的知名度,並且具有博士學位,其余明星本身並不是“詩詞愛好者”或“詩詞達人”,個別明星只是為了拍節目臨時學習詩詞。這種形式主義的明星過於參與文化節目,明星效應並不是特別突顯,因此要平衡好文化與娛樂的比重。

(二)媒體平台未完全實現傳受一體化

媒介是節目傳播的主要橋梁。從自媒體出現以后,打破了原有報紙、廣播、電視的單向傳播。整個傳播過程是雙向互動、有反思、有反饋的傳播。盡管《中華好詩詞》在媒體與受眾互動方式已經有許多改進和發展,但在“傳受一體”的科學傳播方面仍存在媒介互動渠道不完善、反饋信息不及時等問題。反饋信息不及時主要體現在節目現場並沒有即時的給予在場觀眾或網友互動,很多觀眾和網友沒有機會去表達對詩詞理解的機會,再而言之,場外觀眾也沒有深入參與到對詩詞審美的互相交流之中。盡管在新媒體平台互動方面做的不錯,在《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的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以及App ,都可以大范圍的與觀眾在場外互動,但是這個信息的接收與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這是詩詞類綜藝節目需要進一步突破的方面。

(三)營銷收入尚未形成持續創新的有力保障

在全媒體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應該如何在機遇與挑戰中生存、發展?目前,我國各省級衛視節目幾乎都有文化類綜藝節目,生存狀況存有差異,發展前景也不盡相同,有很多“叫好不叫座”的文化節目播出幾期后銷聲匿跡,文化節目經濟收益低正阻礙著節目發展。譬如,《中華好詩詞》目前播出六季,有著不錯的口碑,可是播出六季以來沒有贊助商、冠名商。河北電視台發展研究部主任朱新曾在採訪中說“對河北衛視來講,資源的佔有率和資金的投入量使我們做硬碰硬的大型節目心有余而力不足[6]。”據悉沒有贊助商願意大力投資詩詞類文化節目,隻能用台裡的時段廣告費來支撐節目長期持續。除此之外,《中華好詩詞》線下產品輸出也並不樂觀,《中華好詩詞》的官方APP下載量隻有兩三千余次,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無法取得雙贏,經費不足顯然不利於節目未來發展。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