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2期

淺析自媒體時代大眾傳播的輿論拐點作用

——基於網絡視頻拍攝時間點的探討

林娜,程紅
2019年01月15日10:1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巴菲特說,隻有等退潮后,才能看見究竟是誰在裸泳。不到事情發展的最后一刻,無人可知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現代傳播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即時傳播成為可能,碎片化傳播日益成為人們傳播信息時的主流模式,“一吐為快”的傳播心理,促使信息發布者將未加核實的消息傳播出去,事實被肢解開來,很難呈現事情的所有真實面目。

一、 自媒體時代,多發的輿論反轉劇

2013年年底,新華網排版了名為“見証真相2013,我們一起圍觀過的反轉劇”專題欄目,這是反轉劇第一次以公開的身份進入社會公眾視野,隨后幾年,反轉劇發生的次數越來越多,各界人士也越來越關注這一新媒體時代出現的特殊輿論現象。

2014年4月21日,一段名為“香港街頭小便,大陸夫妻與港人發生沖突”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依據最先發布出來的視頻,“事件被描述成內地游客縱容孩子在香港街頭小便,在被港人指責拍照后,雙方發生爭吵,孩子父母動手打人的版本。矛頭再次指向內地游客陋習,而內地游客和香港人的摩擦近幾年屢見報端。﹝1﹞”此段視頻以孩子父母與阻止當街小便並拍攝視頻的兩位青年人雙方沖突為主,展現了矛盾沖突最為激烈的畫面。從視頻名稱可以直觀獲取的關鍵詞“香港”“大陸夫妻”,當兩者同時出現時,社會公眾依據既有的社會認知,公眾習慣於將矛頭指向大陸游客種種陋習。次日,另一段更加完整的視頻被公布,還原事件真相的同時致使劇情發生反轉。這段更為完整的視頻顯示,孩子的父母當時有極力向在場人員解釋衛生間人太多,孩子憋不住,並且在孩子小便時母親專門用紙尿布接住,並沒有遺留到地面上。這時聲討大陸夫妻不文明的聲音逐漸變小,紛紛表示諒解,並且有人認為這是針對大陸人士而引發的事故,還指出視頻拍攝者侵犯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可以對拍攝者提出控訴,“大陸夫妻”的字樣更是引發內陸人的憤憤不平,在人們為大陸夫妻抱不平的時候,也有人開始從更為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再是開始時的義憤填膺,民眾輿論開始趨於理性化。

輿論反轉在自媒體時代已是常態,新聞的反轉“主要以戲劇化、娛樂化的方式進行信息傳播”﹝2﹞。事件的發展總是顯得扑朔迷離,往往呈現出“喧嘩過后,一地雞毛”的慘狀。斯泰賓在《有效思維》中寫到“人們面對紛繁多元、層出不跌的新聞事件,總會習慣性借助現實的、簡單的語言找到方便解答的草率態度”﹝3﹞,事情未經完全呈現,人們就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先吐為快”的表達方式成為自媒體時代的主流。亦如2015年關注度較大的成都“男司機暴打女司機”事件,隨著視頻的不斷填充,人們的輿論認同亦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反轉。

2015年5月3日,網上瘋傳一段視頻,成都一名男司機暴打女司機,“35秒內,男子多次踢中女司機臉部,導致女司機右肩骨折、腦震蕩,身上多處淤青。”﹝4﹞5月3日《華西都市報》如是報道:“男子沖上前對著女司機頭部踹了一腳,女司機從地上爬起來后還沒站穩,男子再次用手擊打她的頭部,把她第二次摔到地上,然后沖過去用右腳連踹女子頭部兩次。女司機試圖站起來,但是還沒站穩,男子再次沖過去對她頭部踹了一腳,在女子踉蹌著試圖往旁邊逃開的時候,他又追上去踹了她腰部一腳……”﹝5﹞。極具畫面感的描寫易使受眾產生代入感,更是極大地刺激公眾的感官。女司機盧某在事后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被打的原因是“可能轉彎的時候有點擋住后面車子的路”,面對當事人敘述的關於被打的原因及被打的現場視頻,再牽扯到“女司機”的話題,公眾紛紛譴責男司機“喪心病狂”“沒素質”,輿論呈現一邊倒的態勢,此時媒體亦是紛紛報道為女司機正名。“事件已經逐步在社會輿論空間中形成超越事件本身的,圍繞新聞事件產生各種情緒的‘彌漫性氛圍’,這種擴散性的彌漫過程會導致新聞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屬性被社會輿論所定性,使得受眾在外界輿情的觸動下,刺激自身的情緒反映,成為面對同類事件的思維定勢與內在感知。”﹝6﹞

然而隨著男子車載記錄儀中的視頻被發布出來,視頻顯示女司機在駕車過程中曾多次變道、超車,並兩次別了男司機的車輛,甚至曾導致男司機被迫駛入非機動車車道,險些撞上自行車,男司機“車內的孩子也在哇哇大哭”,事情被填充的更加完整,人們對事情的看法亦隨之轉變,人們覺得女司機在接受採訪時不應該將其在駕車過程中做出的極其危險的行為描述的如此簡單。之后,男司機在警局認錯道歉的視頻被公布,同時對比的是該位女司機多次違章的記錄,此時,輿論對女司機仍有支持,根據新浪網2015年5月5日發布的“女司機數次變道惹怒男司機被暴打,你怎麼看?”投票話題顯示,當參與人數為5799人時,認為責任在男司機的投票佔有17.3%,認為責任在女司機的已佔有68.8%,后真正導致輿論逆轉的卻是隨后女司機的行為。其接受媒體的採訪時並不認為自己有錯,至此,輿論已經完全反轉。

此次事件中導致輿論反轉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男司機車載視頻的公布,男司機的車載視頻對該事有更為完整的記載,與最初公布出來的視頻相比,不同的地方則為對事件還原的完整程度,即視頻拍攝時間切入點的不同。

從以上幾起因視頻內容被傳到網絡空間而引發的輿論反轉劇中,我們可以看出,事情大致的起承轉合:一段視頻被播出——引發公眾關注——公眾做出評論——輿論呈現最開始的傾向——更為完整的視頻內容被播出——輿論發生反轉。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至關重要的,甚至是決定著輿論倒向的關鍵點,就是“更為完整的視頻被播出”,而這中間主要是視頻拍攝切入點的不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