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敘事機制深化之於網絡綜藝節目的創新價值【3】
——以第五季《奇葩說》改版為例
結語
深化敘事機制可以有效地拉近節目、選手與觀眾的關系,從《奇葩說》第五季的收視效果也可証明這一點。但同時,來自用戶的評判也似乎不絕於耳,這也要求所有的網絡綜藝節目,包括《奇葩說》在內,在改版創新時應該思考一些問題,如:
其一,文化本身“不管究其一般性還是特殊性來說——就是一種敘事”。⑨而在網絡文化這個大語境下,大眾審美呈現出強大的文化審美形塑能力,網絡文化以其強勢的文化符號和消費承載能力引領著節目改版的方向。但另一方面,如何在與觀者建立親密聯系的同時,不採取迅速吸引、粘附大眾的方式和路徑﹔如何在回歸敘事本質與滿足娛樂之間尋找平衡,是一個需求權衡和取舍的問題。
其二, 角色的塑造成為網絡綜藝節目敘事的焦點所在,但優秀選手的不可得,以及不穩定都造成了敘事機制的弱化。對《奇葩說》來說,真正的創意需要在具體節目虛擬的、假定的語境中來重新建構話題討論的角度和深度,形成具有整體差異性的角色類型和價值表述的方式,從而產生不可代替的內容創意的核心競爭力。而能夠擔當此任的選手並不多的,特別是一些本來可以彌補老選手單一性的新選手的中途退賽等問題,使得觀眾與選手之間建立起來的情感紐帶中斷,也使得節目的部分觀眾流失。
此外, 敘事深化也意味著節目不斷去除雜質,回歸大眾化“審美”軌道的過程。而很多綜藝節目包括《奇葩說》最初的所謂成功,和其對所謂固有審美期待的突破有很大的關系,但改版或者說加強敘事性大概也意味著對傳統的回歸,這本身是一個創新與固守的悖論。
總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綜藝敘事操控者,須面對愈加多元的敘述權力結構和更加復雜的媒介運行邏輯,進一步適應嶄新的媒介生態環境,在提升敘事操控能力的同時,不斷加強與觀眾的情感聯系,從而使得綜藝節目的多元化增長有了可生長的根基。同時,也要傳導正確的媒介態度,將提升網絡媒介的引導力作為價值堅守與敘事擔當。
參考文獻:
[1](法)羅蘭·巴特.張寅德譯.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載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2.
[2]朱傳欣.當代電視綜藝節目的敘事轉向[J].中國電視,2018(7).
[3]巫漢祥.后現代敘事話語[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1).
[4]羅鋼.敘事學導論[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146.
[5]悉德·菲爾德.鮑玉珩,鐘大豐譯.電影劇本寫作基礎:從構思到完成劇本的具體指南[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41.
[6]羅伯特·麥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 幕劇作原理[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7:122-124.
[7]搜狐網,http://www.sohu.com/a/256155363_104421.
[8]鄧年生,李奧.對外傳播中的敘事創新[J].中國出版,2017(9).
[9]范玉吉.審美趣味的變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51.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