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社會責任報告(2018年度)【5】
(四)履行繁榮發展文化責任
1.推出“大家”欄目,把大家介紹給大家
“大家”是人文周刊2018年5月9日推出的新專欄。欄目致力於打造連接大家和讀者的平台。目前已經成功專訪了王學典、余世存、歐陽自遠、於漪等多位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通過面對面訪談,深入交流,將大家的思想精華呈現給讀者。同時第一時間在齊魯壹點客戶端推出,點擊量平均10萬左右,真正做到了把大家介紹給大家。
此外,齊魯晚報還推出致敬40年報道。這組報道對改革開放40年的重大文化事件、人物、現象進行了全景式梳理。
2.舉辦第三屆社區文化節
2018年4月15日,齊魯晚報第三屆社區文化節在濟南舜玉公園拉開帷幕,為社區居民送去公益服務、民俗文化、文藝演出和優選商品。文化節先后走進濟南20個社區,為居民送福利送歡樂。文化節中,居民唱主角,全部節目均由社區藝術團選送。同時,活動還組織交警部門現場處理車輛違章、港華燃氣入戶檢修燃氣、律師現場提供法律咨詢等,前來咨詢和辦理業務的居民絡繹不絕。
(五)履行安全刊播責任
一年來,齊魯報系統梳理修訂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全面加強意識形態工作。修訂出台《齊魯晚報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修訂《齊魯晚報地方版(記者站)管理辦法》《齊魯壹點客戶端管理辦法》《齊魯晚報雙微管理辦法》《齊魯晚報網管理辦法》等一批管理辦法,為履行安全刊播責任提供了堅實制度保障。
1.進一步完善組織架構,規范採編流程
對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進一步梳理完善,設置支部書記和總編輯,分別由報系黨總支書記和晚報總編輯兼任。編委會、經管會成員要以身作則,定期匯總問題,做好風險提示。引導採編人員履行好自身職責,增強職業榮譽感與敬畏感,切實提高大局意識與政治敏銳性。春節前后尤其是兩會期間,按重大節點標准提高把關等級,確保按規依章報道,不出現差錯。
2.強化技術保障
充分考慮新媒體發展快、出口多的現狀,加大技術投入,強化技術保障。技術部門增設技術排查系統和智能審稿系統,提高對不良內容的篩查過濾能力。對關鍵字詞、重要專用名詞、重要引用語等要做到字字核實校對。同時,強化人工審核與技術審核的結合,技術審核后須人工再審核,才能予以刊發。
3.嚴肅追責問責
提升主動問責意識,完善主動追責機制。每天對報道偏差進行自查自糾,建立把關追責常態化、主動化機制。各部門、各地方版主動作為,主動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發現問題主動問責追責。按“三審把關”要求,責任到崗到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
2018年2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2017年進行的兩批報刊編校質量抽查情況進行了通報。《齊魯晚報》等6種報紙編校零差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