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9期

社交媒體環境中人們對媒介的依賴【2】

——以微信朋友圈為例

盛潔
2019年10月09日10:4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為什麼要刷朋友圈

1、網絡技術的發展

技術的發展是社會化從現實向虛擬轉變的直接推動因素。網絡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從“電視人”變成“手機人”,手機作為移動端可以滿足用戶社交購物娛樂等多方面的需求,足不出戶就能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科技的便利讓更多的用戶從現實的社會化向虛擬的社會化轉變的。技術的發展讓設備不斷更新,更便捷,人們對其依賴性更強。

2、自我的表達呈現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的同時帶來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從而導致人們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在網絡虛擬世界中,用戶可以通過發布朋友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釋放自己的情緒。

微信朋友圈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媒介來表達情緒與觀點,還可以展示自己的生活狀態,通過朋友圈傳受雙方還可以互動交流,因此朋友圈因其多樣化的功能為受眾所喜愛。

3、滿足受眾的需求

微信朋友圈可設置對其可見這一功能,可以滿足其表達自己的情緒又不希望被人所知的需求,個人空間和群體空間被隔開。但對於樂於分享生活的受眾,微信朋友圈的發布滿足其分享的需求。社交媒體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因而人們願意將虛擬社會融入到現實環境中,並隨著虛擬社會的不斷完善也逐漸為人們所依賴。

二、媒介依賴症

媒介依賴理論(Media Dependency Theory)是由德弗勒和鮑爾·基洛奇(DeFleur & Ball-Rokeach)在 1976 年提出的,它把媒介作為受眾——媒介——社會這樣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概括來說,媒介依賴理論認為“一個人越依賴於通過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媒介在這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對這個人的影響力就越大。”[4]

身處發達的工業社會,人們對於媒介的依賴也越來越嚴重,從電視人變成手機人,長時間與手機接觸,當你放下的時候還會產生焦慮,時不時就想看看手機來了解身邊發生的最新的消息。

(一)傳者

對於傳播者來說,可以通過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生活,將自己對於生活和世界的看法表達出來,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呈現與表達。也是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表演的“前台”窗口,讓受者看到傳者所展現的一面。

(二)受者

對於傳播的接收方來說,朋友圈作為一個線上社交平台,可以滿足自己不出門就能社交的需求,促進人的社會化進程。在使用過程中,技術在潛移默化中讓其充滿日常生活中,受者習慣通過朋友圈來了解朋友們的生活,習慣依賴它來進行社交。當自己長時間不接觸后會焦慮,會害怕自己錯過朋友們的生活事件,不能參與其中,不利於其人際關系的維護。

(三)效果

對於傳者來說,朋友圈是展示自己生活和態度的一個窗口,可以通過它來了解和完成人們的社會化進程﹔對於受者來說這是其獲取信息的一個渠道,可以通過社交媒體來收取信息,維護人際關系﹔對於媒介這個渠道來說,這是從人際傳播到與群際傳播相融合的一個中介因素。

(四)反饋

在朋友圈中傳受雙方可以通過點贊評論的方式來溝通,傳播者和接收者可以通過評論來進行互動,反饋傳受雙方的觀點,也可以通過點贊這一行為了解受者的態度。通過網絡傳播的及時性可以及時反饋雙方的觀點與態度。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