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融媒評論探索與創新
傳統紙媒的新聞評論,除由頭是新聞事實外,論述佔了大頭,如果是來龍去脈較復雜的新聞事件,受眾單從評論本身無法獲知更多詳細信息。
融媒評論從受眾“痛點”出發,或對新聞本身進行剝洋蔥式分析,於夾敘夾議中表達意見、亮明觀點,或將事件的前世今生相互勾連,幫讀者理清個中因果、利害關系。
融媒體時代,隨著新聞所附著的技術和產品形態的變化,一些傳統紙媒新聞評論人積極開拓融媒評論陣地,逐漸摸索出了一些新聞評論在融媒體傳播的操作模式和呈現方式。融媒評論固然不能為“融”而融,不能簡單將紙媒評論文章騰挪至移動端,但究竟怎樣才“融”得巧妙、精彩,現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及其他紙媒的探索經驗,作粗淺的觀察與分析。
從受眾“痛點”和“痒點”出發
傳統紙媒的新聞評論,除由頭是新聞事實外,論述佔了大頭,如果是來龍去脈較復雜的新聞事件,受眾單從評論本身無法獲知更多詳細信息,這種讀者的閱讀“痛點”解決不好,難免折損評論的說服力和影響力。如今,越來越多融媒評論從受眾“痛點”出發,或對新聞本身進行剝洋蔥式分析,於夾敘夾議中表達意見、亮明觀點,或將事件的前世今生相互勾連,幫讀者理清個中因果、利害關系,在消除讀者信息鴻溝之后再作相應論述。
例如2019年10月22日“工人日報e網評”推送的《網友熱烈“挽留”探親假,其實是事出有因》,文章以當時有關“專家建議取消探親假”的話題引發爭議為由頭,澄清“專家說的是‘一般取消,特殊保留’”,在用大量篇幅梳理探親假由來及落實中的不盡如人意之后亮出觀點——“人們熱烈‘挽留’探親假,實際上是這一假期設計的美好與落實中的空洞形成了巨大反差,是諸多人對保障休息休假權的期盼和焦慮……”文章從受眾認知盲區切入,幫讀者厘清復雜事實關系,以這種方式增加評論的附加值,讓評論變得更有“干貨”,讀起來更“解渴”。
如果說融媒評論解決受眾“痛點”是雪中送炭,那麼通過增加受眾的潛在閱讀體驗,撓到其“痒點”則是錦上添花。如今越來越多融媒評論開始從受眾“痒點”出發,通過講身邊故事、述個體經驗使評論呈現出更富親和力的“面孔”和“腔調”,為讀者制造強烈的代入感,使其在共情和共鳴中自然而然地體悟、接納進而認同評論的觀點。
例如,《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眾號“俠客島”2019年10月16日推送的融媒評論《報告老師!我五分鐘讀了十萬字》中,作者現身說法——“島叔也焦慮,作為北京市朝陽家長,處於焦慮的重症區。小升初這三個字不能看,不能聽,一旦看到聽到,就寢食難安、坐臥不寧。道聽途說來的升學路徑,都會心動﹔捕風捉影來的考學秘笈,也會看看。”無須講太多道理,便讓人頓悟了敬畏規則的力量竟可以如此強大。
從受眾“痛點”和“痒點”出發,就是有意識地拒絕生硬說理,盡可能地擺事實講道理,在拓展事實深度和廣度的基礎上,讓說理變得更加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挖掘融媒資源,用好“集體”智慧
融媒評論的“融”,除了媒介形態上的“融”之外,還在於它是開放式、互動式的產品,這便決定了它應該是集體智慧的產物。
這個集體,首先是生產者的集體。以工人日報融媒評論產品“工人日報e網評”為例,選題、寫作以及標題的制作都離不開工作群裡的“意見眾籌”。主創團隊還定期開務虛會,交流近來工作和生活的見聞、感受,很多成稿的最初選題便是這麼聊出來的,成文的角度是在你一言我一語間冒出來的。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團隊在確定選題時,據說採取的也是先由小組討論確定題目和撰寫的思路、方向,最終再由一人執筆的操作方式。
這個集體,還包括社交媒體上的萬千網友。新聞評論界一直有人提倡“評論記者”的工作機制,即評論員首先要是記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甚至需要親自採訪過后,再提煉觀點寫評論,防止觀點的片面和偏頗。融媒評論的生產者正需要有這種評論記者的意識和素質,要有意去觀照近在眼前的“融媒意見場”——不僅要關注各類新聞事實報道,還要經常逛論壇、刷微博、看熱搜、瀏覽網友評論和留言,而這一過程本身也是一種線上採訪,一種獲取輿論聲音的便捷方式,它或可為評論提供不同的角度和思路,或能揭開事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或可為評論提供更多精彩論據,甚至某種聲音所形成的輿情本身就是評論的由頭。當然,其間也要清晰辨別網絡水軍一邊倒的極端觀點,防止別有用心之人借輿論造勢。
順應移動閱讀規律,呈現方式更有“融媒范兒”
如今的融媒評論大都依托於“兩微一端”(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這決定了受眾需要在上級菜單瀏覽標題之后,再選擇是否點擊標題進入正文閱讀。如今很多融媒評論都開始順應這種移動閱讀規律,精心打磨標題,在補全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再給出具體觀點。
比如人民日報客戶端銳評板塊在轉載2020年1月12日《經濟日報》評論《誰將是下一個李子柒》時,將標題改為了《網紅江湖幾周一個新格局,誰是下一個“李子柒”》﹔在轉載2020年1月10日《北京晚報》文章《孝順的功夫,更要下在節日外》時,將標題改為了《“突擊式盡孝”暴發!孝順的功夫,更要下在節日之外》。如此操作,顯然比冷不丁“空降”一種觀點更直觀,更符合讀者的認知順序,同時還使評論巧妙地蹭了新聞事件的熱度。
一些融媒評論還開始嘗試融入視聽元素。在文字中插入截圖、視頻、動圖來調節閱讀節奏、強化甚至替代文字表達,是最普遍的做法﹔一些紙媒還開始做評論可視化的嘗試,通過制作脫口秀短視頻,讓評論員出境,把抽象、平面的評論文字以活潑、親民的方式聊出來。“解放雙眼聽評論”也成為一種創新路徑,例如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推出的音頻評論《睡前聊一會兒》,而在不少新聞資訊類客戶端上,人聲朗讀也日漸成為一種技術標配。融媒評論呈現方式的創新是好現象,但過程中也要時刻堅守內容為王的底線,警惕過分注重形式創新而削弱評論質量。
於紙媒而言,融媒評論是一塊試驗田,是對融媒時代新聞評論更多可能性的探索。它承襲了紙媒評論追求觀點獨到、邏輯清晰嚴謹等優良傳統,同時也在生產方式的不斷改進、內容呈現的不斷創新中,擁有了更多受眾視角和接地氣的表達,學會了從關注事件到兼顧輿情,從單向喊話到雙向對話。相應地,融媒評論也為紙媒評論提供了一面鏡子、一種參照、一個對照反思的機會、一些有益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未來,融媒評論可以在很多方面對紙媒評論進行“反哺”,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在互學互鑒的基礎上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工人日報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