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基础教育的新闻采写--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2年10月下

浅谈城乡基础教育的新闻采写

孙玮

2012年11月27日13:52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针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新闻采写要深入基层,注重沟通,继续关注和报道教育的不均衡发展问题,高度关注教育资源的整合,报道各种可行的经验,及时报道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动向。

【关键词】城乡;基础教育;新闻采写

近年来,随着传媒的飞速发展,新闻采写工作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教育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对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也是人们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很多人都在关注教育新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新闻报道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目前,城乡教育差别导致了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城乡基础教育新闻采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继续关注和报道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

公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但客观存在的地区、城乡和学校差别导致了基础教育不均衡。基础教育均衡往往与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等,受到了农村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但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依然存在。[1]新闻记者应及时报道社会中真实的问题,把问题反映到社会中去,使教育的均衡发展观念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和推广,引起社会更加广泛的认识。

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了长期以来城市学校获得资金优先投入,城市重点学校独享优质教育资源。如2012年4月5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北京投入2亿元资金启动中小学素质提升工程》,从2012年起,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全面“升级”为中小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为此,全市每年将投入2亿元资金,每名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有两次机会到博物馆、植物园、天文馆等社会大课堂市级资源单位和校外教育机构上课,116万名中小学生将在校外学知识。但是,如果你到广大的中西部去走一走,就会发现,有的学校经费紧缺,连粉笔都买不起,何谈素质教育。

当城市里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会营养过剩的时候,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在为能不能吃上午饭而发愁。在豫南、豫西大山深处,有一些学生每天上学来回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常年中午吃从家里带来的土豆、咸菜、馒头,有些甚至吃不上午餐,只能饿着肚子,喝些生水,身高和体重严重不达标。2010年5月,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深入汝阳县山区采访,写了一篇报道《妈妈:我想要一个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书包》,反映汝阳县山区一个女孩向妈妈要一个书包的梦想,而贫困的母亲没有钱满足女儿的愿望,这一事件经记者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最后这个女孩所在学校的每个孩子都拥有了自己崭新的书包和喜欢看的课外书,山区女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高度关注教育资源的整合,报道各种可行的经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1]整合教育资源,就是要以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教育效益。

我国的现状是国有企业办教育,目前虽缺少办学资金,但却拥有较丰厚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只要瞄准教育的产业性,抓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契机,实施企办教育向民办教育的战略性转移,是完全可以达到以教育资源的存量换办学资金增量的目的的。例如,笔者在豫北卫辉市一所学校采访,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一个大国有企业办的一所中学,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师资水平非常好,但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教师工资低,老师纷纷到其他学校任教。最后,这所国有企业中学利用内部和外部的教育资源新组建了一所民办中学(高中部),就读该校的学生除在初中升学考试要达到录取分数线外,每生每年还需交学费2000元。为提高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效益,该学校把原学校分散在外的音乐、美术教师共25名集中起来成立经济独立核算的艺术学校,对内满足了各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对外满足了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这种教育资源的重组,不仅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增加了收入,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进取心和创新的积极性,这种教育资源的整合所带来的效益性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在推广上还有相当大的困难,新闻工作者要以一种新的角度和高度向全社会诠释与推广。

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有利于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2011年9月,笔者到豫北某县一所镇中学采访,该校校长说:“今年我校的中招成绩特别好,超出了城里的中学。”笔者听了觉得奇怪,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怎么会超过城区重点中学呢。这里肯定有新闻价值。笔者采访了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都说,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学校对教学很重视,校纪严明,重视校本教研等。但后来发现这所学校是由三所中学合并在一起的,因此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近几年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手段就是撤并弱校,扩大强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政策,农村一些规模小的初中并入了规模大的初中,特别是强镇的初中学校,在规模和硬件上与城区初中不相上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就上来了。很多撤并后的农村初中,教育质量提高也很快,体现出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效应。笔者写了一篇题为《农村初中在整合中做大做强》的报道,在媒体上刊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

采写过程要注重沟通,及时报道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动向

对教育新闻采写而言,很多记者认为教育没有多少新闻,主要原因是对教育本身的不了解。也有记者只从教育的外部去写新闻,没有深入学校,深入教师、学生和家长,没有感受到教育在时代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与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记者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还要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变化,更要弄清楚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概念等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后,在新闻报道中就不会说外行话了。[2]

例如,当前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中等及一些大城市的教师和家长已经认可和接纳,由于城市经济的优越及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与个性化教育教学已体现出其充分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但在农村学校,笔者看到的是教师的无可奈何及学生的放任自流。原来应试教育的枷锁突然解脱,学生及家长都感到彻底放松,放任自流成了农村中小学校学生的群体特征。另外,城乡差距的存在,使农村家长认为,只有将孩子送进好的学校才是摆脱农村户口、摆脱贫困的最佳出路。哪个学校升学率高,哪个学校就好;只要能使孩子考上大学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让孩子考上大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是他们评价学校、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也是他们对教育的唯一追求。越是贫穷的地方,应试教育越严重,素质教育的推进越困难。因此,一个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必须与当地群众整体的综合素质相结合,在循序渐进中适应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刀切。

新闻工作者要逐渐养成有意识地运用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学校、深入学生及教师群体中去,让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能与之畅所欲言,谈其真实感受,听取一些对当前教育的建议与看法、长处与弊端,把他们反映的情况及时报道出去,引起社会的关注。

深入基层,抓住细节挖掘农村教育新闻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计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现状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3]新闻工作者只有抓住报道的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从细节中挖掘深度,细心观察,深入采访,才能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故事。

记者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新闻采写必须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详尽占有第一手资料。一些记者怕吃苦,不愿到农村采访,特别是山区,采访靠总结、走马观花拍镜头,结果导致新闻媒体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宣传声势很大,关注条件好的学校多,关注条件差的学校少。[4]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转变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倾听百姓的呼声,关注农村教育现状。2009年9月,笔者深入豫西山区调查的10个乡,每个乡基本只有1到2所完全小学。一般一所学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20名左右的学生。生源不够有两个原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导致农村家庭孩子相对过去减少;二是很多孩子随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学。孩子上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可以在简陋的学校宿舍寄宿;另一种情况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每天一大清早起,翻山越岭十几里路,赶在早晨7点50分前到学校,下午放学再花同样多的时间赶回家,两头都不见太阳,学生安全也不能保证。另外,山区学校老师严重缺乏,每所完全小学只有2-3名老师。一位山区教师告诉笔者,生在城市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复式教学:一个教室同时坐2-3个班的学生,老师轮流给3个班的同学上课。这样轮番教学,老师勉强够用。这些现象经新闻记者报道出去后,社会上的募捐者自愿捐款捐物给山区孩子,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还有好多青年志愿者自愿到山区支教,有力地缓解了山区缺少教师的局面。

2011年10月,笔者到豫南一个村庄采访,发现该村一幢漂亮的教学楼中没有学生上课。村里的一位老教师告诉笔者,教学楼是村里的一位企业家赞助盖的,盖成后乡领导还到村里参加了剪彩活动,可是现在村里的孩子要么随打工的父母到城里上学,要么到5里以外的村庄上课,因为这么多年村里就留下他一个教师,如今他老了,课改后的知识又教不了,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前程,村里的学校前年被撤了。笔者发现乡村学校的现状是学生在减少,教师在变老,今天修新楼,明天长荒草。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教育人才资源的流失,教师走了,学生也走了;二是政府不切实际地盲目投入;三是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因此笔者写了一篇《崭新的一幢教学楼在风雨中哭泣》的报道,及时反映了农村教育存在的现状,反响很强烈。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就是为民立言,为社会立言,包括针砭时弊、抑扬顿挫、伸张正义等。[5]作为一名报道农村教育新闻的工作者,肩上有一副特别的担子: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实得怎么样,党和政府需要记者及时地进行反馈;农村的教育现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记者向领导和大众传递,以便更好地解决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凌,刘颖.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SI期.

[2]汪培坚.教育新闻采写的几点思考[N].教育信息报,2011-12-12.

[3]罗又谨.浅析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以重庆市万州武陵中学为例[J].都市家教,2012(3上).

[4]戚海燕.教育新闻的特征与记者的素质要求[J].新闻与写作,2006(6).

[5]王平.成就性报道的贴近性[J].新闻爱好者,2005(10).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农村版)]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