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选秀"华山论剑"直播春晚 从此不再是偏门--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高晓松:选秀"华山论剑"直播春晚 从此不再是偏门

陈文

2012年12月17日07:29    来源:新闻晨报    手机看新闻

总是能在各种场合遇到高晓松,今年的频率尤其高。各地卫视2012年纷纷搞起了选秀,高晓松顿时成了“选秀万能胶”,获邀亮相各种评委席,一头长发一把扇子评点江山到看客腻味。高老师不虚伪,他会毫不掩饰地承认:“唱片不景气,咱也要吃饭。”也有理想:“至少咱在选秀评委席上坚持那么多年旗帜鲜明地挺原创,大家也能看到,现在原创的确越来越多了。”如今,他和卖烤鸭的宋柯再出山成了幕后推手,一台《直通春晚》简直成了选秀节目的“华山论剑”。

选秀艺人现在正大光明

《直通春晚》把12档选秀节目聚到一块“华山论剑”的想法,最早是来自高晓松和宋柯。尽管这台节目遇到了很多苛责,但高晓松告诉记者,央视能迈出这一步,已经是难能可贵。其中,一个细节打动了他——12档节目开会时,央视两个栏目都是坐在最后两个座,把兄弟卫视都放在前面,“你别看这些细节,央视是非常重视这些座次问题的,我一见到,当时心里就很愉快,那是一种平等的心态。”

记者:不少人觉得央视搞选秀,总是有点不伦不类?

高晓松:我这样说吧,这次对比央视之前的娱乐类节目来说,无论在制作水准、舞美灯光等等,我觉得都已经进了一大步,其余的细枝末节只是经验问题。非要我评价的话,我觉得跟任何一家卫视任何一个国产的选秀节目比都毫不逊色,就跟一两个购买了版权的引进节目可能有差距,但这种比也不公平,人家的模式毕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积累,已经被证明是很成功的。

记者:观众评论董卿的主持风格就像在青歌赛。

高晓松:我觉得它就是个严肃的比赛,不是综艺节目。综艺当然就要有综艺的做法,但《直通春晚》有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上春晚。其他选秀节目如何?它没有明确说冠军了就如何,最多给你出唱片,可出唱片没火的人多了去了,所以这些节目说到底就是综艺节目。

记者:不久前常石磊在比赛上唱腔上玩得太过,三宝当场就很不客气批评了他,你比较赞同哪一边?

高晓松:情感和技术究竟哪个更重要,其实在业内也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到现在还没有答案。我入行这么多年,个人其实是这样一个倾向:你要玩情感,就玩真情感,玩技术就该把技术玩High了,都行。我原来还有流派歧视,现在都没了,每个流派都有垃圾也都有高手。常石磊的话,应该毫不犹豫地说,他的技术目前是中国第一的,因为他已经自如了嘛。他当然也有问题,技术太好有点玩儿了,有时候确实有点问题。所以也不能说三宝说得完全不对,再玩技术也要为情感服务。

记者:这次“华山论剑”,你觉得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高晓松: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在于给选秀选手们正了名。以前音乐圈里,甚至整个社会,都觉得选秀选手有点不太入流,不是正规军,但如今央视发力之后,整个主流社会包括知识阶层,都认同选秀其实是整个娱乐行业里重要的组成部分,选秀艺人是目前音乐行业的最大源头,不是偏门,是正大光明。

2012年是音乐圈的黄金年

多年来,高晓松既是选秀节目的参与者,也是观察者。在他看来,继2005年的选秀热之后,2012年,选秀潮再度迎来高峰。“今年大年之后,可能还会出现几个小年,然后再迎来一个大年。”高晓松说,多少年之后再回头看,2012年绝对值得被记住。

记者:今年各家卫视都扎堆地办选秀节目,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就热火起来?

高晓松:因为今年涌现出的年轻人才特别多。其实,我把2012年当成流行音乐重要的一年,或许未来10年后回头再看看,流行音乐圈里唱主流的是哪些人,我相信大批都是从今年选秀走出来的。所以我常对人说,今年是音乐圈的黄金年代。选秀和酿酒一样是需要时间的,歌手完全是靠社会、生活和这个时代锻造出来的,这又和种树差不多,是很慢的。过去2005年、2007年涌现出一批人才,之后选秀节目就沉沦了一段时间,如今人才又冒出来了。相比之下,我们行业是制作不了歌手的,我们只能制作唱片和进行包装,但你是个什么人,完全取决于时间和社会。

记者:你几乎是中国选秀节目的见证人,这么多年来,你觉得选秀对整个乐坛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高晓松:有两个大的贡献:输送了大批的人才;扭转了乐坛封闭的状况,打破了由少数精英把持行业的传统。

记者:但另一方面来看,选秀歌手中成功者寥寥。你有没有看过吉杰在网上的吐槽,似乎他的现状是大多数选秀歌手的困境。

高晓松:其实选秀是高于过去传统的成才率的。以前二、三十个签约歌手里,能出一个就不错了。所以你说为什么行业那么抵制盗版,你只能看到你要盗的那个歌手,看不到唱片公司在没成名的那堆歌手身上投的钱。

我觉得这有什么,千百万年轻人都这么成长,清华北大也有没能成才的呢。我没有针对吉杰,吉杰已经可以了,我说的是比吉杰差多了的,那真是没能行,只能去干别的,吉杰至少还能靠这个吃饭。你知道多少人后来又转成了经纪人,转成了助理企划。全世界都这样,美国成才率更低,美国艺术院校毕业的就业率才5%,还别说成明星呢,那更低。

至少我力挺原创那么多年

评委专业户高晓松今年与最热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擦肩而过。不过他并不觉得惋惜。他说,张亚东约了他好多年了,叫他一起到塔希提岛上认真做张唱片,但这些年他都在到处奔波去挣别的钱。如今加入恒大音乐,高晓松或许要从评委席上渐渐退身,回到音乐中来。

记者:如今的选秀节目,好像评委比选手更火。

高晓松:这是节目的基本设计。西方也一样嘛,你看那西蒙·考威尔,火成什么样了,还有多少欧美的一线歌手都去当评委了。我告诉你一个规律,这种节目都是投资很大的,那节目就得有个底线考虑,那就是节目里即使没有特别好的新人,那起码也是个有那么多的明星评委在那比划的综艺节目,能保证基本的收视率。

记者:有了恒大音乐以后,你还会这么热衷当评委吗?

高晓松:看吧,我们当然还是希望更多时间来创作,但也不敢说以后就不当了。说实在的,今后做评委的不一定非要音乐创作人,像国外的节目都已经请脱口秀的节目主持人来了,未来还是应该涌现出更专业的评委。

记者:很难否认选秀节目同时也捧红了你,你会有感谢的心情吗?

高晓松:我当然感谢啦。其实最开始我还犹豫呢,去不去啊?但后来大家都建议我去,说去有一好处,能把音乐的核心价值传播给大家,至少让音乐圈的人有话语权。最开始我就是这想法,说心里话,那时候还真没什么钱。

记者:那你觉得这么多年来你传播了怎样的核心价值?

高晓松:至少我旗帜鲜明地挺原创那么多年,现在就能看到,搞原创的选手越来越多。

记者:听说最初《中国好声音》也找过你,后来错失了,有没有觉得后悔?

高晓松:对我来说缺的是几个音乐代表作,缺一个好电影,不缺评委那点事。其实那时候他们找我时,合同都发来了,刘欢还在找我商量要不要去,还跟我对了合同。那是一份很有智慧的合同,肯定不是传说的那个天价,而是跟所有东西都挂钩了,做得越好收入越多。当然后来因为档期的原因没去成,也没觉得有什么。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