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上雍正很忙,去年进《宫》和穿越女相爱相杀,接着去《步步惊心》和若曦虐恋情深,今年又来到《后宫甄嬛传》享受N顶绿帽。
与雍正展开各种故事的青年男女们也很忙,或前朝争斗,或后宫争宠。
而故事演绎到《甄嬛传》中达到极致,它以一种无比较真的姿态,以堪比正剧的创作方式,打造出一席华美、细腻的好筵,它让其他后宫剧都成了浮云。
《甄嬛传》为什么那么火,主创和观众都有话说。
《甄嬛传》刚播那会,书迷很不乐意,好好的架空时代的言情小说,生生被掰成了现实主义,原著中风流凉薄的皇帝,到了电视剧里居然成了勤勉的雍正,还是一发福的大叔。
郑晓龙说,如果还那么拍,不是又成了古装言情剧了。而在他之前,古装言情剧显示出网络化和低智化的特征——这些剧中,爱情的造梦痕迹过于明显。
的确,“宫斗”作为一个热门的元素,近年来不少影视作品都很喜欢拿它来做文章,但真正能把它拍好的作品少之又少,无论是对古代皇帝一厢情愿的痴情描写,还是无视史实的各种现代演绎,甚至时尚包装,都让“后宫”作品成为一个个雷区。
“把皇帝弄成心有千千结的浪漫男青年,那是古装偶像剧;或是安排一个‘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姑娘在深宫里传扬自己的价值观,那是幻想剧。”在郑晓龙看来,这部被剔除虚幻偶像味的《甄嬛传》,才是一部带有悲剧感和批判性的正剧,它在满足人们对宫廷和女人心计的猎奇心理之余,更塑造了一种残酷肃杀的历史苍凉感。
于是,剧中的皇帝终于不再是风流倜傥的“痴情种”,几乎做到“雨露均沾”,嫔妃轮番上位、被冷。女主角甄嬛也不再是人见人爱的女主角,从只求自保的文艺女青年,蜕变为一个有心机会耍手腕的御姐。
“其实谁都知道,‘一夫多妻制’的宫廷里,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不可能和谁有天长地久的爱情。”郑晓龙相信,观众爱看《甄嬛传》,正是它较为可信地表现了后宫之争,从而扳回时下古装言情剧的低智甚至是反智倾向。
后宫男女营造历史沧桑感
电视剧里映射出现实生活
渔渔一向觉得宫斗剧很脑残,结果却成了《甄嬛传》的脑残粉。她是电视台的编导。
“前阵子台里本来的主持‘一姐’失宠,年轻新人上位,她发了一条微博说‘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我马上想到剧中华妃失宠后也发出过同样的感叹。”
似乎沙发土豆们都喜欢把电视剧和现实职场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宫廷剧和谍战剧。
渔渔说,她喜欢《甄嬛传》,正是因为它说是宫斗戏,却并没有只停留在后宫争宠的技术层面,还能满足现实压力下,各种人“看人斗,其乐无穷”的心态。
比如,男人可以看朝斗——殿上诸公斗法以军国大事为筹码,暗室阴谋和朝堂对决牵涉者众,力道刚猛。由此,男人们能像看谍战剧一样获得智力快感。
女人可以看宫斗——后宫群雌斗法围绕宫闱隐私展开,不是给皇上下套,就是残害对手肚子里的孩子,阴柔狠辣。由此,女人们也有一种越虐心越爽的审美体验。
“只是斗到最后,你又发现,其实谁都不是赢家。”
甄嬛貌似剪除了所有的对手,以太后之尊母仪天下,但她爱过的皇帝早已变心,爱她的果亲王死在她怀里,她的儿子一辈子不知父亲是谁,她的姐妹们不是反目就是早逝,她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了。
“有时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渔渔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