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蜡烛、末日假期,“玛雅体”、“生卒年月体”……荒诞不经的预言,为何会导致非理性的抢购行为?集体吐槽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心声?面对“末日情结”,政府与媒体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末日想象”让人反思
北京 李 斌
假得不能再假的“末日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让人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
传播学研究表明:一些谣言之所以在常识面前瞒天过海,是因为它们与我们已经相信或愿意相信的事情合拍。群体的焦虑感越强,谣言越容易传播开来。“末日谣言”一路攻城略地,正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这种群体性焦虑。
实际上,大部分人是不相信末日的,但关于末日的想象,却能让人反思当前的生活。“玛雅体”蹿红,成为人们释放压力、表达诉求的出口。要是玛雅人靠谱,“我就不上班了”、“我就不还房贷了”、“我就表白了” ……工作紧张、“压力山大”,对爱情的渴望、对生活的期待,“玛雅体”像一个显影机制,用娱乐诙谐的方式呈现着转型期人们的纠结、矛盾和期待。
对政府部门而言,一方面,应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避免一些人把近乎玩笑的“末日恐惧”假戏真做,引发非理性的恐慌和混乱;另一方面,也应俯首倾听“末日现象”所呈现的社情民意,从而更好地找到执政为民的着力点。
社会切莫“消费末日”
广东 李 樵
预言有自我实现功能,再荒诞不经的预言一经流布,就可能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末日预言”尽管早已被证伪,仍有人入戏太深、难以自拔,以至于抢购蜡烛、抵押房产,演绎出恐慌和混乱的闹剧。
在娱乐至死的消费主义影响下,更多人倾向于消费这种情绪,而不是运用理性之光使之回归常识。“晒出末日欲望清单,欲望物品价格随你定”、“世界末日前,温馨睡一晚”……各大商家竞相利用“末日现象”进行“概念营销”,商业炒作不亦乐乎。
在魔幻现实主义的“末日狂欢”中,媒体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与民同乐”、推波助澜、人云亦云,还是允中守直、传播真实、呼唤理性?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娱乐至死的歧路使多少理性意见有去无回,媒体自应在舆论喧嚣中担当起理性判断、粉碎谣言的责任。如果媒体传递的理性声音分贝更高,抢购的闹剧或许可以避免,“末日炒作”也难以获得非理性的心理基础。说到底,末日情绪,媒体不应跟风消费,还应多一些理性疏导。
【网友之论】
@丹青不喻:经济发展了,科普却落后了。都说谣言止于智者,面对披上“科学”外衣的谣言,有关部门在及时发声澄清真相的同时还要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尽可能让每个人都成为可抵御谣言的智者。
@品生活:在及时阻止谣言传播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除了反应快以外,还应在科学理论的解释、群众恐慌的疏导等方面下功夫,起到“谣言粉碎机”的作用。
@迷失的巨人:让理性的蜡烛照亮恐惧的心灵。
@杨再昌:之所以会在个别地方出现抢购蜡烛的荒诞现象,值得政府和媒体反思,针对民众心理和社会心态,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大加深加强正面宣传,最大限度消除其负面消极的影响和作用!
@孙亚非: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亟待提高,荣辱不惊的坚强心理和不为谣言所惑的心态需要培育,乃迫在眉睫的正本清源之事。
@一花一叶一如来:纵然三天黑夜又何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理性之光、科学之光。
@舟水之喻:媒体有义务要维护自己的公信力和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跟踪报道事件的同时,必须讲究报道的真实性,在第一时间将权威信息发布出去,让谣言止于信息的公开。
@漫游世界:对于个人来说“信其有”还是“信其无”是你的自由,但对政府来说却应当对“其有”“其无”给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才是对社会、对人民的真正负责。
(观点来源:强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