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评柴静出路只有演 "砍柴"因何起纷乱复悬疑--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董路评柴静出路只有演 "砍柴"因何起纷乱复悬疑

吴亚滨

2013年01月25日07:24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很多人认为新闻应该就是客观中立的,但事实上不是,至少这不是足够的。客观事实对人们而言只是一个基本的素材,它是用来产生观点的。我们假设素材越是客观中立,人们产生的观点就越会正确,但很遗憾,帮助人们产生观点的因素还有素材的组织顺序。你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先报道什么后报道什么,这些行为背后都带有观点。信息经过重组之后可能还叫做新闻,但也可能叫做电影。

  近日轰轰烈烈的“砍柴”运动四散,先是闾丘露薇发了一篇争议博文,之后是很多知名人士参与到这个讨论中,接着的重磅炸弹就是董路的檄文。

  柴静是一个焦点人物,人称她是当代的林徽因,或者是知性女神化身。这本身就是观点,不是事实。观点会激发出更多观点,甚至态度和情绪。在董路的博文背后,所隐藏的是他的什么态度呢?文章传递出的是董路对新闻的态度,还是他对柴静的态度甚至是情绪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回顾柴静采访李阳的那期节目,也观看了柴静的其他一些节目,但是说实话,我只能发现董路提供了大量画面背后的信息。这些有关幕后团队的新信息无从考证其真伪,即便是真的,那些信息所产生的环境、背景也并不确定。

  其实最为奇怪的是这个事件的本身,根本是一个悬疑片。闾丘露薇为什么想起来要议论柴静?她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木子美又想起什么来八卦柴静的私生活?为什么扒完生活又开始扒她的职业?董路指名道姓却又吞吞吐吐,明着说《看见》,暗着又扯出些饭局上的老男人

  ……

  这个事儿非常有趣,任何构成新闻的事件本身都可能成为一个研究课题。闾丘认为新闻应该挖掘事件,而柴静则更多关注人本身,关键的问题是她们并非同行,一个是新闻记者,一个是人物采访主持人;前者关注的首先是事儿,后者聚焦的本该是人。这样看来,董路的檄文根本成了蹚浑水。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