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媒体作为营造社会舆论氛围的媒体新军,以其信息量大、反应迅速、个性化强、影响面广、与群众互动性强等诸多特点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必须重视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互动功能及舆论监督功能。
关键词:网络媒体;保持党的纯洁性;功能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网络媒体作为营造社会舆论氛围的媒体新军,以其信息量大、反应迅速、个性化强、影响面广、与群众互动性强等诸多特点后来居上成为主流大众媒体之一。2010年3月,《人民日报》一项关于“人大代表看新兴媒体”的针对性调查显示,超九成全国人大代表对新媒体表示肯定,由此可见新媒体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必须重视网络媒体的的积极作用。网络媒体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
信息传播是网络媒体的首要功能。网络媒体以其信息的海量性与传播的快捷性让报纸、广播等其它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不可企及。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体可以综合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24小时全天候发布新闻信息。例如,搜狐网仅新闻频道首页的新闻链接总量就高达900余条,各栏目还源源不断地滚动播出新闻,其所包含的信息量可想而知。点击打开任何一条网络新闻网页,读者看到的不仅是该新闻的内容,还有关键词、相关新闻和新闻专题等链接,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外延和背景资料,让读者能充分地了解事件始末,享受新闻的盛筵。当前,网络媒体已成为公众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网络媒体产生之前,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报告、报纸、电影电视、广播、会议等形式进行,而这些方式往往都会因时间、地点、发行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达到期待的效果。网络媒体的出现让党的意识形态冲破了时空和发行量等因素的限制,无论是在城市、农村,无论是在东部还是西部,无论是工人亦是农民、专家亦或是学生,你只要需要一台计算机与一根网线,即可即时获得党的信息。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网络的广泛普及让广大民众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扩大了党的意识形态的覆盖面,增强了党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中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通过网络媒体普及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相关知识,传递党关于纯洁性建设的方针、指示,阐释领导讲话内容精神,进行党的纯洁性建设方法讨论等。在当前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网络媒体的作用尤为凸显。各级党委、政府纷纷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开辟出专题,宣传党中央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指示及介绍本单位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中的活动开展情况。例如,贵州省建立了“贵州省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专题网站,设置了“重要精神”、“工作简报”、“最新动态”、“先锋人物”、“相关评论”等专栏,利用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充分展示了贵州省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并详细传达了党中央及贵州省委关于活动开展的各项文件及要求。贵州省公安厅、六盘水市、威宁自治县、瓮福集团公司、贵州财经大学五家试点单位也分别建立了本单位的专题网站,及时发布本单位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工作开展情况及亮点、特色。网络媒体使党的纯洁性建设很快深入人心,对整个党的纯洁性建设活动开展并取得时效提供了重要保障。与以往的意识形态教育从书本到理论方式不同的是,网络媒体可以融文字、图片、影音、动画等多媒体于一体,让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更加形象、生动、逼真、轻松地实现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功能
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互动性。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在互联网上,网民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实现传播者与被传播者零距离沟通,网民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网民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发布信息、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格局,实现了网络媒体与网民的双向互动,使网民有了更多的话语权”[1]。
随着网络舆论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舆情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人民网在2002年“两会”召开期间就第一次启动了“您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网上调查,了解民众的呼声。2004年9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并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网络民意,从胡锦涛主席与网友在线交流到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都体现了网络已经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网络的信息传播和反馈,党就可以获知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准确地把握社会脉搏,从而判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与广大民众的现实需要,并适时做出调整,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中网络媒体互动功能的发挥一方面体现在党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发布党关于纯洁性建设的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对民意的汇集功能,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协调各方利益,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制定各种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因此,首先,各级政府要改变观念,克服那种只上不下或者只下不上的单向传递的弊端,积极倾听群众的呼声。自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保持党的纯洁性以来,互联网上就这个话题掀起了热烈的讨论,如大众论坛上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提高党员素质是关键”的讨论,光明社区关于“谈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讨论等等。各级政府应积极参与其中,听取有益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其次,各级政府应搭建网络建言献策平台,汇集民众想法。如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党工委在网上发布了“‘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专题民主生活会网上征求意见表”,就对街道党工委集体领导、组织、工作作风和廉政建设的评价与对街道党工委班子及成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和建议等问题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并根据市民的意见,把整改的方案及时在网上公布。这样,通过网络,双方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监督,其监督的主体和被监督的主体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监督又是在社会上公开进行并公之于众的[2]。开展群众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是传统媒体的优良传统和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而网络媒体同样也是党和人民声音和意志的喉舌,加之互联网多年来培育出的这种观念的多元性、思维的开放性及心态的包容性,也使得在网络媒体上开展舆论监督时拥有了更加宽松、包容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开展群众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是网络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利应该受到监督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而如何有效的监督一直是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当前,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以其广泛透明、高效便捷、直观互动等优势,已成为畅达民意、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
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中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主要是指在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好网民这一有效资源,通过网络强化对党员干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监督,不断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一方面,网络媒体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特性,从一诞生起便成为防腐、反腐的天然盟友。网上举报己经成为举报人向检察机关提供线索的主要途径,不少腐败问题一经上网曝光,便被快速查处。例如,原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从其不雅视频网上曝光到被免职仅63小时,充分展现了网络舆论监督所爆发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给广大群众提供了评议党员干部的平台。群众可以通过地方论坛、贴吧及地方党建网上的留言板等平台对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生活作风进行评议、留言和举报。当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正在谋划将群众网上评议结果与考核晋级挂钩。如《海口市网络问政实施方案(讨论稿)》中指出,该市将以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依托,建设全市统一的网络问政平台,该平台将建立以“海口在线论坛”、“领导批示及部门落实情况”、“网民问政及部门回应”为主的一系列栏目。网民可通过“网民问政”向各区、各部门提交咨询、投诉、建议和意见,网民还可以通过“市长信箱”、“政务论坛”等栏目直接向市领导、职能部门提出问题。此外,海口市还宣布拟制定《海口市网络问政督查工作制度》、《关于明确开展网络问政工作单位的通知》两个文件,监督网络问政的实施,并考虑将网络问政工作情况纳入全市绩效考评内容,对考评的结果依照成绩分别给予表彰或通报批评。这样,借助网络媒体的压力促使党员干部不断自我完善,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基金项目:本文是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12ZC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肖玉元,男,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工作部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永霞.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道[J].新闻爱好者,2009(12).
[2] 范凌子.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J].现代视听,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