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媒体”环境下,“全民阅读”更加引起人们的思考。我国的全民阅读率(除去教材、教辅)仅为20%,这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而媒介在推动全民阅读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笔者以《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为研究对象,以书评为着眼点,分析和评价了该报在书评工作方面的特色、优点和不足之处,为做好图书评介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书评;阅读;风格
一、“大媒体”环境下书评的重要性
从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中,我们了解到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报纸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状况为:图书阅读率52.3%;报纸阅读率66.8%;期刊阅读率46.9%;人均阅读图书为4.25本。虽然情况较之前几次国民阅读调查略有好转,但图书阅读率依然仅仅过半,人均阅读图书数量与犹太民族相比约1︰15。笔者认为,阅读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品质。对于当下有些浮躁的我们,成为一种抚慰心灵的需要。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之中,这更说明了阅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这也就赋予了媒体和出版工作者引导全民阅读的职责和使命。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4月23日推出的全民阅读特刊《书海领航——全国百家读书媒体首次全展示》刊载,全国开设读书版(周刊)的报纸150家,广播电台9家,电视台6家,此外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有自己的读书频道。无论版面精致活动多的纸质媒体,手段多样、特色浓的广播电视,还是内容丰富、发展快的新媒体,都以其不同的特点及优势吸引着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群体,引导公众阅读取向及深度。而报纸书评开拓读者阅读视野,推广和普及高雅阅读品味,提高读者鉴赏能力,读者获取图书信息(上架图书、上榜图书、持续榜上有名图书和书评排行榜等)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书评版,和其他媒体相比较,报纸的书评版面有相当大的空间,这也表示书对社会的功能很大。所有的编辑都会认为,如果宣传做得不够,就得想办法将信息登上书评版。专家的意见经常是读者买者的参考。书虽然没有多用途性,但是可以借熟知某一阅读领域的意见领袖的引导,让很多人知道书籍世界的趣味[1]。本文就《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2012年收录的书评基本情况,作一简要述评。
二、“书评周刊”及书评的内涵
《中华读书报》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1994年7月创刊以来,以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大量的读书出版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风格,在各界读者中受到好评,文章频频被各报刊转载,是一份颇具影响的报纸。
其“书评周刊”有首版、文学、社科、图书推荐、财经、童书(成长)、科学、文史、艺术这九个版块,首版、文学、社科和图书推荐是每期刊载,而其他的栏目则是不定期刊载。2012年“书评周刊”关于书评内容共有191版,其中首版44版,文学40版,社科42版,图书推荐28版,童书(成长)13版,财经7版,艺术6版,科学7版。
三、“书评周刊”统计数据、特色分析
1.书评的褒贬性。以此为依据,笔者统计出2012年“书 “书评周刊”书评总数量为506篇。然后笔者主要从内容上将书评划分为褒贬性书评,统计出506篇书评中有500篇为褒义性书评,2篇批评性书评,4篇有褒有贬性书评。褒义性书评占大多数,这也是书评界一贯的态势,偶尔会在书评末尾加上几句“但是”,显得评论全面而得体。“书评周刊”有两个栏目设置得非常独到,一个是“畅销书批判”,一个是“求疵录”,写作者并不都是书评家、编辑,也可以是读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供我们去发现好的图书,也挑出那些次的图书,纯净我们的阅读视野。
2.所评图书性质、书评性质。笔者又从所评图书的性质、书评属性、书评品格、译著情况、出版时间、出版社等方面对书评进行分类统计。按所评图书性质分,社会科学241篇,自然科学12篇,文学艺术199篇,少儿书籍54篇(如图1)。按书评性质分,政治型4篇,伦理型0篇,艺术型258篇,学术型244篇(如图2)。从这两个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类图书的书评占“书评周刊”的绝大部分比例,自然科学和少儿书籍的书评占一小部分比值。笔者得出结论,“书评周刊”的文学、艺术气息浓厚,有着高雅的文化品位,是爱好文学、艺术读者好的选择。
3.书评风格。按书评风格分,学院型1篇,专家型11篇,职业型494篇。这里的职业型书评风格指的就是由书评者所写的书评,一般是报社、期刊社的编辑或者专职书评人。在某种程度上,“书评周刊”的书评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在文化指引方向上确实给读者良好的建议。但是我们无法定义这些书评人的背景,是否与报纸本身存在关联。
中国并没有完整的一套书评人制度,有的报社有书评委员制度,有的报社没有。而作为拥有111年历史的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简称《纽约时报书评》)在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它与签约书评人特别约定:书评人不得与书作者师出同门,也不可以是师生关系。而在实际运作中,这种回避制度涵盖了书评人与书作者的各种“关系”,譬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和亲属关系等等。报社和书评人的“有限合作”具体到每一本书,如果书评人和作者有“裙带关系”,书评人就会主动声明并坚决回避。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签约制使报社拥有了专业性书评人,书评人同时履约确保报纸书评的独立性;签约制使报纸以较小的成本获得优良的作者资源,优厚的稿酬也使书评人更加敬业和负责[3]。这种理念和运作方式可以给国内报纸书评专刊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4.所评译著图书。所有书评中,译著图书共有113篇,社会科学53篇,自然科学7篇,文学艺术37篇,少儿书籍16篇。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著图书书评占总书评的四分之一左右,引进的图书也多为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这是一种良好的态势,适应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在某种层面上,对外文图书的引进,通过书评的形式扩宽中国读者的阅读视角和文化视野。而如少儿类图书,一方面,中国本土少儿图书创作渐入佳境;另一方面,引进外文的少儿书籍比重也越来越大。笔者从某少年儿童出版社了解到,引进的外文少儿书籍的市场反响很强烈,深受儿童、家长的欢迎,并潜移默化地在孩子的心里建构起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5.书评写作方式。从书评写作方式来分析,一般的书评皆为对图书内容的评论,少数书评会从图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作者的背景等方面来书写。“书评周刊”从内容方面来评论的有458篇,从编辑出版过程来评论的有8篇,结合文化背景和生平来评论的有17篇,以采访形式评论的有18篇,结合时事评论的有4篇,借轰动效应评论的有1篇。从数据来看,“书评周刊”的写作方式是多样化的,多角度、多层面地对图书做评价,利于读者多元地获取图书信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6.所评图书出版时间。另外笔者对2012年“书评周刊”所评图书的出版时间也做出分析(如图5),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书评周刊”所评的图书出版时间大多在2011~2012年内,一般为半年内,少数出版日期较久远的图书,一般是作为系列主题来评论的。或者因纪念某位出版业内人士的逝去而重新对年限较久远的图书做书评。其中各月份数量有所不同。很明显的是,2012年1月份书评数量最多(85本)。
笔者从中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报纸书评也是一种新闻产品。“书评周刊”抓住了书评的这一特性,讲求书评的时效性,所评图书基本上都是近期出版的,有的还是未经出版,为其做市场预热的。《纽约时报书评》首任主编弗兰西斯?W?霍恩曾经坦率地表达过这样的理念:书的信息出现在报纸上,“书即是新闻”[3]。其二,在大多数人看来,每年的岁末年初都会有各种贺岁影片,各商家也会趁此时机推出新的产品或者为新产品预热。其实,“岁末年初”是中国人一种很深切的“希望情结”——不管这一年有多不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不幸,这一年马上要过去了,扫尽尘埃,明天、明年又是崭新的,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在出版业里,也有“希望情结”。笔者从某儿童文学编辑部了解到,每到岁末年初,社里都会非常忙碌,因为按照计划,有相当数量的图书必须要在年前出版、推出市场。一方面,图书很好地迎合了现在社会的“送礼”文化;另一方面,图书成为人们节假日很好的闲暇伴侣。所以,各路出版商都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图书信息登上书评版面,为自己的新书预热、宣传等。
(作者简介:何星,女,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编辑出版研究。)
参考文献:
[1] (日)鹫尾贤也著.陈宝莲译.编辑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徐柏容.现代书评学[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3] 庞贝.书评可当社论做——美国《纽约时报》独立书评机制的启示[J].新闻知识,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