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做深度就是从头到尾的较劲--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嘉宾演讲

刘庆生:做深度就是从头到尾的较劲

2013年07月15日13:1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刘庆生演讲
刘庆生演讲

人民网7月15日电(宋心蕊 荆喆) 2013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7月12日至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讲堂邀请5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海内外130多所高校的350余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片人,首席出镜记者刘庆生7月13日在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在刘庆生眼中,典型的深度电视节目构成是这样的:谁,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谁让他这么干,最后把板子打到职能部门身上。做这种节目不简单,最难的是如何在节目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认为,只有做深度新闻的人才能深有体会,没有做过的人是没法教人如何做深度的。

“深度就两个字:较劲。从头到尾的较劲。”刘庆生如此总结,深度不光是领导批示,不光是网民呼喊,还要有建设性的意义,是独立思考后的深度,它包含认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在认识问题上,他说,做深度就要有一个原则:专业和平衡。事实上,虽然《焦点访谈》目前是中国新闻评论类节目中响当当的一档节目,但它仍然受到太多牵绊,既有来自外界的,也有自身的反省和思考。他以自己做过的节目“西安宝马彩票案”为例,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非常难,“我拿着中央批示,却为了等事件中的一个公证人坐着整整等到晚上十点半”“报道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我一点一点磕出来的。”

说到能力问题,根据十几年的经验,他认为,新闻的临床路径其实是有的,在做新闻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新闻以外的东西:社会阅历、人际关系、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等等,处理影像的能力也很重要,但是前面几种能力才是真正关键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最好的。在他眼里,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原创的东西才最有味,“彩票案的调查我不是很满意,因为这已经在事件出来一个月以后了,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哪怕啥也没有也要做新闻”

刘庆生92年上大学,95年就在湖北电视台实习,97年转到中央电视台。“初到央视,我做了4年的‘黑工’,04年才签了劳动关系,做新闻就是很累,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不能因为苦衷也不能放弃追求的东西。”

在他看来,自己的媒体之路是一个由好奇到解密的循环过程。最初他认为校园的广播电台很“神秘”,于是他突击三天普通话就前去面试,结果成功被录用;后来觉得外面的电台很“神秘”,于是大三时去了湖北一家音乐台和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实习工作;再后来,电视台成了新的“神秘”处女地,他又兴致冲冲去湖北电视台一档节目观摩、跑腿。

他认为,深度新闻的意义不止在于新闻本身,更在事件之外。很多东西不是管理的问题,而是机制的问题。“一个好的节目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要期望一个人短时间的行为就能改变体制,但是,能往前推一点就推一点,能多一点就多一点,哪怕只有一丁点。”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