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评"小时代"引网友热议 不能无条件纵容--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人民日报批评"小时代"引网友热议 不能无条件纵容

2013年07月16日07:51    来源:潇湘晨报    手机看新闻

    不能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了。

  《人民日报》7月15日24版发表题为《小时代与大时代》的文艺评论,文章先是对“80后”作家郭敬明抓住了目标受众表示认可,但随即话锋一转认为《小时代》让很多人产生了无法摆脱的不安,并在文中呼吁不能因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续集的出现。

  [矛盾]

  赞美郭敬明是一件有风险的事,脑残粉的帽子随时都能戴上。说你审美位阶很Low,就算人家跟你客气了。但是,我还是要赞美电影《小时代》,它的质感太好了。

  @人民日报7月1日晚发布《致他们正在发光的青春》的长微博,表达了对《小时代》的赞美,认为电影表达了一种“炫青春”的独特青春形态。微博引来了郭敬明的转发,去年表示曾在天安门看升国旗哭了,每次看奥运听国歌就眼红的他又“红了眼睛”。

  今天的中国电影为孩子们做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就是《小时代》的大意义。

  《人民日报》7月2日发表《青春电影,等了太久》的文章,历数《小时代》上映第一天刷新的多项国内电影市场纪录排片率超过45%,超过《钢铁侠3》创下国内影市排映新纪录;首日票房7300万元(含首映场),超过《碟中谍4》创下国内电影市场2D影片首日票房新纪录。

  [追问]

  “不能纵容”省略的主语是什么?如果主语是观众,那就是作者对观众的喊话;但如果主语是有关部门,呼吁他们出面来管制,那就不了解市场行情了。

  网友@王星WX承接网媒转载的标题追问,持类似观点的网友不在少数,电影营销播放纯粹是市场行为,《小时代》若不能公映,首先应该给出合理的理由。

  一部电影能令一个时代失控?一部电影就能导致一个社会物欲横流?不如思考,是什么造就了这个时代,造就了《小时代》的背景。它的出现,客观反映了一个真实存在的时代,而不是什么“电影造就了时代”。

  环球时报英文版评论部记者@梅雨堂,将电影与时代谁决定谁的疑问抛了出来。影视编导@老巢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早已泛滥,还需一部幼稚的电影来引领吗?

  一部电影也亡不了国,只是一部电影而已,用不着这样声嘶力竭的。

  《小时代》出品人安晓芬此前的微博反驳,或许又有了重温的价值,不过那时所针对的并非党媒的批评,而是来自许多大V的指责。网友@汗青也表达了一致的看法:如果把穿得好用得好吃得好就认为是不正确的观念,那时尚瑞丽以及一切推广高端商品及奢侈品的玩意全都可以关张了。

  [倒戈]

  本来吧,有些人对《小时代》挺反感的,但现在很多人对《小时代》反而好感起来。微博认证为资深时事评论员@晏扬调侃认为是在为《小时代》做营销。

  虽然不喜欢《小时代》电影,但我喜欢小时代小格局,还文化以自由。

  我无条件支持《小时代》,新周刊总主笔@肖锋像是看玩笑一样说了这么一句。然后有网友留下了上面这条评论,@肖锋特意回复了三个字:说得好。

  [反思]

  不允许小时代只讲大时代的时代,一定是可怕的园艺时代。在园艺社会,园艺师永远正确,只有它们才配掌握了草木的生命,园艺社会是人类的大敌。

  《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的发言,借用了“园丁”这个公众无比熟悉的比喻。

  我经常在微博上批评“低俗”、“无聊”的当代文化艺术,然而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强烈批判的,是那种要求动用行政力量对它们进行打压的观点。

  上海商报副总编辑@陈季冰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