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岩:地方文化的消失和保护--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嘉宾演讲

葛岩:地方文化的消失和保护

2013年07月23日08:1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葛岩教授发表演讲

人民网7月23日电(赵光霞 秦静)2013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7月12日至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讲堂邀请5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海内外130多所高校的350余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葛岩教授7月20日在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葛岩围绕“地方文化的消失和保护”这一主题,首先提出“传播、交流会为地方文化带来什么”以及“如果地方文化的消失无法避免,保留地方文化的意义何在”这两个问题,引起学子们的思考。随后,他通过三个案例向学子们介绍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得民间艺术原来具有的文化功能不复存在,民间艺术的“创造力”、“自由”程度大可怀疑,民间艺术正在消失等发现,并从中得出民间文化的活力、自由和创造力是都市文化人的“他者想象”,在工业化、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播与交流使得文化的地方特色正在消失这一结论。

既然地方文化特征的消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必然,为什么我们不采取“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从容态度,而要努力保护那些行将失去的东西呢?葛岩提出了文化丛和文化因素这两个概念。他认为,文化可以解体,但是一些文化元素却是值得保存的。旧有文化在其本来意义上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尽可能保留一些已脱离原有文化丛的文化元素是必要的。这些文化元素增加了我们生活中的异质成分,它们很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在社会变迁的某一阶段,增强我们在文化演进中的适应能力。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

在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有学生提出“如何看待以文化博览会的方式传承地方文化”这一问题。葛教授认为,文化博览会是一套流水线式的生产,是工业化的生产,其主要作用是刺激当地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它只是利用了原有艺术上设计的灵感,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传承文化的良好方式,也很难通过此种方式将文化传承下去。针对“如何看待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形成侵略”这一问题,葛教授的回答是,语言是文化的第一标识,语言很重要。他对语言的兴盛与衰退采取的是历史主义态度,认为这是事物竞争的结果,是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群体生存的策略。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