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各媒体纷纷拿出绝活,不断丰富“走转改”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为受众献上不少亮点纷呈、引人入胜的精品力作。央视“走转改”报道的故事化呈现,是鲜明特点之一。
“新闻故事化”借用文学的表现手法,用形象的事实说话,寻找新闻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具有幽默感的情节,使新闻报道变得丰满,富有立体感。
一、央视“走转改”报道故事化的特点
1.让群众成为报道的主人公,关注“草根”人群的生活和命运,报道平实又充满温情,体现人文关怀,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央视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更关注人的活动和命运,“镜头朝下,视角朝下”,让百姓成为画面的主角。主人公真情述说喜悦和烦恼、生活的创造与变化,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观念得以呈现。《回家的礼物》中《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记者将镜头对准吉林农民诗人杨成军和妻子董海霞,将他们在艰难中的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呈现在屏幕上。有网友看后深有感触:“再苦也不负相守,再累也不忘浪漫,农民工诗人的情怀让我们羡慕,更让所有人明白真爱的分量。”
2.采用全程跟踪、连续报道的方式,既有现象的扫描和观察,也有根源的探讨和思考,大都从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折射出全局性问题,引起观众共鸣。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新春走基层?邵全杰回家的路》,记者连续多日跟随农民工邵全杰买票回家。邵全杰这一个体的经历,让广大观众深刻感受到春运期间广大农民工返乡的艰辛,也从侧面反映春运客流和铁路现实运力之间的矛盾。连续报道的形式,给基层人物命运和细节的展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将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叠加、推进。《走基层?蹲点日记 爱在吐鲁番》,讲述一对维族夫妻抚养救助汉族女孩的故事。节目记录了他们抚养救治孩子、带着孩子四处去看病、受到社会帮助的过程,让观众感受到维汉人民虽然血缘不同、民族不同,但心意相通的浓浓情意。记者通过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反映我国56个民族团结友爱、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
3.注重运用叙述手法,让新闻充满悬念,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精彩程度和吸引力。
《杨立学讨薪记》塑造了杨立学、工友杨炳兴、西安市劳动监察支队田鹏等十几个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的组织中,选取了三十多个感动点、冲突点、转折点。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多个侧面真实还原了农民工讨薪的艰难和基层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做出的种种努力。有网友在微博里评价,“看杨立学讨薪记,竟然像追看美剧一样,没想到新闻也是这样的,感人、真实”,“央视开始讲连本儿故事,是富有新意和智慧的”。
二、央视“走转改”新闻故事化的启示
新闻故事化增强新闻的可信度、贴近性和易读性。受众希望获得更多、更广,形式上轻松有趣的信息,故事化新闻多选择讲述凡人小事,展现出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
新闻故事化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文风。故事化新闻大多采用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对事件细节和人物心理进行描写、展示,使典型人物形象多样化、立体化。一个个新闻故事被精彩的文学语言所叙述、描写,一个个新闻人物的个性色彩在真实生动的语言和对话语言中被展示、显露,文风清新鲜活、言之有物,一改以往新闻人物程式化、公式化、雷同化的旧习,人物形象丰满传神、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新闻故事化增强了新闻人本主义色彩,为新闻报道提供新思路。故事化新闻之所以能感动读者,在于它的报道题材多关注普通人,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将故事与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有助于把平凡的题材变成深刻的话题,与受众达成情感上的共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以沟通,一种普世的人文关怀得以张扬。
新闻报道故事化拓展了新闻报道的空间,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适应了新时期受众的新闻需求。以往,我们忽略了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重要性,以及多元社会多元语境中,受众对新闻表现形式多样性、新颖性、喜爱性的审美需求。新闻故事化,打破了新闻程式化、格式化的套路。
新闻报道故事化创新了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通过前期策划、新闻采访、体裁选择、后期制作等环节,将新闻事实还原成故事,发掘事实中最具人性、人情的元素,注重受众接受体验。它要求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深入采访,关注事实的重要性、贴近性、趣味性,既要挖掘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和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故事,也要挖掘新闻背后的人性化、人情味。在表现方式和表现技巧上,精心设计报道的结构,注意悬念的设置,以情感人,展示新闻事实中生动传神的细节,适度激发受众的联想。用好同期声,尤其是现场人物具象而非抽象、朴实而非虚伪的对话、提问等,推进故事的发展,让现场的语言或场景在叙事上发挥独特的优势,增强新闻的可视性和感染力。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