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转改中提升录音报道的感染力--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2013年·第3期

在走转改中提升录音报道的感染力

王丹

2013年07月24日15:09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打开收音机,一段有关H7N9禽流感的录音报道可以第一时间留住听众的耳朵。录音报道是听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也是广播记者喜欢采用的新闻报道形式。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科技在为广播记者带来业务上便利的同时,也对记者本身的职业素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在电台录音报道的实际操作中,滋生了诸如记者不到现场采访,通过电话录音模拟现场录音、利用网络声音资源冒充现场声、受访者按照记者的采访稿“念”话而非“说”话等现象。更有些录音报道的产生源于“演员”表演。“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使记者不再在办公室里采访,而是走到基层群众中去,转变了作风、改变了文风。从不同省市新闻事件现场发回的录音是真实的声音,它们更加及时、更加生动。录音报道因“走转改”更具感染力。

一、有关录音报道感染力的界定

1、录音报道的内涵

录音报道,是运用新闻事件的实况录音或新闻人物的谈话录音所做的报道。 作为广播报道中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报道方式,录音报道是在广播电台中经常出现的新闻播报形式。

录音报道种类很多,而且还在丰富、发展和创新。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两大类:一类是按新闻体裁划分的,如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录音特写等;一类是按录音报道自身形式上的特点划分的,如现场报道,录音剪辑,电话录音新闻等。

2、录音报道感染力的重要性分析

(1)感染力是录音报道魅力的源泉

感染力是衡量一则录音报道是否制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好的录音报道是具有较高的感染力的。录音报道的魅力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是感染力是其魅力的根源。录音报道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其来自新闻现场的真实声音带来的感染力。

(2)感染力是录音报道收听率的保障

录音报道的制作目的是为了听众收听,因此收听率是衡量一档节目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录音报道的感染力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收听率。这种感染力可以使听众对节目产生兴趣,对节目制作表示认同,从而产生收听行为,养成收听习惯。收听习惯养成有利于节目忠实听众的形成,从而使节目收听率得到了保障。

二、录音报道具备感染力的表现

1、真实性——源于事件发生地的声音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与根本。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者。信息过剩的时代,“或”字新闻、“网友爆”新闻层出不穷。在网络及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真相也就是新闻的真实就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一名记者的任务,现在更强调的是核实新闻而非发现新闻。与此相对应的是,因为信息过剩,受众往往不缺少新闻收听,而缺少新闻事件真实性的解读。而录音报道恰恰能在新闻真实性上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就像“有图有真相”,声音也是传达真相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因录音报道中的声音来自于受访者本身或新闻事件的现场,是新闻受访者的原声再现和事件现场的再次回放,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另外,录音报道中因受访者音色的唯一性和录音现场环境声的呈现,很容易使听众分辨出真伪。因而,录音报道一般受听众信任。

2、吸引力——听众不换台的理由

受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的影响,听众对于同一档节目的收听时间长度较过去明显变短,听众的调音台变换频率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在电视观众的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吸引力是一段录音报道成功的前提。具有留住听众耳朵能力的录音报道必定是具有吸引力的。这种吸引力可以体现在新闻选题、解说语言、声音配乐、受访对象等几个方面。具备以上几个影响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的优势,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留住听众的耳朵。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展的主题为《可可西里的日记》的“走转改”报道,就通过《藏羚羊迁徙记》、《志愿者成长记》、《求生记》、《唱歌记》等报道抓住了听众的心。首先,青藏高原上藏羚羊的生态保护一直是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很少有人能亲自到达青藏高原,因此有关藏羚羊的信息是听众一直关注而又没有渠道可以获知的。因此,在选题上,此主题的报道具有吸引力。其次,在录音报道的内容上,《可可西里的日记》通过描述志愿者捡垃圾、藏羚羊迁徙的细节等展现了青藏高原的情况,里面的故事与细节都是听众没有听过的,同时具有情节易懂的故事化特色,对于听众来说具有极强吸引力。

3、现场感——身临其境

录音报道的现场感通过声音传达表现出来。这里的声音包括录音报道中人物语言、音响声等。因录音报道在操作中可以将采访时的现场声包括一些杂音都收入到报道之中,因而给听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因为录音报道中受访对象语言的信息性,让虽然不在新闻事件的发生地的听众,可以掌握新闻事件的内容,就像在事件现场一样。

每年3月,“两会”召开,人大代表通过提案等方式代表人民行使权利,这被视为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的一次实践。同时因“两会”的热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百姓对于“两会”报道格外关注。对于这一人民关心的事件、电台就通过两会的实时报道,利用录音报道的形式,帮助听众采访人大代表等,使听众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两会”的气氛。

在2013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国广播网开辟了《两会实录》、《两会前线》、《两会访谈》等板块,一些报道例如《代表董栋呼吁体育回归教育:让竞技体育携手学校教育》、《代表徐勇:取消“以药补医”需从医疗服务价格做文章》、《全国人大代表高德康:纺织服装产业向东南亚转移趋势亟需重视》等,就将“两会”上代表发言的声音真切地传达到每一位听众的耳中。听众在家中就可以对会场内的消息了如指掌,同时录音报道中的掌声、发言等增加了现场感。

4、画面感——声音与语言勾勒画面

广播依靠声音传播,录音报道更是如此。与电视节目通过画面、声音、文字三种传播不同,广播录音报道的渠道只有声音一种。因此,录音报道是一种“天生”不完整的节目形式。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完整性,可以调动听众生理上的参与性。听众接收声音信息,通过声音的文字描述,在脑海里对文字进行加工,运用想象力,在脑海中形成画面。配合录音报道中的音响或者声音,进而形成3D的影像。作为广播报道的一种形式,录音报道可以调动听众想象力,利用听众的参与性补全“有声音无画面”的缺憾。通常,富有感染力的录音报道,记者会详细描述自己所在的报道位置或者自己眼前看到的景象,从而为听众产生画面感提供详细的依据。

比如由湖北台、中央台等7家媒体共同播出的现场报道《同饮一江水,共有一个家——南水北调湖北大移民》中,“78栋白墙黑瓦徽派风格的连体‘别墅’,错落有致。从直播台远远望去,在我们的右后方隐约可以看到巍然屹立的丹江口大坝??????现在呢,村民们正收拾着大包、小包陆续往新家搬来。”,主持人通过描写直播台的位置让听众感受方位。“跟着我的脚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现在就站在老屋大门前,眼前就是丹江口水库,一片非常开阔的水域,可以看到库区人家养鱼的网箱零星分布在水面上;这房前屋后漫山遍野能看到的地方都是一些碗口粗的桔树,一些还没有来得及采摘的橘子它们像一个个黄色的小灯笼点缀在绿枝当中。” ,主持人在跟随一家移民搬家的时候,通过详细的描写将自己看到的景象展示给听众,听众可以通过主持人的描述想象出移民现场的情景。

5、互动性——听众参与

听众参与性是录音报道外化为听众行为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录音报道是否具有感染力一个根本的评定标准。谈论一期录音报道是否有感染力最明显也可以说是最直观的方式便是参照听众的参与程度。听众的参与程度可能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但还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定一期节目是否具有感染力的标准。只有一名观众被录音报道所感染,才会拿起手中的通讯工具参与到节目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主客观的限制,一期低参与率的报道也不一定不具有高感染力。但是,一期听众参与率高的录音报道必然是具有高感染力的。

2012年5月12号22点46分,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交通广播直播间里,随着主持人的一句“在这个时间和听众朋友们见面还是第一次”的开场白,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转院而制作的特别报道《你的勇敢如此美丽》开始了。这场长达4个多小时的现场直播使得那晚收听了黑龙江交通广播的听众彻夜难眠。随着最先在佳木斯的记者邹韵急促得地播报张老师病情恶化的消息,到13日凌晨张老师顺利抵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直播期间听众通过电话、短信、微博等形式切实地参与到了节目中来,送出了对张老师的关爱与祝福,甚至有听众在电话里提出了为张老师提供献血、护送等帮助。很多当时正在行驶于张老师转院路线上的车辆,听到了广播,选择了参与到节目中,用主动减速靠边的方式为车队让行。同时,在哈尔滨,爱心车队的司机们听了交通台的节目,200多辆私家车、出租车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哈同公路哈尔滨出口处等待着转院车队的到来。

从黑龙江电台在报道“最美女教师”顺利转院事件来看,现场报道中记者的实时连线等,感染了行使在转院路线上的私家车司机、收听节目的普通听众、爱心的士司机,听众参与到了报道之中,成为报道中的主体,共同促成了行动的顺利完成。

6、及时性——第一时间有声报道

及时性特点在录音报道中的现场报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现场报道采用电台主直播间的主持人与身处新闻事件现场中的记者连线的播出形式,将报道进行与事件发生同步,因此可以做到“边采边播”。这种有声报道可以使听众伴随着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束,用耳朵跟随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实现新闻发生与新闻播出的“零时差”。

在2011年7月北京暴雨事件期间,中国之声就启动应急预案,实现了暴雨现场和广播报道的“零时差”。据不完全统计,7月21日、22日两天,中国之声共计播发现场连线报道120多条,录音报道40多条。 电台的及时报道为现场解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安定了牵挂此次事件人民的心。广大公众及时了解事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谣言的发生,维护了社会秩序。

7、人情味——动情讲述感人故事

声音通过声调、音色、响度的不同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录音报道利用声音的特性,透过声音,传达情感。有人说:“好的录音报道”是具有人情味的。通过话语不仅可以传达出信息,更重要的是,与文字相比,声音更能直接表达情感。

在2013年两会期间,广播记者制作录音访谈《访人大代表村医马玉花:用心捍卫生命的尊严》,在村民表达对马玉花的赞美时,村民原话“在我们村里就是大医生了,起了大作用了,娃娃大小,尤其我们这些老年人高血压等病也多。啥时候叫,她啥时候到,太方便了。”语气中,村民对“大医生”的赞美之情表露无遗。

三、在“走转改”中提升录音报道感染力的对策与建议

1、报道选题与录音制作

(1)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选题

录音报道感染力的提升,源于代表公共利益的新闻选题。录音报道属于广播新闻的一种形式,因此应符合广播新闻的选题要求。一个录音报道是否鲜活具有感染力,其根源在于新闻选题是否引得听众关注。这种“关注”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听众“想要听”,比如名人八卦、血腥暴力的新闻。这种新闻因为可以满足听众猎奇的心理,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在纸媒通常被称为“眼球经济”。在广播电台,这种新闻带来的无非是“耳朵经济”。因为听众的好奇与旁观等心理而引得一时的关注,但“饭后甜点”终究不能取代“正餐”,故此类新闻不能长久。另一方面是由于观众“需要听”,比如菜价上涨、住房政策解读等与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这些新闻因其与听众切身生活的强大相关性或对听众生活的启发性等,成为录音报道的主要选题。

(2)真挚活泼的语言

录音报道中的语言主要有主持人和受访者两部分。作为广播记者的语言声音要避免格式化、套路化、程序化,广播记者在采访现场要投入到新闻事件之中,通过语言体现采访现场的气氛。在喜悦的欢庆场合要运用高声调、快语速等表现形式表现欢快气氛。在悲伤的场合,要运用低声调、慢语速等表现形式来表现沉痛气氛。在文稿的准备方面,记者要提前准备好采访文稿,同时要根据采访现场的现状适时调整。在与采访对象沟通中,要针对采访对象的身份不同,而运用受访对象最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在被访者为录音中的发言主体时,记者要尽量采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回应的形式与受访者进行互动。因为录音报道的特性,记者的随意答话和不经意回应会对录音报道的后期制作产生影响。

对于受访者的语言,主要的要求便是真实。如果受访者的语言是真实的,那么受访者的语言便是与其身份相符的也是听众最想要知道的。当然,受访者的表现也可能出现过度表演和过度紧张的情况。这时在记者可以选择受访者的情况下,记者可以选择相对表现比较自然的采访对象。如果采访对象就有唯一性,记者需要在采访之前与受访者进行沟通。

(3)优美恰当的音乐

音乐是传达情感、渲染气氛的有力武器。在许多的录音报道的后期编辑中,记者都使用增添恰当音乐的方式使录音报道更加丰富和完美。除去音乐的选择要与录音报道的整体基调相适应和搭配外,并不是所有的录音报道都适合增添音乐。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避免“画蛇添足”。

在录音报道中,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是允许配乐的,而录音新闻、现场报道是不允许配乐的。因为,录音新闻、现场报道这两种形式的题材多属于纯新闻性、动态性事件,配乐会造成误解——误以为是现场奏乐。

(4)真实多变的音响

除去语言、音乐之外,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音响是录音报道中真实性的体现。通过音响这一因素,许多翻录的录音报道呈现出“真实的面目”。音响是录音报道中除去人物语言、音乐之外的声音。其中包括一些典型的声音,比如夏天的蝉鸣、课堂上的铃声、沙漠中的风声等。因为音响的存在,录音报道中有了许多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声响,使得录音报道整体多了一份生命力和丰富感。

2、带着社会责任感制作录音报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认为,责任是实现媒体公信力的根本。新闻界“走转改”活动本身是媒体提升责任感的一个契机,在活动中,媒体相关报道的选题应多与民生相关、多与现阶段中国社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多与公众的生活环境相关。带着社会责任感的录音报道,是可以体现媒体公信力的报道,是公众关注的报道,是好的报道。

在2012年5月,福建泉州904交通电台利用频道成立10周年的契机,完成了主题为《从东南到西南――904交通之声10周年“爱心川藏行”》的报道。交通之声特派两名主持人深入祖国大西南寻访当地贫困小学,每天四次连线报道西藏当地风俗民情,与骑行的车队一道爱心助学,并通过现场直播联连线,利用电波号召听众爱心募捐,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收到来自泉州爱心听友捐赠的120箱爱心物资 。这次由电台记者走基层,深入到贫困小学一线带来的录音报道,展现了电台的社会责任感。在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更为西南的小学生带去了真切的福利,展示了社会的大爱。

“走转改”活动为录音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改革的机会。录音报道变得更加生活化、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走转改”活动给录音报道带来的转变不仅仅体现“走转改”活动中的稿件中,更多的是新闻工作者养成一种“走转改”的习惯,并带到每一篇稿件、每一段录音、每一项工作之中。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