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30日,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新当选的上海市市长朱镕基举行第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人民出版社供图
继2009年出版《朱镕基答记者问》、2011年出版四卷本的《朱镕基讲话实录》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于8月12日在京首发。本书根据朱镕基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工作期间讲话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记录编辑而成,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各界声音逄先知:
亲自处理群众来信
首发式上,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逄先知表示,朱镕基不论是当市长,还是当总理,他一上任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把政府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的、高效的政府。”他特别提到,朱镕基重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亲自处理群众信访工作。
逄先知转述朱镕基的话说:“信访工作是联系群众的重要的方式。我深深感到,我们离开了人民就一事无成。通过信访工作,不但能跟群众建立一种信息的联系,还可以促进我们同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逄先知透露,朱镕基在当总理期间,人民群众给他的各种信件,一年有一万多封,他都亲自处理。
逄先知还谈到,朱镕基是央视《焦点访谈》的热心观众,把它誉为“群众喉舌”。他转述朱镕基的话说:“作为总理如果不去关心人民的疾苦,我当什么总理!我看完以后,必定打电话,不是打给部长就是打给书记。尽管我知道打电话只是针对几个老百姓的问题,但是我能为这几个老百姓申冤,能够解决问题,我就觉得好受一些,大事办不了,办一点小事也好。”逄先知感慨,一位日理万机的总理,对老百姓的疾苦那么上心,哪怕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儿,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周瑞金:
用舆论推动改革开放
首发式上,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解放日报前党委书记周瑞金,回顾朱镕基在上海的三年多工作时谈到,朱镕基主政时期正是上海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特殊而又关键时期,当时经济社会建设面临从艰难蹒跚到重新崛起,同时也面对国内外政治风波和“姓社姓资”责难。
周瑞金透露,1991年春“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就是在朱镕基的领导和支持下发表的,据周瑞金回忆,该系列文章开篇就是大年初一发表的《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紧接着《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分别见诸报端。他说:“这组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评论,在当时海内外媒体引起强烈反响,并引发了思想理论界的一次交锋。”而这些文章中写的1991年是‘改革年’、‘何以解忧,惟有改革’,都引自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市干部传达会议上的原话。”
首发式后,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周瑞金表示,在朱镕基同志主政上海期间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主动利用媒体舆论维护上海的政治稳定,又重视通过媒体舆论克服阻力,统一认识,推进改革。”他表示,朱镕基上海推行的住房改革、交通改革等,改革方案都事先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公开发表,动员老百姓充分发表意见,而民众的参与度达到80%,很多政策在出来之前,民众已经参与过讨论。
黄书元:
首印百万册稿费捐出
据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介绍,《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镕基同志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谈话、信件106篇,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行。这本书延续了朱镕基同志此前两本书的风格,详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领导上海改革发展实行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展现了朱镕基同志务实的改革作风。
黄书元透露,综合朱镕基同志前两套书的销量情况,新出版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首印达110万册,其中平装版100万册,精装版10万册。为了能在8月12日全国发行,有6家印刷厂加班印刷,他说:“我们觉得这本书肯定还是会畅销的,一个是朱镕基同志个人魅力,第二是这本书的价值,第三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氛围。”
问及该书的稿费问题,黄书元表示,朱镕基此前的两套书稿费都捐献出来了,自己一分未拿,这本也不例外,“据我了解,他把所有版税都捐给了一个助学基金。”在此前给记者的电子试读版中,只有少量的书中内容,黄书元称这也主要出于防盗版的考虑。他说:“之前我们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盗版商蜂拥而至,我们出版10天不到,多个版本都是盗版,在淘宝网上有40多家卖盗版,我们把这个情况向公安部作了汇报,公安部重拳出击。”
□内容摘录
当市长前谈缺点
我觉得作为上海市长我不是最佳人选,我有很多缺点,在很多方面比我的几位前任,特别是比江泽民同志差得很远。我讲三条:第一条,我只有领导机关的工作经验,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第二条,我只有中央工作的经验,没有地方工作的经验……第三条,我性情很急躁,缺乏领导者的涵养,干工作急于求成,对下面干部要求过急、批评过严。这一点我应该向江泽民同志好好学习。宋平同志在我来上海工作之前和我谈话,他说你要求干部严格不是你的缺点,但是你批评人家的时候不要伤人,说话不要太尖刻。这些都是语重心长的话。说到我的缺点时,他说你应该学习周总理,批评同志后让人感到你应该批评,觉得是你对人家的关心。
——《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4月25日)
给自己的“五戒”
我一到上海来工作,就给自己提出“五戒”,即不登报、不上电视、不剪彩、不题字、不受礼。现在,我经常“犯戒”。不登报,记者不答应,非要登报不可。我现在每个星期要去一个工厂、一个区、一个县、一个局。如果都要报道,天天报上都是我,这有什么好处呢?我哪有这么多好思想、好点子呢?登它干什么呢?不上电视也不行。当然,我下厂绝对不允许电视台记者来,但有时候接待外宾,接待外国总统,不让拍电视也不行,这也还得上。不剪彩做到了,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剪过彩,任何人找我剪彩都不剪。题字,一概拒绝,到目前为止,我没有题过字。不受礼也做到了,接待外宾受礼,我都上缴。但是现在活动还是太多,我觉得陪会是我一个沉重的负担。
——《对全市局级以上干部的三点要求》(1988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