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本网原创

胡舒立:内容整合是财新网转型的关键

2013年10月31日08:4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燕帅 实习生韩鑫) “变革中的新闻与传播:实践探索与理论构建”学术研讨会26日在北京举行,在研讨会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指出,财新网在转型中主要做的是内容整合,主要是把杂志内容、视频内容、会议内容还有各种图书的内容整合到财新网这个平台上。

以下是胡舒立教授的发言全文:

谢谢绪军,谢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下我们财新网的实践和想法,也是想求教大家。在这儿先说一下概念,什么叫传统媒体。我是指以报纸为代表的,包括杂志、电视、广播这种最传统的媒体形式,其余的线上部分都属于新媒体,至于电影、户外广告这些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之内。

应该承认,中国的新闻业从过去到现在主要是传统媒体承担的。新媒体平台上一些专业人士也加入新闻业的行列,但是至今有介乎两者之间的。所以,如果我在以下发言中有不尽准确之处,请大家理解。我想说中国的新闻业,我们的国际同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能想象五年以后我还会有机会做今天这样的讨论。

中国新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以门户模式为特征的新闻网站排山倒海,以主动的、积极的、全面的方式已经极大程度的替代传统传播平台的呈现方式。再一个,以微博为代表的媒体平台横空出世,在内容和传播方式上颠覆和改变了中国传媒业的形态和议程。中国传统媒体的空间已经被极大收缩,转型成功的机会已经相当微小。直至以手机、平板电脑和微信为代表的移动媒体的异军突起、标新立异,这些新形势、新平台会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已经和即将对传统媒体、也对此前的新媒体从根本上形成颠覆性改变。我们当然只能努力,因为中国的传统媒体毕竟是一个庞大的行业,有重要的使命,而且也能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得到一些特殊的眷顾。

这些年我同时从事新闻实践和一些教学工作,有一些基于实践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有机会和学界人士求教,和他们进行讨论。所以这次绪军请我讲,我确实是诚惶诚恐,想把我平时的所想在这里求教各位专家。过去我是做杂志的,如果从做杂志再到做新媒体,就是转型。我们财新传媒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因为财新传媒09年年底诞生,从它一问世就是一组媒体,有线上、线下。大家都知道,有财新、新世纪周刊、还有中国改革杂志,我们还有一个双月刊叫《比较》,还有一本英文刊物,从启动我们是以多媒体的方式铺开的,刚开始我们是杂志和网,因此是多媒体。现在做成熟以后,我们的看法也比较完整了,我觉得我们主要是一家网站,这个网站就是财新网,以及和网相配套的杂志和其他平台。在这儿我主要讲一下财新网的努力和思考,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我也会谈一点,但是,我会穿插在中间,因为谈失望没什么意思,我只能谈希望、谈努力。

我们财新网的结构可能和一般的其他媒体不太一样,我们主要是由200多名专职采编人员组成,他们的任务是在第一时间跟踪、报道国内国际的经济动态、深度解析政策变化、预测市场风云、典型新闻事件。同时,有800多位专栏作家和精英博主进行带有自媒体平台性质的表达,当然专家和作家不完全一样。

我想分析一下现在的形势,就面上讲,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我觉得在中国语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又有很多特殊的地方。我刚才讲的是一般性的优势和劣势。在中国语境下,传统媒体有所谓的采访权,以及信誉、荣誉感,政府的隐形背书、读者稳定。新媒体优势是免费或付费获得所有内容版权、低成本、商业驱动激励兼容机制。这个和现在的管制框架又有很大的关系。

我觉得在网络时代,对传统媒体人有一个选择,就是我究竟是做内容还是做平台。当然我讲的是电视,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阳光卫视和演播室的关系,她原先是买下电视是做平台的,后来卖掉这个平台,电视看样子,内容和平台只能是分开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怎么办?我觉得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媒体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选择只做内容,不做平台,这种情况延续了很多年。中国的门户网站是上世纪末崛起的,中国的传统媒体开始比较努力的做平台,几乎可以说是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都没有真正的做到,真正做大一点的投入可能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所以,其实绝大部分媒体选择的都是做内容。我们也看到了做平台的情况,这些平台都是一些小平台、像电子报、电子版什么的。

第二种选择就是做内容兼平台。我觉得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即使这些媒体意识到平台的收入会大于内容的收入,发现自己原先的平台不够,我这里指的平台当然指的是网络平台,当他意识到平台收入会大于内容收入时,开始着手做平台。这种平台多数是电子版加小门户模式,就是说我自己做一个平台,上面放着我自己报纸的电子版,同时我再做一个实时的网,这个网上的东西由于我没有足够的人去做,也不愿意做足够的投入,所以我实际上是小门户,就是用很多别人的稿子,可能我也没有版权,我也不花钱,因为我的影响比较小,别人也不来找我追诉,所以我就先混着。我们也看到像自己做自己的内容,同时做门户模式比较成功的人民网、新华网或者是地方政府的网站,比如说千龙网、东方网,他们有自己的资金,同时毕竟有一些自有内容,比如像人民网,它毕竟有突出的独家内容。另外,就是我们清楚的看到,他们的收入模型、成长前景完全无法与我们现在看到的五大新闻网站比肩,我觉得不可望其项背。我觉得除了人民网、新华网这样的官方背景强大的网站以外,其他的网站做内容、做平台,如果用电子版和小门户的模式走,基本上最后也是死,第一种当然是死,第二种也是死,我们很难想象能够最终获得商业成功,至于其他方式,政府补贴等等,我们不算进去,要是实现商业可持续基本上没有可能。

第三种,现在国内做得比较少,也是我们在选择的,就是做特色内容和独特平台。就是说我做我的内容,我现在不走门户,都是自己的。但是这个模式实际上全世界的其他传统媒体的转型都是选择这个模式,例如美国的现在我们知道比较成功的《纽约时报》以及其他的一些西方报纸,基本上全部是做的自有内容和自有平台。但是在中国做这个事还是有它的困难的,中国的主要问题,因为在中国做的时候,中国有比较突出的一是读者的兴趣、读者的阅读习惯已经形成了门户习惯,就是我愿意门对无数标题,我自己去选我看什么。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在中国因为版权得不到保护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还有中国特殊的管制环境也会带来困难。但是我们选择的还是根据在中国的环境下做的这样一个特色内容加独特平台的一条道路,我们觉得这样可能在中国的环境中机会比较大,而且我们坚信随着读者的成熟和成长,他更倾向于在一个垂直的、专业性程度比较高的新闻平台上获得他所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这样做最近三年走下来看,成长比较快,我觉得成功还是可见的。

我稍微介绍一下,我们在转型中主要做的是内容整合。内部的内容整合主要是把杂志内容、视频内容、会议内容还有各种图书的内容整合到财新网这个平台上。在形式呈现上,我们的整合有一些探索,我觉得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像我们一些资深记者给予他特殊资格,允许他们自己做一些深度评论,因为我们觉得光是第一时间的或者我们叫第二落点,因为我们的第一落点还是微博或者是新华社的稿子。第二落点,我们追求可靠性和完整性的同时,我们要求记者在纵深性上有一个独立的分析。同时,我们有纪念日这样的特殊栏目,每天都去对有生命力的新闻进行分析和回顾。同时,我们有100多名专栏作者组成的点评时事、精英访谈、图片故事、数字新闻。我其实觉得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数字新闻上主要是成立一个互动组,来探索一种用互动的形式,因为我们觉得新闻网站强调互动性现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觉得用数字可视化的形式来探索,这样的话,就给我们做这么一个图表,中东地区的关系,你点其中任何一个区域,它都会呈现出通过不同的颜色说明敌友关系。还有像刘志军事件,我们有一个对于他的时间线,你可以点进去看他的内容,追求这种比较精致的,互动性比较强的表现方式,来和我们深度的相应的内容相结合。

我自己觉得更为值得关注的就是我们和两大微博网站合作,用他们做我们外面的社交平台所做成的一个互动平台。财新网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说财新网的所有文章当你分享到两大微博以后,两大微博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和分析评论都可以回到财新网,并且可以如此反复多次。这个是我们通过技术攻关做了很长时间以后突破的一点,因为现在我觉得搞小而全不太现实,每个媒体自己搞一个小型网站,我们知道人民网也在搞微博,我们觉得这个方式不太现实,主要还是把这两大成功的微博平台上有意义的东西能够倒回到你这个网站。所以,我们的方式就是说我们有一篇稿子以后,我们的每一篇稿子基本上可以看到读者一些比较理性的态度。因为在微博上,你发表一个意见,好比吴飞(音)发表一个意见,大家可以跟着他去看,我们就是在某一个具体问题上。比如说《新快报》这件事情,我们报道以后,只要在我这儿分享出去,或者在我这儿发表评论,全部能带到我这个网上,还有把类似“他妈的”这些全部洗掉。这个评论区集中了非常理性的看法,这个方式对于增加这个网的互动层次、好处显然是非常明显的,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创新。比如现在对于很多问题,比如说计划生育问题,咱们想一想,到底多少人会同意。比如我们发一篇一胎制、两胎制等等文章,后面的讨论都是非常理性集中,上来就是几百篇、上千篇,但是都是很有看头的东西,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挺好的探索,但是它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它比较短,但是我们可以吸引读者到本网,因为他不受字数的限制。

另外,我们跟两大微博合作,因为我们相信在很多动态性的新闻,你在速度上无法与通讯社和微博相比,我们也没有能力,因为我不是去给别的媒体提供通讯社的内容,所以我们也不可能说有这么快。所以,我们现在跟微博点对点做了一个区域,就叫做财新微,但是这上面的内容不全是财新官方网站上的内容,而是财新网摘和财新时讯的内容,点完以后可以进页面再进一步交流,我们叫用离岸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社区。

建自己的平台是离不开合作的,也不能孤芳自赏。我们在内容上做了比较精心的选择,找跟我们的特色相当的这些媒体去获得这种独家的合作机会。我们在渠道合作上,在国内是跟腾讯合作,在国外是和蓬勃合作。我觉得合作比较突出的在渠道合作上的体现就是内容和渠道是分开的,我在财新网上可以自己做平台,在视频网站上是必须要跟渠道合作去做平台,所以我们在视频这块基本上是除了自己做以外,跟ITV,跟其他的电视频道比如《财富天下》、《百事通》,最近我们跟优酷合作,优酷一直在首页推荐我们新推出的节目,现在有一档叫《舒立时间》。我们觉得视频是必须有渠道的,因为视频是可以实现制播分离,或者叫内容和平台的分离,自己再重新建一个大而全的频道可能不现实。我们还有一些桌面互联手段,包括把我们的图片、视频还有杂志都是以这个方式来展现的。通过这样的网刊互动,我们觉得影响力就可以实现得比较突出。

我最近想,探索的路上我们就是这么一个原则,一个就是我们还是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从内容到表达都是专业主义的,就是要有一个专业主义的原则,我们通过这种专业主义的标准,我们内部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学习的标准,就是写稿子的时候要看《华尔街日报》怎么写、《纽约时报》怎么写,然后用这种方式写。不仅深度报道,而且新闻表达也应该是完整的,我们追求完整的表达。当然,这块的努力和规范还在进行中,我们现在动态的进行网络表达的规范,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日报的基础,是一个杂志基础的团队。它把一个杂志和实时的网站怎么有效的结合和发展,我们还在规范这块的探索,还在进行中。当然我想专业主义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就是表达上的创新,这个当然就应该有一个能力激励创新的机制。

第三,我想谈一下版权保护。如果说中国的传统媒体转到新媒体的平台上是应该的,如果它真是有使命应该做,那么它的一线生机系在版权保护上,不版权保护几无可能。不要说在中国,我看美国的中文报纸也没有版权保护,所以我对在中文世界能不能获得有效的版权保护也不容乐观。中国的传统媒体最终能不能成功的在新媒体的世界振翅高飞,在新媒体的世界完成新闻人的使命,我并没有抱非常乐观的态度,相反我是比较悲观的,只是我觉得悲观不等于失望,悲观只是说我们有理由努力,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和我们想的事情。

谢谢大家!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燕帅)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