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历史纵横>>人民日报社·名家>>范敬宜>>媒体报道

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

——范敬宜新闻实践对于坚持“走转改”的启示

洪文军

2013年11月13日14:22        手机看新闻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生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条经验是: ‘ 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因为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实践中的战士。政策的得失利弊,群众最有发言权……”这,应该是他对自己新闻实践的感悟与总结。

今天,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的时候, 回望范敬宜的新闻实践之路,我们都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坚持开展“走转改”新闻实践活动,我们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使报道贴近读者需求,符合受众的口味,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也正是范敬宜当年所孜孜追求的。

范敬宜出手的稿件绝无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语调,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他力避说“假大空”的话,稿件也注意剔除生硬的话、过头的话和抽象的话。从他的文章中,人们获得了“悦读”体验,读到了一种文化。

提出“新闻人应该是文化人”这一主张的范敬宜,自身也是一位文化气场很强的新闻人。他的人生历程也是文化之旅,师从吴门画派名家樊伯炎,精于诗书画。更引人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新闻人,他很好地实现了“信言亦美”和“文以载道”的理想。

范敬宜的文化之旅是从新闻出发的

范敬宜儿时就开始自办家庭手抄报,并重视“发行”,偷偷往邻居家门缝里塞; 他当了全国人大代表后,采写体验新闻,乘坐出租车与司机聊天,写出了《打的赴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笔耕不辍,曾欣然应约为一些纸媒写稿,应邀为军报等媒体进行新闻业务讲座。

2001 年元旦, 范敬宜应约为军报写作时事言论《到了千年又觉陈》,文笔隽永, 今天读来仍觉得不过时。作者在文尾感慨:“用历史的眼光看,世界上任何进步和发展都既是过程又是起点。今天的长足发展,明天就可能是微不足道。”他还引用清代大史学家赵翼的一首诗:“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争日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好一个“到了千年又觉陈”! 范敬宜进而引领读者“更上一层楼”:如果我们经常用这样的发展观来审视过去, 经常着眼于人类下一个1000年来考虑问题,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加宽广,目光就会更加长远,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和稳健。诚哉斯言!

“如果有来生,还要做记者。”范先生如是说,让人动容。

记者的幸福在哪里?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亲历事件,记录历史;佳作传世,影响读者;反映民情,为民所爱。更进一步说,记者的幸福体验源于:发现真实及其力量!

他的新闻名篇《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写实情,振聋发聩,又巧妙用典,水到渠成:“这里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对客观形势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估计,分清主流与支流, 千万莫把‘ 开头’ 当作‘ 过头’。这是正确贯彻党的政策的前提。否则就会左右摇摆,贻误工作,甚至像毛主席讽刺过的那位好龙的叶公那样,天天念叨生产队自主权,等到自主权真正来临的时候, 又惊慌失措,迷失方向了。”

但是, 正如范敬宜所说,“当代媒体的浮躁是因为缺少文化。因为文化缺失, 就只能靠炒作来‘制作’新闻,这已经超出了道德的底线。”

今天,反思“制作”新闻之弊,重新审视事实的力量, 很有现实意义。新闻人永远在路上, 理当报道事实、揭示真相。

范敬宜的新闻之路是从事实出发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对失实报道唯有“零容忍”。法官谭彦报道中出现的失实问题, 被范敬宜多次提及。有篇报道说,谭彦的“肺部烂得像蜘蛛网一样”。这样报道,明显失实。因为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肺部即使出现一个小孔,就会吐血不止。

还有报道说,谭彦“办公室在五楼, 他每天上班就像爬万里长城一样。”范敬宜觉得:如此写来,顾此失彼,难道谭彦的领导对下属如此这般漠不关心?

失实报道, 哪怕只有一点点,都贻害无穷。范敬宜甚至主张,写新闻报道,应该摒弃华而不实的文学语言。

和范敬宜同时代的很多党报记者,都放过卫星。所幸范敬宜没有那个资格,没有那个条件。因为编发“带刺”杂文而获罪,他被发配到辽宁省西部最贫困的建昌县二道湾子乡大北沟村喂猪、挑粪、清淤……

在成为部级干部之后, 范敬宜在讲述这段往事时, 却显得那么闲适, 闲适得不容我们投去同情的目光。

对新闻人来说, 贴近基层尤为可贵。范敬宜当年插队落户之初,问老队长:“这么个穷地方,怎么才能变化?”老队长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大包。”他大吃一惊!心想这个人觉悟怎么这么低。因为当时正猛批“三自一包”,大讲阶级斗争。可是让范敬宜想不到的是,10 年以后, 事实证明,那位老队长说的是对的。

真理掌握在谁的手里? 不识几个字的老农民!因为他们是第一线的实践者。

范敬宜曾有一诗, 讽刺不能深入基层的采访者:“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

今天, 在纸媒的影响力加速衰减之际,回望范敬宜的新闻路很有现实意义。“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他的这句感悟洞穿时空。

范敬宜的求实之路是从穷山沟出发的

时光回溯半个世纪, 戴着“右派”帽子的范敬宜也“回”到了大北沟村。从这个山村,他被借用到县里,并最终以“干部”身份重返新闻岗位。

小范成了老范, 更大的变化是文风,“判若两人”!他下放前写稿,辞藻华丽,形容词很多。从那个穷山村“进修”回来后,他的报道内容与文字都“实”起来。因为,他熟悉农民,自己前两天就是农民!

底层,纯朴,弱势,贫困,隐忍,务实,奉献,创新……穷山沟里的老农民教给范敬宜的东西,远远超过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所学的东西。国情、社情、民意……范敬宜在一个穷山沟参悟了20 多年!

虽然后来走出了建昌, 虽然后来走出了辽宁,虽然后来走出了人民日报社,范敬宜仍然不时回望那个穷山沟, 为他的求实之路校正路标,真实反映基层实情、百姓心声。

《作家文摘》曾刊发范敬宜的一篇文章, 说的是他亲历的一件事:一天下班的路上,他正想买一个烤红薯,突然那卖红薯的人落荒而逃。他追上去一问, 原来是发现城管来了。寒风中、暮色里,瑟瑟发抖的小商贩一边称量着红薯,一边警觉地四处张望。这让范敬宜难过了很长时间,夜不能寐。于是,他写文呼吁给这些进城谋生的农民工一个生存空间,并建议城管改进执法方式。

虽是京城高官, 范敬宜却不时想起大北沟村。2006 年大年初九,一场企盼已久的瑞雪降临北京。飞雪念村官,他忍不住给大北沟村党支部书记挂了一个长途电话……

今天,少有人能“蹲”得住,板凳难坐一年冷。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看一眼范敬宜在穷山沟常年艰辛劳作的身影。山沟、基层、普通百姓,正是记者成长成才之树的根系。

范敬宜的山村之行是从心灵出发的

虽然47岁才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1958年戴上“右派”帽子、1985年才彻底平反,但是范敬宜对党的感情是炽热、真挚的。

范敬宜知恩感恩。1984年9月调到北京,他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出席国庆招待会。踏上铺着红地毯的楼梯,每走一级台阶,他就默念一个有恩于他的人:担着很大风险力主他入党的建昌县委书记马汉卿,通过黑板报发现他是个人才的县委副书记张化成, 当年辽宁省委书记任仲夷,当年《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还有他在农村的生产队长、房东……

与年龄、资历更老的李庄、穆青等新闻界前辈一样,范敬宜那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曾经对党画过一个小问号,特别是对上个世纪3 年自然灾害、“文革”中的一些事情想不通。但是,最终他们对党浓墨重彩地画出一个感叹号!他们对党的信任是深入骨髓的。换句话说,是一种坚定的信仰。

但是, 不能否认现在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当初,觉得加入党组织光荣,画了感叹号!后来,却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动摇、模糊了很多原则认识。

这的确是很可怕的事情, 也让范敬宜等为之忧虑。他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积极筹划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自己亲自授课,并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一句空话。

与一些人牢骚满腹形成鲜明对比:他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像先祖范仲淹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 不尚清谈。“明察幽见成效,早访而救之,引而复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一如古代智臣也。

身教胜于言传, 范敬宜自律甚严。马誉炜在军报2010年11月25日刊文《做人当学范敬宜》,对范敬宜赞誉有加:“每遇友人求字,他都不接受各种形式的感谢。一次,一位部属把一张购物卡夹在自己写的书里送给他,他把书留下,却把购物卡原封不动退回。接待客人他总是简约安排,从不浪费而且坚持自己到服务台付款结账,不让别人代劳。”

“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你看,范敬宜的山村之行正是从心灵出发的,让人听到其内心深处人性之美的悦耳声音,让人看到其思想深处党性修养的崇高境界。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通联部来信组组长)

来源:《军事记者》2013年04期 

分享到: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