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12期

高校虚拟演播室在精品课程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欧慧玲

2013年12月10日13:4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开展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工程。虚拟演播室在精品课程中的应用,是利用优秀的电视技术手段对精品课程进行再创作,从而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本文就如何利用虚拟演播室制作精品课程做了详细的阐释,并对虚拟演播室制作精品课程的优越之处进行探析。这对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精品课程;虚拟演播室;技术应用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开发与实施,精品课程的制作科技也在不断推陈出新。2013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通知,鼓励各高校启动2013年精品课程公开课建设工作[1]。故此,如何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精品课程,使精品课程“精益求精”,正受到越来越多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关注。

精品课程代表着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更需要搭载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进行整合。虚拟演播室的使用,可以极大地丰富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制作手段,使教师摆脱传统的授课空间,进入到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充分满足课程创作需要,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双重“精品”。这对精品课程的制作和传播可谓如虎添翼。

二、虚拟演播室在精品课程制作中的应用

1.何为虚拟演播室技术。虚拟演播室技术是一种利用传统色键抠像技术发展起来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它可以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场景与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2]。被拍摄对象只需要置身于蓝箱内完成拍摄活动,后期视频制作人员就可以将人物动作与虚拟背景同步变化,实现前景与背景的完美结合。摄像机拍摄的现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因为蓝色背景会被抠除,被拍摄对象的活动空间可以置换成任何需要的背景,即使面积很小的演播室,也可以制作出大背景、大空间的效果。相对于传统人工搭建舞台或演播场地所消耗的巨大成本,可以由计算机构建虚拟三维背景的虚拟演播室技术可谓一次重大的革命。随着虚拟演播室技术的日臻完善与构建成本的不断降低,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建立了虚拟演播室,以满足视听教学实训课以及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的需求。

2.较之传统精品课程不同的制作流程。传统的精品课程的教学录像绝大多数都是在普通多媒体教室摄制完成,课内教学多媒体辅助工具多为幻灯片课件(PPT格式),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通过展示幻灯片对授课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故此,传统精品课程的制作基本上以主讲教师的镜头和对应的幻灯片课件(PPT)的相互切换来完成。但这种方法录制的视频,通常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头像为主的画面,拍摄环境多为课堂,学生在观看时会感受与置身教室听讲无异。而且,在普通课室录制,受灯光、音响、环境的限制,也很难获取高质量视频画面和清晰无噪的音响效果,达不到精品课程对视、音频高质量的制作要求。

基于虚拟演播室技术下的精品课程相对比传统精品课程在拍摄与制作流程上有了很大改观。虚拟演播室的应用给精品课程的制作带来的是全新制作理念。主讲教师的授课地点不再是普通的教室,而是虚拟演播室的蓝箱内,只要被拍摄主体活动范围不超出蓝箱即可。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在蓝箱内完成授课计划,其余后续制作大多由技术人员完成。在虚拟演播室中,我们把摄像机拍摄到的主讲教师、教具如讲台等物体称为前景图像,而把通过电脑动画软件制作的二维或三维动画、图形称为虚拟背景或虚拟场景。虚拟演播室系统能够将摄像机拍摄到的前景图像与电脑制作的虚拟场景恰当的结合在一起,使视频图像与虚拟背景同步变化。最重要的是,虚拟场景的设计几乎不受限制,只要符合课程要求,创作人员可任意想象、自由发挥。像场景的大小、布局、材料、道具、动画等均可根据课程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得资源视频与仿真背景更能真实和贴切地反映课程内容。具体拍摄的时候,还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拍摄主体活动画面,让主讲教师在前景和背景之间穿插运动,从而增强了视觉效果的纵深感和真实感。

可以说,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精品课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它不光涉及到优秀的教师充分展示教学风采和人格魅力,还需要专业的摄像技术与优秀的后期制作通力合作,才能制作出内容精湛、形式精美的课程视频。尤其是虚拟3D背景的制作,要达到乱真效果,更需要手法熟练、审美较高的电视制作技术人员。

三、虚拟演播室在精品课程制作中的优势

精品课程拍摄与制作的目的在于利用电视技术手段,将优秀教师的教学进行实况摄制并精心制作,有效保证精品课程充分发挥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而虚拟演播室技术的运用则大大增强了精品课程的视觉传播效果,使教学内容密度成倍放大,在一些实训课程方面更能有效重现实验环境与操作。

1.营造教学现场感、增强课程可视性。电视画面最基本的特点是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影像为主。运用虚拟演播技术制作精品课程,可以发挥丰富的场景功能和强大的数字特技,主讲教师背景画面可以随讲授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有效的保持受众的注意力,对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提高精品课程的可视性非常有用。

美国视听教育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在其著作《视听教学法》中提到,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4]。虚拟演播室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形象鲜明的学习环境,精美的背景制作又增强了课程画面的艺术性,将传统的学习内容从平面的文字形式转化为空间的结构形式,学生通过视听觉的感性认识来加深理解,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进而实现立体认知。同时不同场景中拍摄的素材的引用可以丰富演播室节目内容的表现形式,使画面富于变化,增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从而有效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记忆的保持和巩固。而教学内容的虚拟背景再现,为精品课程创造了多个 “现场”,主讲教师的语言和直观形象紧密结合,学生可在情景中整体感知语言的声音和结构,使单调的课堂授课变成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大大增加了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

2.加大课堂内容密度,提高精品教学效率。感官是知识教学的媒介。心理学家特瑞克勒(D.G.Treichler)认为,用于获知的所有感官中,通过视觉的学习83 %,听觉占11%[5]。经过虚拟演播室技术后期加工过的精品课程,视觉内容的比重较传统课程大大增加。因为课堂内容不再是传统层面上50分钟的抽象文字叙述,而是融合了主讲教师、视听摄像人、后期视频制作人的智慧和心血,整个课堂的信息经过“导演”之后合成输出。多样化、多场景、多维度的视听结合表现形式,节省了教师板书、作图等时间,使教学内容密度成倍放大,进一步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效率。而这种“抽象”与“直观”相结合的课堂表现形式更具可视性和趣味性,比教师单纯口授有着更为广阔而形象的时空观感,能创造出生动、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不会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相反能使学生较长时间保持集中而旺盛的精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思维能力,并使其贯穿整个课堂。

另外,视频后期制作中,字幕的添加也能进一步增强课程画面的信息量。字幕是画面信息的文字再现,是视频元素中重要的屏幕表现形式。字幕与视频画面互为依托,使呈现的教学信息有很高的“清晰度”,相应提高了有限授课时间的信息传播量,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复杂的信息容易消化接受。

3.创设实验环境,再现立体实训。虚拟演播室的应用对实验类精品课程的好处尤甚。对于一些演示试验或者动作、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受真实条件的约束,而是通过虚拟演播室的融合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习者的面前,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方便学习者观察、模仿,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且实验类课程在编制上就更为灵活,教师可以在演播室讲授实验理论,对需要实验操作的内容,事先可以在实验室录制好。剪辑过程中,跟随教师口授的步骤,将准确细致的实验画面穿插演示,很好地实现教师连贯讲授与多角度多环节实验过程之间的无缝链接[6]。学生甚至不用去实验室,就能身临其境地获得丰富直观的“操作”体验,极大地方便实训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

虚拟演播室技术还可以帮助解决实验演示教学中的教学难题,例如对一些关键的实验步骤,在视频拍摄中,可以用特写镜头加以放大,在后期剪辑中,也可以对该段内容进行多次重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试验次数,缩短重复工作时间,增加对学生的指导时间。事实证明这种实验方式很受师生欢迎。

四、结 语

精品课程集中体现着高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特色。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出优良的课程画面,进一步发挥精品课程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不断开发精品课程的创作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从长远来看,虚拟演播室依靠日臻成熟的技术、相对低廉的价格和日趋简化的使用方式,必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成为开发精品课程资源的新途径。这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高司函[2013]13号[EB/OL].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gggs/201302/147737.htm.

[2] 周春燕.虚拟演播室软件在教育电视制作中的运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 栗曦坤.虚拟演播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4] 经验之塔[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908820.htm.

[5] 视听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37182.htm.

[6] 涂涛,叶永沛.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4(5).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