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12期

运用文学语言让气象新闻“活”起来

——举例谈谈三秦都市报气象新闻的文学化写法

姬 娜

2013年12月10日15:2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在报纸媒体中,如何运用文学语言让气象新闻“活”起来?本文从气象新闻运用文学语言的必要性说开,然后举例笔者在《三秦都市报》气象新闻改版后所进行的实践报道尝试,即用比喻、比拟、引用等修辞手法,让气象新闻生动化、通俗化。从而达到提高气象新闻传播效果、增强纸媒气象新闻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气象新闻;文学语言;修辞手法

一、气象新闻和文学语言

气象新闻“是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或气象事业发展和变动的事件或信息[1]。”

追溯我国气象新闻,最早的形式是天气预报。“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新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概括而言,气象新闻报道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从而使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由配角成为主角,由当初无足轻重的服务性信息变成新闻媒体上重要的新闻品种[2]。”如今,新媒体的出现,对报纸媒体的气象新闻带来新的挑战。

文学语言的基本性质有两个,一是意象性,克服了一般语言的抽象性;二是超越性,具有隐喻性,能够表达审美意义。本文所探讨的文学语言,主要是指借用比喻、比拟、引用等修辞手法,以及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的有益养分。

气象新闻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是“新闻与文学的结缘由来已久,在我国报业初创时期,即在新闻纸上给文学辟出一块地盘,称之为副刊。新闻与文学结合得好,就能产生某种超越二者本身的优势——‘杂交优势[3]’”。

二、气象新闻中运用文学语言的必要性

在气象新闻中,运用文学语言很有必要,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吸引读者、为读者服务:西安雾霾天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于是,拿报纸翻看气象新闻,就成了许多读者的必修课。报纸应当贴近读者的这一需求,不断拓展气象报道领域,创新报道形式,让气象新闻生动活泼、有新闻性、有趣味性、有知识性、有可读性,吸引读者眼球,服务读者生活。

2.破解专业性、枯燥性问题:天气预报,有很多专业术语,一般读者看不懂或觉得很枯燥不想看。那么,记者必须要下功夫,在自己正确理解专业术语的同时,要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把气象新闻转变为老百姓能读懂的大白话,这一点很重要。

3.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气象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文学语言,可以使新闻语言确切精当、朴实简练,摆脱其干巴枯燥、僵化呆板、没有新鲜感的痼疾,从而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文学的特点在形和情,文学性,即形象性、抒情性、丰富性。新闻作品一旦插上文学的翅膀,就能飞得更高、传得更远。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是产生精品的途径。当然,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要把握好“度”。

4.增加媒体的竞争力:如今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天气预报,如手机、网络等。纸媒由于自身的特点,天气预报的时效性不如新媒体那么快捷,那么,如何来增加竞争力呢?当然要做到有深度、广度、趣味性、可读性,通过文学语言的运用,让人们在轻松中阅读气象新闻。

三、举气象新闻中文学语言的运用(以笔者在三秦都市报尝试写作的气象新闻为例)

1.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比如“西安的天气,热得就像‘蒸桑拿’。”《想见灿烂阳光还得耐心等等》(2012年3月9日),“这几天,人们都说最近的天气很郁闷,很久都没有见到灿烂的阳光了,整天灰蒙蒙的,像是吸满了水的棉花想要畅快淋漓的拧一把,却又舍不得的,昨天终于掉下了几滴。”

2.比拟:把物当成人来写,或者把人当成物来写。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启发读者的丰富想像,还会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啥时候出太阳?近三天没希望!》(2012年3月1日),其中一个小标题是“老天板着脸好似有人欠他钱”,把老天比作人,阴沉着脸,比老是用阴天来写作更加生动。本文文中还写道“有人说在中午时候看到一点阳光,很暧昧地闪了一下就跑了。”也把太阳比成有生命的人,“暧昧地闪了一下”,读起来很轻松。

3.引用: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民谚等,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引用古诗词。《古城昨日阳光灿烂》(2012年3月14日),文中引用古诗词。“其实,昨天西安的天气用李清照《蝶恋花》来形容比较贴切:‘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那种冬末春初的意境,残留着冬天的寒意,又有着温暖的阳光,让人感觉生机盎然的春天已经到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012年3月16日),主标题就引用了杜甫的诗句。文中还进一步写道,“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要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街头灯火星星点点。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树木,似乎在孕育着绿色迎接春的到来,潮湿的空气中有一丝泥土的清香飘入鼻中。” 非常有意境。

引用民谚。立秋当天写气象新闻时,引用了俗话说,“秋后一伏天热死人”,提醒大家不要放松警惕,仍要注意防暑;“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今日进入‘四九’,今日起,我省将迎来连阴雨雪天气。”通过引用民谚告知大众,需要注意连阴雨雪天气所带来的问题。

有市民经常会问,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在世界气象日,笔者采访了专家,先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给予解答,然后用引用民谚,“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为科学仪器的“走偏”进行了很好的注解。

4.对比:就是把几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相互比较。这样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榆林下暴雨凉爽,西安蒸桑拿闷热。”从全省的范围内来说,把这两个地方的天气进行了对比,让人们体会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内涵。

5.设问:故意先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这样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而且还有强调等意义。比如《天气预报为啥有时不准确?》(2012年3月23日),不仅标题采用了设问句,而且导语也是设问,“今天是世界气象日,那你知道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一些气象知识吗?你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为啥有时候会感觉天气预报不准呢?昨天,省气象局专家对此进行了科普解答。”

6.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西安昨39.9℃创今年以来最高温》(2012年7月30日),“你说这天气热的,路上遇到个陌生人,相视一笑竟变熟人了!虽然这样的段子有点夸张,但是西安连续4天‘高烧’,昨天更是烧得一塌糊涂,39.9℃,成为今年以来最高温。虽然晚上下了一阵雨,可市民觉得并没有赶走‘桑拿天’”。其中,“路上遇到个陌生人,相视一笑竟变熟人了!”这一句夸张的写法,把西安高温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用再拿其他语言来修饰,人们都知道西安有多热。

7.对偶:字数相等,意义对称,有非常好的语言效果。标题《“秋老虎”再回首 闷热天又露头》,不仅能对新闻报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能使读者对新闻报道形成深刻的印象,不仅容易记忆,而且有音乐的美感。

8.仿拟:是一种巧妙、机智而有趣的修辞格。它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篇来,以使语言生活活泼、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盎然。

比如这则新闻标题:《清明没有“雨纷纷” 大风降温“欲断魂”》(2012年4月2日),通过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仿拟,在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告知人们假期虽然没有雨,但是有大风和降温,需要注意保暖,用语妙趣盎然。

《十面“霾”伏西安如何突围》(2013年10月18日),通过“十面埋伏”的仿拟,让相关部门和人们看到,雾霾天很严重,已经刻不容缓!从雾霾中突围,这不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9.移情:给原本没有感情的事物,赋予了感情,从而突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前半周阴雨绵绵后半周艳阳暖暖》(2012年3月2日),这则气象新闻更是“大胆”,开头直接运用了笔者写的“诗句”,表达了在同一种天气下,不同的心情和心态,表面看是天气,实则是心态,非常有张力。第一段小标题:“这是一场冬雨还是春雨?”内文:“轻轻的伸出手\你就会知道 \这冬天的雨水\饱含着人世的苍凉\裹着寒风\把岁月的苦水\洒在城市的每一处\浅灰的天空下\汇集了我一季的寒冷”。“轻轻的伸出手\你就会知道 \这冬天的雨水\蕴藏着万物复苏的讯息\春的花开\夏的绿叶\秋的果实\它都积累着\沉淀着\冬雨总会停下\思索永远不会”。以上两首不是诗歌的诗,是笔者和友人聊天时写的,她写的前面一首,笔者写的是后面一首。相同的是雨,不同的是心情和看问题的角度。她说西安灰蒙蒙的,下雨后更觉凄凉、飘渺。笔者说这样的雨,从气象角度来说虽然是冬雨,但是从季节和节气上来说也可以称之为春雨,况且西安自春节过后,一直没有什么有效降水,这场雨贵如油啊!

10.运用读者喜爱的网络语言:《表白日女网友送<爱情天气预报>给暗恋的他》(2012年3月1日),“昨天是2月29日,是‘国际女性表白日’……有位女网友称,她借这个表白日给暗恋已久的男生发了条短信《爱情天气预报》:‘今天上午有点想你,预计下午转为持续想你。受此低情绪影响,傍晚将转为大到暴想,心情降低五度。预计此类天气将持续到见你为止……’惊喜的是,对方也回了一条:‘这个天气预报很准确,跟我的天气预报一样!’”这则气象新闻把当天的好日子与女友送《爱情天气预报》巧妙结合,增加了可读性。

正是运用以上这些文学语言,使得气象新闻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引人入胜,真正地“活”起来,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作者系:三秦都市报)

参考文献:

[1] 冯健.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2] 陈娟.解析气象新闻二十年嬗变[J].中国记者,2005(11).

[3] 曾凡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J].新闻与成才,2002(7).

[4] 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5] 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6] 王镝,李伟.谈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J].理论观察,2001(6).

[7]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 陈荣升.天有不测风云文有万千变化[J].新闻知识,1992(4).

[9] 唐星宇,潘耀清,关鸿志.用修辞手法实现气象新闻报道语言的通俗化[J].广东气象,2009(5).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