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上

两会上的媒体新兵【2】

卢义杰 周国芳 董小红
2016年06月24日10:09 | 来源:青年记者
小字号

出发时忐忑,结束时却意犹未尽

周国芳

2月28日,作为齐鲁晚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团队的一员,我第一个到达北京。去梅地亚中心拿会议请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培训,虽然距离两会开幕还有几日,但那时的我们早已进入媒体人的“两会时间”。

今年是我入职齐鲁晚报的第二年,很幸运,我参与了两次全国两会报道。与前辈们比,我是个初出茅庐的新闻“菜鸟”。2015年3月,我清楚地记得,一通电话打来:“明天晚上来北京,跑政协,没有证。”

作为一枚90后软妹子,我的第一反应是“纳尼?开什么玩笑?”冷静下来之后,我竟兴奋得一宿没睡着。见习记者跑全国两会,这也许是个纪录吧!于是,我开始疯狂地想:我该写点啥?我该采访谁?

万事开头难。拿到第一个任务是针对异地就医结算写一篇两会读者互动稿件。带着读者的疑问去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解读,可以采访谁?如何联系?一系列疑问瞬间冲散了我最初的兴奋。翻着厚厚的代表委员名册,寻找最合适的采访对象,第一篇两会稿件,我写得并不十分满意。

第一次北上两会,作为跑人社口的记者,必然对人社部的部长们异常感兴趣。可作为无证的上会记者,每次进入驻地的机会都显得那么珍贵。其中一次,进入北京会议中心后,我锁定社会福利保障组的分组讨论,“猫”在时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的胡晓义身后等了两个小时,只为了争取一个提问的机会。最终,我从他口中获知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最新进展。拿到采访录音后,我很兴奋,“一天不吃饭,中午躺长廊”的苦早已抛在脑后。我想这就是我热爱的事业。

齐鲁晚报两会期间的“小日子·大改革”栏目,以老百姓的视角释放两会政策信号,可读性很强。但这一类型的稿子对记者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首先,记者必须对政策熟读于心;其次,要用轻松可读的语言来解读政策。记得第一次写“壹点妹的退休生活”时,我电脑文件夹里稿子的命名已经到了“改稿8”,当时改稿的心情用时下流行的词语来形容就是:生无所恋。

通过这篇稿子,我发现了自己身上还存在不足,学习还不够。在没有完全吃透政策的前提下,记者根本无法把生涩的政策解释给普通的读者听。

然而,挫折总是教会人成长。今年,“小日子·大改革”栏目延续,我写稿的心情却发生了转变。《一张工资条的自白》《粉刷匠的春天》《惩罚性赔偿为质量护航》三篇整版的稿子几乎没有大的改动就全部上版,稿子得到肯定的满足感让我坚信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也反映出了记者学习的必要性,成为专家型记者的重要性。

今年,我终于有了上会的记者证。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凭着一股闯劲儿,我特别喜欢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感觉。每天熬夜早起的痛苦、与记者会现场地板的每一次亲密接触、挤成地铁人肉馅饼也不放手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团里抢独家专访,这些都是关于两会难忘的回忆。

回想起来,山东高考改革的独家稿件仍让我记忆犹新。平时跑基础教育的我,接到采访任务时正在吃午饭。来不及吃完,我放下筷子,拿起手机,搜索所有关于山东高考改革的文件和报道。仓促准备之后,我记住关键词,完成了说起来也算流畅的2个小时独家专访。与采访对象沟通、打磨稿子到凌晨,最终完成稿件《山东明年启动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牵动千家万户,独家稿件的威力也立刻显现,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第二天满世界转载的都是署名齐鲁晚报记者的稿子。恨的是,见报第二天,我的电话快被同行打爆了。其中,有抱怨、有夸赞,或许也掺杂着羡慕嫉妒恨吧!

回归到日常的采访,两会教会我很多东西: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把每一个采访对象都当作可以深入挖掘价值的“新闻体”,写作每一篇稿件都保持“一遍不改”的水准。

采访时,总有采访对象问我:“你喜欢你的工作吗?”我总是笑着说:“热爱。”有前辈跟我说:“记者这个职业有一种魔力。它能让你在刚毕业的年纪就能见到社会上层的决策者,也能让你在花样年华接触社会最底层的生存者。”有人说这是一种落差,我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幸运,是一种奇妙的经历。

3月15日凌晨,在战斗了半个月的齐鲁晚报北京报道中心,我敲完《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房价分化很严重但不会崩盘》这篇稿件的最后一个字。这是今年两会的最后一篇稿子。我默默关上电脑,享受那一刻难得的清闲,心情就像北京“两会蓝”一样明亮,没有了出发时的忐忑,更多的是结束时的意犹未尽。

两会,谢谢你。让一位初入媒体的新人能见识国内顶尖的报道团队,让怀揣着新闻理想的记者能领略新闻独特的魅力,也让我能在几千媒体人博弈的战场上发光发热。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