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2016

网络媒体与视觉修辞中的原型激活【2】

张蓓 夏琼
2017年01月12日14:44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三、问题:快乐原则下空洞的能指

里约奥运会结束后,《纽约时报》给出问卷调查发现,flash图集式的奥运会新闻报道呈现了一幕幕夺冠时的荣耀场面,读者与运动员一起分享着胜利的喜悦,但却连照片中的运动员国籍为何,姓甚名谁都无所关心,[9] 且有关奥运知识的答题分数最低。受众从新闻图像感受恐怖袭击爆炸的瞬间,血腥、恐惧的画面内容刺激着受众的感官和心理,但网上除了谴责恐怖袭击的跟帖外,居然还有人表示幸灾乐祸,愤青们奔走相告,但对恐怖主义的思考却仅限于一句“恐怖主义是全世界人民的敌人”。[10]

媒介技术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报纸适应新媒体环境形成新的传播格局的同时,带来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文本的叙事摆脱了释义和解释的重负,从轻松的感性层面上冲淡了沉重的理性思维,而呈现出泛视觉化的倾向。”[11]文字具有需要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在以文字为主体的新闻报道时代,受众要获得新闻信息并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是需要通过对文字的阅读以及理性的思考。从符号学意义上理解,文字这一象征符号的能指与其所蕴含的所指之间存在大脑的思辨过程。然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中,文字报道让位于影像图片和互动系统,多媒体技术将新闻报道打造成一种转瞬即逝的快餐产品。面对海量的图像,人们走马观灯似的点击浏览,不在心里留下一丝印记。受众大脑的“迟钝”来源于图像本身在娱乐原则下的“空洞无物”,或在利润诱惑下对眼球效应的过分追求。换句话说,人的认知惰性和眼球经济为图像空洞的能指提供了理由。

(一)、图像迎合了人们的认知惰性

人的大脑在进行信息处理时通常遵循认知惰性原则,即人们总是会本能地选择简单和便捷的信息。从认知心理学上讲,詹姆斯·迪拉德(James P. Dillard)和犹金尼亚·派克(Eugenia Peck)将人脑的认知机制划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启发性认知机制和系统性认知机制。启发性认知机制强调“借助某些便捷的决策法则来构建自身的行为态度”,系统性认知机制侧重于“对信息的争议性做出整体性的追问、分析与回应”。[12]由于系统性认知机制会占用大量的认知处理时间,并且会更新或颠覆人们大脑本已存在的认知图式,常常遭到人们大脑的抵抗,因此面对外部刺激,人们更爱采用启发性认知机制。具体到语言文本和图像文本,由于前者是抽象的言说逻辑,往往需要调用系统性认知机制来把握其意义;而视觉符号形象且直观,传递了一种明确的“在场感”,往往能自动激活并调用人们的启发性认知机制,易于被人们接受。

(二)、“眼球经济”下的图像消费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媒介生产制造出大量的图像产品及其复制品,但海量的图片容易带来视觉疲劳,让受众变得麻木,因此“形象奇观的展示被认为是唤起公众漠视情绪的唯一发力点”。[13]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新闻报道里,一张血腥的照片引发争论。照片里一个被炸断双腿的青年坐在轮椅上,身上血迹斑斑,被炸断的腿骨赤裸裸地暴露在空气中,受害人一脸惊恐的表情。旁边的救援人员同样满手鲜血。随后出版的报纸大多抛弃了这张血腥、恐怖极富冲击力的照片,即使使用也模糊化处理。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网络媒体的编辑则多半都做出了使用未经修改的原图的选择。《纽约时报》网站在其4月16日发布的新闻中就使用了这张照片,引发争议。无独有偶,2013年11月27日,《纽约时报》头版出现一张隐约露点照,虽然摄影记者强调拍摄到乳头绝非故意,且获得事主同意,但是过了火位的“露点照片”依旧遭到谴责。[14]拥有易于懒散大脑的受众和追求眼球经济的媒体相结合,其结果是尽管受众“占有”大量的新闻信息,但却难以对新闻事实产生明确的认识与反思。

四、对策:视觉修辞需要激活原型

《娱乐至死》的作者波兹曼担忧,“这个时代成为充满遗忘症患者的焦虑时代。......我们似乎知道过去24小时发生的事情,而对过去6个世纪或60年里发生的事情却只知甚少。”[15]娱乐可以驱散烦恼,但除了娱乐别无其他的图像只能让人变得无知和麻木。

事实上,任何图像都具有修辞的力量,即一种“劝服的权力”,因为“人们很容易将自己的认知管道进入图像背后的话语、秩序与意义中。这也是为什么图像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采纳的、甚至是唯一标准的修辞资源”。[16]但是,“空洞无物”的图像会令人浅薄,唯有“言之有物”的图像才能触动甚至改变人们认知结构的高级层次。学者埃里卡·温特劳布·奥斯汀(Erica Weintraub Austin)和布鲁斯·E·平克里顿(Bruce E. Pinkleton)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模型——认知层次理论。该理论指出,个体的认知行为从低到高依次是:感知、知识、观点、态度、信念、短期行为、长期行为、价值,就改变个体意识的难度而言,随着认知层次的逐级上升,难度逐级递增。[17]“信念、价值”是一种抽象且恒定难变的东西,它们存在于特定的文化意象里,这里的文化意象就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所说的来自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荣格认为,无意识包括两部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又称为“超个体无意识”或“种族记忆”,是种族和人类共有的超个性心理基础,是一种普遍的、反复发生的心理内容和一种具有古老和神话色彩的思想形式。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18]梵·迪克(van Dijk)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指出了许多条增强新闻报道劝服效果的有效策略,其中的三条是:①在熟知的情境中插人新闻事实,尽管这样可能会使得新闻报道显得平常;②使用该领域广为人知的说法或概念;③尽量把新闻事实组织到大家熟知的结构中,如报道的叙事结构。[19]他所说的“熟知的情境”、“广为人知的说法”、“熟知的结构”就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原型。原型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是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其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20]像人的生理特点可以遗传一样,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沉淀在种族心灵的深处,也被一代代地继承下来。原型并非一层不变,它具有时代特征。任何时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新语境,都留存着对世界的新的无意识认识,对于视觉传播者而言,就是要找到并激活图像文本背后的原型,刺激受众的理性认知,以形成持久且稳定的认同感。

著名的摄影图片,《零度地带精神》是对原型力量最好的诠释。“9·11”当天,摄影师抓拍到三个消防员将一面美国国旗插在世贸大厦的废墟上这一画面,这张照片被广泛传播并迅速走红。因为照片呈现的内容让人想到了《国旗插在硫磺岛上》这一原型图片。1945年2月,当时美军攻打硫磺岛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死伤无数。最终在美军付出极大代价后终于拿下了硫磺岛,并在硫磺岛的最高峰插上了美国国旗。这张照片激烈了无数的人,最终美军拿下太平洋战争,攻入日本本土,彻底结束二战!《零度地带精神》的画面内容几乎复制了《国旗插在硫磺岛上》,“战争、死亡与希望”这一厚重的文化意义被激发出来,形塑着受众的心理认知。此外,在2012年第55届“荷赛奖”中,《纽约时报》摄影师塞缪尔·阿兰达的作品《怀抱中的也门男子》获得了年度大奖。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令当年入选作品多以人民暴动、起义为主题,但《怀抱中的也门男子》呈现的却是一个非常亲密和安静的瞬间:一个瘦瘦的男人将头靠在一个头裹着罩袍的女人的肩膀上,他们紧紧地蜷缩靠在破烂的墙上。虽然看不出女人脸上的表情,但她的身体语言——右手臂紧紧包裹在他的脖子上,左手紧紧地抓住了他的胳膊——传达了表情所没有表达的一切。象征美、仁爱、坚强、宽容和无条件呵护的母性原型在图片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阿兰达回忆到:尽管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也门首都萨那发生着激烈冲突,但“那个女人当时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悲怆,你可以感受到来自她的一种情绪,坚忍而顽强。”[21]“原型是典型的领悟模式,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遇见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是在和原型打交道。”[22]在泛视觉化严重的今天,具有责任感的视觉传播者必须借助视觉修辞建构人们对文化、历史、价值的认同感,而视觉修辞的核心策略就是对一个时代普遍共享的各种原型的激活、提炼、和征用。

参考文献

[1]Blair,J.A. The Rhetoric of Visual Arguments. In Charles A. Hill and Marguerite Helmers (Eds.) Defining Visual Rhetoric(pp. 41-62).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Inc.

[2]李立志. 对报纸泛视觉化倾向的反思[J]. 新闻大学,2000,夏:38-40.

[3]吴琼. 视觉性与视觉文化[J]. 文艺研究,2006,1:84-96.

[4]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 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

[5]高燕. 视觉隐喻与世界的图像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6-74.

[6]吴琼. 视觉性与视觉文化[J]. 文艺研究,2006,1:84-96.

[7][美]尼古拉·米尔佐夫. 视觉文化导论[M]. 倪伟译.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89.

[8]陆扬、王毅. 大众文化研究[M]. 上海:三联书店,2001:91.

[9]王从. 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媒介事件报道的视觉传播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10]中国经济网. 恐怖主义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EB/OL].:

http://news.163.com/10/0331/14/6341NH0C000146BD.html,2010-3-31:

[11]李立志. 对报纸泛视觉化倾向的反思[J],新闻大学,2000,夏:38-40.

[12]James Price Dillard & Eugenia Peck. Affect and Persuasion:Emotional Responses to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0,27:461-495,p:462.

[13]刘涛.文化意象的构造与生产——视觉修辞的心理学运作机制探析[J]. 现代传播,2011,9,20-25.

[14]中国日报网. 《纽约时报》头版居然刊女性露点照片引争议[EB/OL].:

http://www.sinoca.com/news/world/2013-11-28/304182.html,2013-11-28.

[15][美]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章艳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7.

[16]刘涛. 文化意象的构造与生产——视觉修辞的心理学运作机制探析[J]. 现代传播,2011,9,20-25.

[17]刘涛. 环境传播:话语、修辞与政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4.

[18][瑞士]荣格.《荣格文集》[M]. 冯川、苏克译. 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5-8.

[19]Van Dijk.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1988,P. 85.

[20]叶舒宪.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01-102.

[21]外滩画报. 访谈“荷赛”年度照片摄影师萨缪尔·阿兰达[EB/OL].:

http://www.nphoto.net/news/2012-02/29/50c536925075c2c5.shtml,2012-2-29.

[22][瑞士]荣格.《荣格文集》[M]. 冯川、苏克译. 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5-8.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