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7年第8期

时政类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政治传播浅析【2】

——以“占豪”为例

刘志昊
2017年08月01日14:55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4.传播受众

由于受众大多通过搜索和朋友圈分享的自发性方式关注公众号,因此一个公众号的订阅用户往往具备相同的爱好和特质,他们共同关注的微信号也就成为了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重归部落化”的圈子社区。占豪作为一个以时政类内容为主的微信公众号,其订阅用户大都是时政爱好者。他们通过占豪的分析文章满足自身信息诉求的同时,也通过评论功能参与到政治话题的讨论中。围绕占豪的微信公众号,他们逐渐形成一个基于相同的时政爱好的“战友”圈。

“占豪”的受众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较高的思考能力。相较于一般的公众号文章简短的评论而言,“战友”们的评论一般篇幅较长,在评论内容上,“战友”们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共同关注的政治事件发表看法,这使得“占豪”的评论区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个观点交锋的公共论坛。

二、时政类自媒体公众号的政治传播影响

时政类自媒体公众号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政治传播方式,其蕴含的更大的传播能量使得其在传播政治信息的过程中,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系统产生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影响。

(一)传统政治传播渠道的补充

自媒体的政治传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对传统政治传播的补充。

一方面,以把控公共舆论为目的的、传统的垂直政治宣传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中越发受到公众的质疑,政府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公众往往会形成对这种宣传模式不信任的刻板印象,而相对自由化的自媒体给予公众一种更为真实的好感,它吸引了受众将自媒体的传播形式作为获取完整政治信息的渠道补充;另外,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政治信息由于顾忌信息内容本身的敏感性和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往往是标准化、单一化、表面化的信息,而自媒体在传播政治信息时多是结合自身的经验与见解进行个性化的观点表达,这些信息往往能给予公众除了科普之外更多一层的启发与思考。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信息接收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时效性大打折扣,而自媒体有较强的实时性和伴随性,受众可以在政治事件发生时同步获取信息。

(二)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

新媒体环境下,政治信息内容丰富性和获取便捷性的提升,使政治逐渐衍化出“去隔离化状态”,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政治传播逐渐日常化的过程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也日益提高。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了社会公众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扩大了政治信息的传播范围,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使社会公众对政治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了解程度趋于平等;其次,政治信息的极大丰富为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提供了客观条件,一些在传统媒体上无法获取的完整信息,通过自媒体可以进一步补充和深化;再次,公众通过使用自媒体,切身感受到了自身话语权的提高,个人的意见确实能够通过新媒体的渠道实现表达并得到反馈,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观积极性得到激发;最后,政府对待公众参与政治讨论观念的转变,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去中心化特质和匿名性的掩护机制,为公民实践政治参与创造了自由宽松的环境。

(三)线上公共空间的构建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20世纪60年代初在其专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了公共领域,也即公共空间的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是指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种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就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达成相对一致的公共意见。

网络空间的时效性、包容性、互动性、虚拟性和隐匿性都为公共的意见表达提供了相对自由和宽松的话语平台。围绕自媒体人发布的推送,订阅用户在评论区自由地交流和讨论,这样一个虚拟公共空间的形成,应用到政治信息的传播中,可以逐渐转变传统僵化的、主客分明的政治宣传机制,形成一种话语权更加平等的政治沟通状态,围绕某个政治事件,公众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些意见不断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一种更贴合于公众实际意愿的公共舆论逐渐汇聚而成。

(四)对公众态度与情绪的误导与煽动

自媒体的政治传播丰富了政治信息的内容,提升了政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但自媒体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也使得其传播内容缺少对新闻专业素养的把控,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引导受众正确、客观、全面地看待政治事件,可能会误导他们对政治信息的理解和态度。

另外,自媒体的内容往往夹杂了传播主体丰富的个人化情绪,而这些情绪的表达有时往往过于泛滥,这些直白的情绪表达通过新媒体的裂变式传播会被逐渐放大,如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形成一种煽动公众的力量,并逐渐演化成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的现实运动,如近年来的“茉莉花革命”“香港占中事件”等社会运动,都是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了从虚拟到现实的过渡。

三、结语

时政类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政治传播,作为一种新的政治传播模式,其传播效果也由此更具广度和深度。它是传统政治传播模式的有益补充,并有效地提升了受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助推了线上公共空间的构建。但其同时也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主观情绪表达过于泛滥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时政类自媒体公众号的传播主体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也需进一步把关、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荆学民,段锐.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及运行模式[J].现代传播,2016(11).

2.臧雷振.新媒体信息传播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

3.邵培仁,张梦晗.全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现实特征与基本转向[J].探索与争鸣,2015(2).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