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执法力度不减 “剑网行动”再度重拳出击
版权行政执法是中国版权保护法律救济制度的显著特点和基本优势。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是版权行政执法的主体。
2017年7月25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在京联合召开“剑网2017”专项行动通气会,已连续开展了十二年的“剑网行动”再次启动。“剑网2017”聚焦新闻出版影视行业的网络版权保护,聚焦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领域的版权整治,以规范影视和新闻作品网络版权秩序为重点任务,以查办大案要案为重要抓手,严厉打击各类网站、移动客户端、“自媒体”传播侵权盗版作品行为,集中整治电子商务平台、APP商店版权秩序,巩固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云存储空间、网络广告联盟版权治理成果,强化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维护良好的网络版权秩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截至11月1日,各级版权执法监管部门巡查网站5.5万家(次),关闭侵权盗版网站1655个,删除侵权盗版链接27.48万条,收缴侵权盗版制品151万件,立案调查网络侵权案件314件,会同公安部门查办刑事案件37件、涉案金额6900万元,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剑网行动中查处的大案要案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网络侵权盗版活动,我国网络版权环境持续好转。
2017年,国家版权局继续开展对20家大型视频网站、20家大型音乐网站、8家网盘、20家大型文学网站版权的重点监管。责令16家网站下架侵权作品1128部;公布11批共计182部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下线盗版链接24845条。
9月13日,国家版权局约谈境内外音乐公司及国内几大音乐平台,要求对网络音乐作品全面授权、避免独家授权。当前网络音乐版权市场出现了抢夺独家版权、哄抬授权价格、未经许可使用音乐作品等现象,破坏了网络音乐版权秩序,损害了音乐权利人和消费者的权益,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和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情况会导致盗版的反弹,破坏来之不易的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秩序。
版权社会服务工作持续进行
2017年11月23日,国家版权局召开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谋划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对在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著作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作品登记量达125.98万件,同比增长15.04%;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达到55.7万件,同比增长了96.63%。可以预计,“十三五”时期,全国作品登记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持续推动版权产业发展壮大,一批版权示范城市、版权交易中心也陆续建立,全国六大行政区域均布设了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2015年中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已突破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3%,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已突破3万亿元。
版权宣传、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国家版权局完成“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重点宣传活动。召开四期大型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班,举办两期版权相关热点问题媒体研修班,对全国版权行政执法人员、软件正版化相关负责人、主流媒体新闻记者进行了培训。
以中国版权协会等为代表的社会服务机构也对版权社会服务做了大量工作。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监测中心、艺术品专家顾问委员会、软件工作委员会等二级机构在陆续成立,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促进版权产业发展、提高版权社会服务能力。并配合国家版权局,协助开展软件正版化培训班、软件正版化督查、完成重点监测作品网络版权监测等一系列工作。关注行业热点,召开艺术品版权高峰论坛、互联网+图片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新形势下版权协会的定位与作用座谈会等交流活动,筹备举办“第十届中国版权年会”,服务大局、服务行业、开展了协会工作的新局面。
版权产业蓬勃发展
据《2017网络版权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31.3%。其中,网络游戏行业规模达1827.4亿元,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规模为100亿元,网络视频行业规模达到521亿元,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突破150亿元。
仅以电影产业为例,截止到2017年11月20日,中国电影2017年度票房达到500亿元,用时仅324天,创下历史最快速度。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版权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中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规模正在大幅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2017年4月26日,国家版权局在北京举办了2017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中央新闻单位、版权产业界、学术界、法律实务界的代表,围绕“创新改变生活”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专职副局长周慧琳出席大会并做主旨演讲。会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家中央新闻单位发起成立了“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联盟”。
会上同时发布了《2016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年度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持续推进,我国网络版权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网络版权保护各项工作进展明显。2016年,国家网络版权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司法保护不断增强,权利人主体对于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网络环境下行政执法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网络版权环境和秩序逐步得到改善;公众网络版权意识有所提升,保护网络版权的社会氛围渐趋形成。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网络版权保护正迎来新的机遇。报告通过对2016年网络版权立法、司法、社会、行政四方面保护情况的分析,提出未来网络版权保护的新形式、新问题、新挑战,面对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多重冲突愈加复杂的形势,我国的网络版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除此以外,伴随着版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以视频、图片、文学、体育直播等为内容的用户付费模式带来良好发展,优质的版权资源激发了内容创作的潜力和激情,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一股新生力量。
展望2018
2018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这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版权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期待着有更好看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文化作品出现,而版权作为文化繁荣的一项基本要素,从根本上保障了优秀作品的创作。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作、尊重版权”的良好氛围,加强版权创造,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版权保护,要营造良好的版权生态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多次对版权保护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新的部署。新一年版权保护工作要在修订完善好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进版权执法工作,加大惩治力度,提高版权案件的查办数量和质量,引领公众广泛参与,提高全社会对版权保护的重视。
我国版权资源存量巨大,增长迅速,转化运用潜力大,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版权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何加强版权运用也是新一年版权工作的重点。充分做大做强版权核心产业,推动一批版权示范城市、单位和园区的发展,引导促进版权产业转化升级,使版权产业成为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系中国版权协会秘书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