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之二

【组图】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颜世贵做客人民网【4】

2018年05月23日10:38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2018年,接受采访回望30多年前无锡堰桥乡的“一包三改”报道。杨静/摄

改革开放40周年

最难忘无锡堰桥乡“一包三改”报道

主持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颜老师也是亲历改革开放大潮的一代人,也写过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有没有很让你难以忘怀的某一个事件的报道?

颜世贵:我最难忘的还是报道无锡堰桥乡的“一包三改”。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短评,后来5月28号,一版发了一篇通讯,都是报道堰桥乡“一包三改”。安徽小岗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包产到户,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很受农民的欢迎,生产积极性也高了,也有饭吃了。无锡堰桥乡也是在学这个东西,农村也在搞这个,农村是搞了承包责任制了,收到好的效果了。但是,苏南乡村企业很发达,乡村企业还是没有获利,干好干坏就是这样,亏损很大。后来乡党委想个办法,能不能把农村的政策引到乡村企业来,他们就搞试点,后来觉得可以。

什么叫“一包三改”呢?一包是包经济指标,经济责任,就是这个厂子包给你了,你该完成多少任务。三改,第一改是改干部,干部过去是任免制,现在是聘用制。工人过去是录用制,现在改成合同制,工资过去是固定的,现在变成浮动。做得好、做得差,效益跟着这个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采访一个服装厂,服装厂建立了好几年,那些领导干部都是“照顾干部”照顾来的,效益很差,工人意见很大,工资也不高,还有点发不出来,从那年开始,就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叫大家应聘,看谁出来,有三个人出来,一个人站出来说,我可以包,但是我只包一个门市部,其他的不要。第二位上来说,我可以包,但是要精简人员。第三个出来包,在座的人员一个不精简,工人工资增加30%。后来就让他当了,一年下来挣钱了,所以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我那时候到无锡采访改革开放,我脑子就想着,有什么典型能够抓住。正好这个座谈会讲到这个,这个“一包三改”还没有推开,意见不太一致,无锡市委一个副书记带着一帮人搞调研发现了,他们跟我们座谈时候讲到这个,我们后来就认为确实是不错,就去采访了,写了这一条。发到报社来,马上就在一版登出来了,特别重视,影响挺大的。

今年江苏分社的社长又带着我去看,不一样了。过去我记得从无锡往堰桥乡去,堰桥乡在无锡的北边,没有路,现在变成无锡的一个区的一部分了。办公的地方也变了。我最感动的就是,当年的两个老领导都来了,一个是当年的乡长,还有一个是管工业的副乡长,和我岁数差不多,我们都老了,但是还记得这些事。当年“一包三改”起来的厂子,有的发展了,有的淘汰了。后来很多企业转制转了,有的搞得相当不错。

克服困难

推动人民日报地方记者站建设

主持人:您在人民日报驻江苏和北京站都当过站长,为推动人民日报在各个地方建记者站,其实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您能不能跟我们讲讲,当时推动各个地方建记者站,为什么需要付出那么大的努力?难在什么地方?

颜世贵:人民日报原来是有记者站的,1959年,根据中央的意见,和新华社合并了,因为当时人民日报的领导和新华社领导是一个人,这样把两个媒体的记者站合并起来了,一个单位两个牌子,既挂新华社分社牌子,又挂人民日报记者站的牌子,记者写稿,既是新华社记者又是人民日报记者。

随着形势发展,报社没有自己的记者也是个问题,后来报社打报告,1981年,中宣部批准,人民日报可以选派一些记者,到地方去工作。我这个时候就被派到江苏。去了以后,我们准备建记者站,没有东西。到了1984年,人民日报就打报告了,要恢复重建地方记者站。但是问题在哪?一个是没有地方,没有什么条件,同时这个牌子还挂在人家那里。

到了1986年,后来又打报告,就是要两家分开,分挂牌子。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宣布成立记者站。最大的困难就是条件很差,没有条件,另外,没有办公的地方,吃饭就别说了。我们人也少,我们当时讲的,我们要把报道搞好。要让人家知道你在这里的存在,你没有东西,报道不出东西也不行。我们江苏站是比较早成立的,当时任命我为首席记者,叫站长有点行政化了,就这样定下来了。1987年我调到北京站,到2001年年底才回记者部,在北京站待了14年。最近几年地方记者站变成地方分社了,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也在发展壮大,这是好事。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