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之二
【组图】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颜世贵做客人民网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颜世贵做客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人民网传媒频道“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今日推出第二期,人民日报原驻江苏、北京记者站站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颜世贵做客人民网演播室,畅谈“我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以下是访谈文字实录:
我是人民日报培养起来的
我的血液融化在这个大院里
主持人:颜老师,首先想请您简单给我们回顾一下在人民日报这几十年的生涯。
颜世贵: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当年到报社的时候,人民日报创刊还不到20年,一晃今年70周年了。我所尊敬的一些老领导、老记者,好多现在都不在了,我是踩着他们的脚印走过来的,他们敢于讲话,讲真话的记者品质影响了我一生。这是我印象相当深的。
我在人民日报这一辈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当记者,没有其他的。我来的时候是1967年,一开始分到总编室夜班编辑组做编辑,跟着老同志一起做。没过几年就到了记者部,人民日报记者部是1974年恢复的,我就到了记者部。
主持人:当时有什么跑口记者的说法吗?
颜世贵:没有口。我是先当机动记者,后来当驻站记者。70年代进了记者部以后,基本上机动记者到处走的,没有驻站记者。人民日报重大的新闻采访我都参与了。像记得很清楚的,第一次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是1975年,1976年唐山大地震,毛主席去世,都参与了采访,后来又参加大寨联合报道组,衡广复线铁路采访,还有两会采访,香港澳门回归采访。还有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都经历了。人民日报的风风雨雨我都经历了。
主持人:您跟人民日报一路风雨兼程走过来。
颜世贵:我是人民日报培养起来的。我可以这样说,我的血液融化在这个大院里。我是在人民日报大院里成长,也是在这个大院里变老的。
主持人:颜老师,我们现在走在金台园里,鸟语花香,环境非常非常好,您还记得当时您进来的时候,做记者的时候,是这样一个环境吗?
颜世贵:那个时候也不错,但是跟现在不能比。当时报社在王府井大街,那个时候年轻人经常要到首都机场去迎接外宾,我也参加过。当时现在报社的地址是机械学院,是个学校,很大,房子挺多的,但是房子之间空间挺大,没有高楼,环境不错。但是现在跟过去是不能比了,好多都是后来搞起来的,像白杨树,1980年从王府井搬过来,那个时候开始栽的,还有五号楼前面一棵松树,也是那个时候栽的。
主持人:现在记者所在的工作环境感觉非常非常舒适、幸运。你们当年是没有这样的环境的?
颜世贵:没有。现在真是好得不得了。能跟咱们报社大院比的不多,所以我们要珍惜。
主持人:现在我们当记者这个工作状态,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现在人民网新媒体,感觉马不停蹄,您当时刚开始做记者工作的状态也是这样吗?
颜世贵:跟现在不是太一样。我印象当中在王府井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新媒体方方面面,竞争力很大,过去没有这么大竞争力。还是按步就班的,我觉得不是太紧张的。
主持人:我看您今天带了很多纸质的资料,有没有当时初次采写并且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
颜世贵:最早的我就记不得了,因为60年代,有些是70年代做的,那就记不得了。印象深刻的也有,但是不署名。
主持人:那个时候不署名?
颜世贵:不能署名,怕有成名思想。我后来查了一下,一直到1978年才有署名,本报记者,后面再加个本报通讯员,还有和人家一起的。
主持人:1978年之后您署名的第一篇文章有印象吗?是关于什么样的报道?这个稿子背后有什么故事?
颜世贵:我记得我写的是王府井新华书店,当时叫多出书、出好书,读者很希望有书看,那个新华书店里没有什么书,而且很单一,文学书基本上没有什么。后来他们开始有这个东西,我觉得特别好。我发了消息以后,我记得南京有一个小学生,大概10岁,还给我来了一封信,他就喜欢看书,后来我到南京出差,特地买了两本书送给他。
主持人:那个时候和读者之间有这样亲密的交流。
颜世贵:这个孩子现在大了,得有四五十岁了。可我的信还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