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对儿童的影响:路径与理论框架【2】
三、媒介影响儿童的八种理论框架
Kirsh在Media and youth: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一书中总结了八种常见的理论框架来理解媒介对儿童的影响[19]。可以发现,除传播学者外,那些卓越的心理学家也为媒介与儿童的理论搭建贡献智慧。
1.皮下注射理论(Hypodermic needle)
20世纪上半叶,报纸、电影和广播等大众媒介的迅速崛起造成了普遍的社会忧虑。媒介效果是强大的,它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这样的观点占据当时的主要论调。该理论将媒介看作一支注射剂,将信息和观点直接注射给受众,从而产生一致的观念与行动。佩恩基金会主导的“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尽管皮下注射理论的观点被认为极大地简化了媒体对儿童的影响,因而在很早以前就被研究者们所抛弃,但是,它们却为后来的媒介与儿童研究奠定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取向。
2.激励转移理论(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
激励转移理论认为,生理唤醒的消散较为缓慢,当两个事件在时间上接近时,前一个事件产生的唤醒可能会叠加在后续事件产生的唤醒上,激励转移的最终结果是对后一个事件唤醒水平的强化。该理论提供了一种生理机制,来解释为什么媒介使用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儿童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如恐惧、焦虑和攻击行为的增加等等,并被广泛应用于儿童与媒介暴力的研究中,那些测试儿童观看影片后的皮肤电反应,或者观察儿童观影后如何使用电击惩罚的研究都是以这一理论为基础。
3.涵化理论(Cultivation Perspective)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最初由Gerbner等人在“卫生局长报告”系列研究中提出。该理论认为,电视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它像魔术一样让所有观众适应和接受电视中所展示的观念和态度。与魔弹论直接强大的效果不同,涵化理论认为观点的产生需要时间,因此那些观看电视时间最长的人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例如研究者发现,观看性内容更多的青少年对性行为持有更开放的态度[20]。主流化(mainstreaming)和共鸣( resonance)两个概念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涵化理论的内涵。通过主流化,社会上的不同群体可能会因长期收看电视而产生趋同意见。而共鸣则是指当现实生活的经验和电视所展示的内容十分相近时,涵化效果会得到强化。
4.启动效应(Priming)
启动效应由Meyer和Schvaneveldt提出,它指一种情绪、想法或观点一旦被启动,那么类似的情绪、想法和观点也会被触发[21]。因此,不同的媒体内容能够触发类似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网络,例如警匪片可能会触发有关犯罪、毒品等内容的联想。不仅如此,一台电视机本身也可能会启动受众有关他所喜爱的节目的联想。如果一种信息网络频繁被激发,那么这些信息在未来被激活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此一来,过度使用某类媒体或频繁接触某类信息,可能使受众的观点与情感产生偏向。这也可以解释当具有侵略性的儿童面对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时,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对方是带有敌意的[22]。
5.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通过让儿童观察成人如何击打不倒翁,Bandura发现,那些观察了成人行为的孩子学习并模仿了成人的攻击行为。当榜样行为被强化,模仿出现的可能性就更大;相反,如果榜样的行为受到惩罚,儿童的模仿就会减少[23]。同时,该理论还指出这种习得的行为是如何持续的。首先,该行为能够满足个人需求,形成自我强化,例如听某种类型的音乐能让青少年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其次,这种行为获得了同伴的认可或奖励;最后,一些媒体可以直接提供强化和惩罚,例如电子游戏中获得奖励或失去分数。
这一理论几乎可以解释所有儿童接触的媒介产品,它们为儿童提供了大量观察学习的机会。研究者们担心,大量由英雄人物施加的暴力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得到鼓励,这可能导致儿童暴力行为的增加[24]。
6.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社会认知理论是Bandura本人对社会学习理论的一种修正。他认为社会学习理论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认知理论,而非行为理论。因为行为的发生受到三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即行为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行为因素主要指过去获得的一些行为能力;个人因素则包括个人的期望、信仰、目标、自我认知和内在动机;环境因素则是那些通过直接经验或观察学习来影响个体的非内在性因素,例如媒体、朋友和家人。这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人类的行为与思想感情,不同于社会学习理论从环境到行为的单向效应,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行为、内在动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25]。
社会认知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它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和自我调节,而不是简单地对环境作出反应。当个体与环境传递的信息一致时,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将会增强。因此,当儿童的内部动机与媒体所呈现的榜样行为一致时,媒体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行为。
7.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
脚本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Silvan Tomkins,他认为人类行为通常会落入一种“脚本”模式,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方案[26]。就像电影、漫画和电子游戏都按照其脚本编排故事一样,儿童也会通过选择脚本决定行为。脚本的选择需要依赖合适的情境,儿童需要考虑已有脚本和现实情况的相似程度,以及使用该脚本的潜在后果,因此社会规范往往成为考虑的主要对象。
依据脚本理论,媒介可能从两方面影响儿童的思想行为。一方面,媒介为儿童创造脚本,提供行为方式的案例,通过反复接触,还可能影响儿童感知到的社会规范。例如,儿童可能通过暴力的媒介内容获得攻击性的行为脚本[27]。另一方面,媒介也为儿童提供了验证脚本的机会。因此,有性需求的青少年会主动寻找展示性内容的电影,而既有的攻击行为本身也可能刺激儿童更多接触暴力的媒介内容[28]。
8.通用媒体模型(Universal media model)
通用媒体模型事实上是对Anderson和Bushman提出的一般攻击模型(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GAM)的一种转化。原本的GAM模型用于解释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它认为暴力行为的产生是在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通过人们的情绪唤起和认知加工,继而作出评估与行为决策的过程[29]。Kirsh认为只要将“攻击”替换为“行为”,就可以解释媒介对行为的影响,并称其为通用媒体模型。
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兼容了激励转移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因此被心理学家广泛用于媒介暴力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研究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