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上

夜班编辑的跨年夜

2018年10月17日14:39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上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王志浩 大众日报总编室编辑

王建伟 齐鲁晚报融媒编辑中心编辑

秦 雨 重庆商报编辑中心编辑

周 炬 长江日报总编室编辑

陈 希 广州日报美编室编辑

主持人的话:跨年夜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辞旧迎新的象征意义,有的人选择和亲人、爱人一起安静地倒计时等待零点,有的人选择与朋友一起以狂欢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而有这样一个群体,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他们坚守岗位,没有亲朋好友陪伴,为新年的第一期报纸筹划准备……

跨年夜是夜班编辑一年中三百多个夜晚中普通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关于跨年夜的夜班经历,夜班编辑们有哪些回忆,又有哪些感慨?请看本期茶座嘉宾的故事。

跨年夜,改版头时拍张照

王志浩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经做了四年的夜班编辑了。在这数以千计的漫漫长夜,经手数以万计的新闻稿件,相同的是伴着黑夜上班下班,不同的是处理每篇稿件时的所感所想。

就像最近去世的诗人余光中在一首诗里写道:你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

说来也巧,这四年中,每年的12月31日都赶上我值夜班,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跨年夜我都要在单位与同事们一起度过。在这四年中,我养成了个习惯,每个跨年夜改版头日期的时候,都要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纪念这过去的一年。这一略带仪式感的小事,一做就是四年,像是一种自我的传承,看起来幼稚,我却把它视之甚重。

这份珍视来源于节点和职业的特殊。以前上学读书的时候,生活是分段过的。上学的时候盼着放假,假期过后又要回去上学,初中的时候想着高中,高中想着大学。每个学期、每个假期都是生活的一个阶段,一直有个奔头,有个念想。参加工作以后,被分段的不再是生活,而是人生。生老病死,娶嫁供养,将人生分成了几个大段,每段之间再无休息,再无调整,也不知道何时应该驻足修整,何时应该回头审视。

对于夜班编辑来说,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感受来得更深。我们的工作,每天都是起点,每天都是原点。在这种情况下,仪式感就来得尤为重要。我曾经故作叛逆,对仪式感装作毫不在乎。后来才发现,没有仪式感的人生难免浑浑噩噩,支离破碎,每一个特殊的日子都值得纪念。每个跨年夜改个日期发一张朋友圈,就是我对生活的分段,让自己在这一刻停一停缓一缓,打一个记号,尽管知道马上还要投身下一个循环之中,但也至少不要让生活糊到一起。

2016年的跨年夜,早在一个月前我已经约了几名好友一起跨年,当时并没有算班期,忘了自己还要值班,事到临头也不好爽约,只好稍露个面,晚上8点多就要去值班,搞得大家十分扫兴。有朋友不解地问“怎么元旦还不放假啊”,我笑着说,大众日报创刊70多年了,在战争年代枪林弹雨中都没停过刊,别说一个小小的元旦了。有句话说得好: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

跨年夜不能与家人朋友一起度过,多少还是有些沮丧。但是这毕竟选择了这个职业,这个岗位,就要承担其所带来的一切好与不好。军人不会因为怕受伤就逃离战场,老师不会因为学生顽皮而放弃学生,选择了做夜班编辑,就要对报纸负责,对读者负责。有时候夜班上久了,会开始质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仿佛自己选择的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做完了一组报道,还有无数组报道在前边列队,出完了一个版面,还有成千上万的版面等着我去完成。改了四年的版头日期,不知道还有多少日期等我去改。就像是陷入了悬疑电影中的死循环,身陷困局而不能结。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哪管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欣喜。”我突然恍然大悟,对于我们也是一样,哪管什么版面无穷,当每天新鲜的报纸摆在桌上,看到版头上用铅字码着自己的名字,就应该每天有每天的欣喜,“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总有干不动、干不了的一天,但是报纸会周而复始地出版、收藏,我们的名字也会和报纸一起流传。“文以载道”,每一份报纸承载了每名记者编辑的智慧和思想,这也是其他职业无法带来的荣耀。

华灯初上,人犹未归。每个晚上,大众传媒大厦有夜班编辑工作的地方灯都是亮堂堂的。无论是跨年、过节,还是平常无数个长夜,这亮堂堂的灯照亮着每个不能陪在家人朋友身旁的人心里的路,也照亮了这里每个新闻人的良心。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