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即媒介——《纽约时报》的新媒体战略研究
摘 要:《纽约时报》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百年大报。它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新媒体战略转型,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风向标。新媒体技术带来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时报的创新需要从网络社会的外部来看其内部的运作。网终社会的社会关系改变,媒介从纸质变为多媒体,读者成为用户,“信息”成为“媒介”,时报以新闻生产方式的根本创新,带来新闻产品如数据新闻、视频,新闻渠道如社交媒体、app等各种创新。新媒体时代的时报成为“重塑社会脉络”的新社区。
关键词:《纽约时报》;新媒体;新闻生产方式;信息;媒介;
《纽约时报》是美国有160多年的历史大报,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综合性媒体。网络时代,《纽约时报》在新媒体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有失败但较多成功,是媒介融合的标杆。它一直秉承做高水准新闻的价值观,持续着全球性的影响力。它坚持“受众至上”原则,用不同新闻链接不同平台,使信息成为媒介,阅读“印刷(press)”变成了“对话(conversation)”,黏合用户;新媒体实践中,通过对媒介、受众新的理解,创新新闻生产方式,从封闭到开放,各节点协同创新。时报成为了服务城市的全新媒体,全球化的新媒体社区,创造了网络社会的新关系。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对于《纽约时报》的新媒体运用,陈昌凤的《纽约时报公司的经营模式探析》[ 陈昌凤:《纽约时报公司的经营模式探析》,《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6期,第33-38页。]探讨得较早且全面。文中称印刷、网络和广播电视的媒介融合为“跨媒体经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区隔越来越弱,逐渐由技术共用而达到媒体融合、资源共享。”这种不同形态媒体间区隔弱化的“媒介融合”观,与美国学者De Sola Pool于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 的著作中提出的观点类似。Pool认为一种被称为是“各种模式融合”的过程正在模糊媒体之间的界限。[ 黄旦、李暄:《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现代传播》2016年第1期,第23页。]瞿旭晟、张志安[ 瞿旭晟、张志安:《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纽约时报网站个案研究》,《青年记者》2006年第4期,第60-62页。]对2005年的纽约时报网站作了具体分析,从8个方面来讲网站的特色服务,除了及时更新新闻、免费的网络版服务,还有数据库查询、各平台提供的家居电影等相关服务。以上是以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角度来论述网站的运作的,对“媒介融合”的看法是把融合主要当作“一个技术过程,即在一种设备上汇集了多种媒体功能的过程”。[ [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 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 2012 年版, 第31页。]但亨利·詹金斯 (Henry Jenkins) 对这种“媒介融合”是批评的。
胡泳在对《赫芬顿邮报》与《纽约时报》近5年新媒体实践而前者胜出的事实中,认为“报纸必须开始一场全面的变革”:“实际上,《纽约时报》不仅把自己看作是内容创造者,也看作是一个社区的建立者。”[ 胡泳:《报纸已死,报纸万岁——报纸转型的关键策略》,《新闻记者》2011年11第11期,第15-22页。]胡泳从“变革”的角度论述《纽约时报》的新媒体运作,对“媒介融合”提出了另外看法。此文发表于时报网收费不久,新媒体实践的众多面向还没有被作者厘清,但他已认识到不是“多功能汇集”这么简单。
美国传媒业的发展,纸退网进势不可挡。2011年3月28日,已酝酿了两年的时报网站开始计量式收费,许多论文探讨具体业务。如收费方面,陈先奎、刘玉书[ 陈先奎、刘玉书:《付费墙: <纽约时报>的数字化转型与美国报业的发展》,《美国研究》2015年第2期,第112-131页。]对《纽约时报》的付费墙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纽约时报》通过新媒体新闻实践改善了读者体验,赢得竞争优势。邓建国说,《纽约时报》选择有其特色的计量收费,一方面是让公众在合理范围内能免费关注其发布的新闻,从而保持该报在公共领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又能确保自己获得足够的内容销售收入。[ 邓建国:《罅隙微光:<纽约时报>引领下的美国报纸网站收费潮》,《新闻记者》,2013年43-49页。]
业务方面。闫月英等[ 闫月英、王娟、丁梅:《融合报道的生产与传播 ——以<纽约时报>网络版为个案》,《新闻知识》2012年第5期,第49-50页。]考察收费后《纽约时报》网络版的融合报道特点:不同手段、不同内容的纵深融合,强调受众参与与视觉化呈现的新闻讲述,及对移动终端开发利用的注重;刁毅刚认为[ 刁毅刚:《<纽约时报>的内容数据开放和新闻客户端战略》,《中国记者》2012年第2期,第120-121页,第120-121页。]“过去的三年,内容数据开放、链接数据和开发者联盟、新闻Apps(新闻客户端)成为《纽约时报》这一传统媒体机构关键词。”辜晓进详细分析《纽约时报》的15个app。[ 辜晓进:《纽约时报:多媒体嵌入已成常态》,《新闻战线》2016年第17期,第142-145页。]孟笛[ 孟笛:《开放理念下的新闻叙事革新 --以<纽约时报>数据新闻为例》,《新闻界》2016年第3期。]分析了《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实践,从新闻叙事的视角切入,指出《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叙事方式具有全媒体、互动性、游戏化、移动式特点,完成了对传统新闻一元叙事的革新。
以上对《纽约时报》新媒本实践的论述,是从媒体本身着眼,属于黄旦、李暄[ 黄旦、李暄:《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现代传播》2016年第1期。]说的“其思考路向,是以大众媒介机构为依据,是从媒介机构的门内往外看。”他认为“媒介融合”是社会形态的变化,即以数字技术为元技术平台,将不同维度上的媒介重新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涌动的“网络社会”,而媒介组织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就是说由技术对不同维度重新整合成的,是数字技术驱动的“网络社会”中的媒介组织,以此来谈新媒体战略,要从外向内看。沿此路径,数字技术引发的“网络社会”是胡泳说的报纸“革新”的理论前提。陈昌凤[ 陈昌凤:《纽约时报的“2.0新闻业”战略》,《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4期,第26-28页。]说互联网把传统报业逼上“绝路”的同时也催生“2.0新闻业”(Journalism 2.0),就是从技术Web2.0构建新闻业说起的。2006年时报从印刷媒介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向多媒体为平台的内容供应转变。[ 陈昌凤:《纽约时报公司的E化模式》,《网络传播》2006第8期,第35-37页。]
对于“媒介融合”,黄旦、李暄[ 黄旦、李暄:《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现代传播》2016年第1期,第110-115页。]归纳了国内“媒介融合”讨论的取向:侧重“融合”而忽略“媒介”,在同一层面上看“媒介”。“他们的视野都是围绕大众媒介机构如何适应新传播技术,是从媒介机构的门内往外看,而不是以新传播技术带来的整个传播形态变化来反观媒介机构。”[ 黄旦、李暄:《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现代传播》2016年第1期,第110-115页。]而张昱辰[ 张昱辰:《跨学科视野中的媒介融合研究:多重维度与范式》,《新闻记者》2018年第6期。]从媒介融合研究的多重维度归纳了四种范式:媒介机构、组织与新闻生产方式的融合;用户娱乐、生产、社交等媒介实践的融合;信息与物质形态的融合;媒介技术与身体的融合;孙玮对最后一种范式“媒介技术与身体的融合”的“赛博人”进行了深入论述:媒介融合正在迈向主体层面的融合——技术与人的融合,这造就了新型主体“赛博人”。……是人与技术的双重逻辑的交织互嵌,成为后人类时代的元媒介,重造了社会系统,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孙玮:《赛博人:后人类时代的媒体融合》,《新闻记者》2018年第6期。]这为分析《纽约时报》的新媒体战略打开广阔视野。
本文探讨的是,以网络数字化技术为驱动的《纽约时报》,在新的传播形态下,如何进行新媒体运作,进行新闻生产创新实践。尝试黄旦、李暄文章中提到的路径,从网络社会的外面向媒体内部看,从网络社会形态的宏观来把握其战略创新。新媒体战略的整个核心是新闻生产方式的创新。本文的新媒体(New Media)是指:互联网及相关的媒体和软件,涵盖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罗杰·菲德勒认为融合(汇聚)是指路径的交叉和合并,其结果是引起每一个融合实体的变革,并创造新的实体。[ [美] 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 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23页。]网络《纽约时报》已超越为新的存在。纸媒时期的实体和中心,锐变为网络社会中既具实体,同时是网络空间中多媒体并置、嵌入、聚集的多点存在,是虚实具有的多中心化《纽约时报》。这种创新由新技术带来,新闻的生产方式创新所致。
二、《纽约时报》历史:从print(刊印)到conversation(对话)
《纽约时报》1896年被阿道夫?奥克斯买下,提出“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一切消息都适宜于刊印),提出“要不偏不倚,无私无畏地提供新闻,无论涉及什么政党、派别或利益。”时报以客观及时深入的报道和深刻的评论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报,到2018年共获220个普利策奖。前发行人小苏兹伯格说:“1896年的纽约有17家英文日报,而今天(2001年——作者注)只剩两家半了……我们从17家日报中实力最弱的一家,最终发展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日报。”[ 杰罗姆:《平台型媒体:科技与媒体缠斗百年再平衡》,公众号《钛媒体》,2015年1月29日。]
网络应用的普及争夺了传统报纸的受众市场。1996年1月,纽约时报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报纸网站www.nytimes.com,提供《纽约时报》的在线阅读。同年成立了独立核算的数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Digital,NYTD)部门,直接归发行人管。在核心目标和价值观上与整个公司保持一致。到2000年已盈利。从开办时的免费,到2011年的收费,至2017年订阅达到最高量,《纽约时报》的新媒体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2006):“鼠标+水泥”。这个阶段以纸为主,把纸上的内容搬到网上。网被看成是纸的延伸,网是传递信息的平台;第二阶段(2006-2011):财务危机下的转型期。从印刷媒介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向多媒体为平台的内容供应转变。[ 陈昌凤:《纽约时报公司的e化模式》,《网络传播》2006年第8期,第35-37页。]它的“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的口号被替换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关于对话”(It’s All About the Conversation)。公平地说,《纽约时报》 正在尽可能地赶上时代的舞步。[ 胡泳:《报纸已死,报纸万岁——报纸转型的关键策略》,《新闻记者》2011年第11期,第19页。];第三阶段(2011-2014):2011年3月28日设立付费墙,开始付费媒体时代,这是时报经营的重要基点。这一阶段用互联网思维尝试各种新媒体实践。纸维系着传统客户。网独立,超越平面的报纸成为立体的平台,有无限空间、时间,是互动的立体的空间。到2012年在线发行的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第四阶段(2014-今):用社交媒体,彰显新媒体的连接性、开放性。2014年是《纽约时报》非常困难又极具“戏剧性”的一年:网站改版升级,领导变更,100多位员离职。但是,正如小苏兹伯格2001年说的:“我们总能够去适应、改变或跟随我们的读者。”(杰罗姆,钛媒体2015)至今《纽约时报》仍进行着全方位的创新。
用胡泳的话说是“不断迈出新‘舞步’”[ 胡泳:《“报纸已死”还是“报纸万岁”?——以<赫芬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为例》,《传媒》2012年第7期,第58-60页。] 2001年nytimes.com已成为网上最大的报纸品牌。2004年和2005年时报网络版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美最佳报纸网络版。2005年网站全美访问量最大。2011年3月底收费,显示了报纸的思路的转变:成功的在线商业模式取决于少部分高度忠诚的读者,而不是大量的点击率。[ 胡泳:《报纸已死,报纸万岁——报纸转型的关键策略》,《新闻记者》2011年第11期,第19页。]2016年的数字业务营收接近5亿美元,是其他顶尖媒体如BuzzFeed,《卫报》及《华盛顿邮报》这方面收入的总和。[ 2016年《纽约时报》内部报告:《杰出新闻》(journalism That Stands Apart)。http://36kr.com/p/5062370.html。2018.7.9。]2017年,其订阅收入(1,008,431,000$)占全年收入(1,675,639,000$)60%多(据其2017年财报)。“《纽约时报》是迄今为止被其他媒体机构引用最多的、Twitter上最热、Google上被搜索次数最多的新闻出版社。……仍是这个国家最具有影响力的新闻组织。”[ 2016年《纽约时报》内部报告:《杰出新闻》(journalism That Stands Apart)。http://36kr.com/p/5062370.html。2018.7.9。]总之,《纽约时报》新媒体历程的独特性是:秉持做最好新闻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坚持“受众至上”的原则,进行新媒体创新。
三、新技术引导的“新媒体哲学”
1987美国第一家报纸上网,到1994年不过几十家,全球不超过100家。1994年美国网景公司推出因特网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 1.0,极大方便网上的搜索浏览,一年时间全球因特网用户达到3000万人,激增一倍。随之,美国报纸约以每年递增60%的速度建网络版。纸退网进成为不可阻挡之势。
《纽约时报》就是在激增势头的1996年1月推出了网络版。1998年10月,尼森霍兹全面负责纽约时报的数字业务部门。1999年6月,成立独立的了独立核算的数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Digital)部门,直接归发行人管,单独采编、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经济上,1996年1-9月,电子版收入达400多万美元。[ 任河身:《美国报业掠影》,《新闻爱好者》,1996年第10期,第23页。]数字时报的口号是:用更低成本创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这时的网络是丹麦学者克劳斯·布鲁恩·延森(Klaus Bruhn Jensen)所说的只是基于将“世界容纳进一个媒介”的模型而建立起虚拟媒介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和美国经济的不景气,时报纸媒的财务恶化。网络的营收占总收入的比重在上升,从2004年占总体收入的4%上升到2006年的8%。2006年公司执行总裁罗宾森专门设置了研究开发中心,研究读者行为方式的变化、新技术等,以应对新形势。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新的信息技术产生了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31页。]2003年丹·吉尔默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2005年,Facebook风靡全美国的大学;2006年,Twitter成立。技术使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时报不得不改变。媒介与技术融合带来的一个结构性变化,是“原来互相分割的社会交往语境和形态(比如私人与公共)模糊乃至坍塌, 媒介产业的霸权地位已经不在,而另外一种形式的融合——社会融合(social convergence)悄然崛起”。[ Boyd,Danah (2008),Facebook’s Privacy Trainwreck: Exposure,Invasion,and Social Convergence,Convergence,Vol.14(1),p.18. ]
2005年3月收购的About.com网站可以使访问者上传信息,传统媒体的资深专业人员开始用新的眼光打量他们并不熟悉的“网络”。新技术使“媒介”凸显出来,虽然认为与传统介质的纸同具移动性,但还是有极大的不同。作为关注重心的媒介已从纸转移到了网,并重视接触网络的“读者”的变化。与微软合作,时报开发“时报阅读器”(Times Reader),试图让电子设备具备与报纸同样的阅读体验,2007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这种实验让高层领导重新考虑价格和商业运作模式。[ 郑敏:《<纽约时报>的新媒体之路》,《中国记者》,2007年第8期,第84-85页。]此时,技术与新闻结合,不仅移动,而且可下载和反馈,阅读拓展成为嵌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曼纽尔·卡斯特说的: “我们必须认真看待技术,以之作为探究的起点; 我们必须把革命性的技术变迁过程摆放在该变迁过程发生与重塑的社会脉络之中。”[ [美] 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四、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创新
技术驱动下的网络社会,社会关系发生改变,新闻传播众多维度也发生变化,如媒介、受众、新闻、信息等等。时报从传统的大众媒介,转变为“重塑社会脉络”的社区,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闻生产方式的创新。
首先涉及媒介的变化。不仅是指媒介形态上从纸质变成了网络媒体。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用“信息方式”谈电子媒介对社会的改变:“电子交流手段因为其电子化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为新的语言经验。”[ [美] 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 导论:无物之词》,范静晔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页。]信息的存取方式、信息的构型造成社会关系的转变。卡斯特也说“在新技术范式(信息主义)……它是技术,但它也是网络化社会结构和蕴含在网络化逻辑中的具体关系组合。”[[美]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论、网络和网络社会: 理论蓝图》,载 [美] 曼纽尔·卡斯特主编: 《网络社会: 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信息技术改变了媒介特质(如麦克卢汉说的媒介的尺度),传受方式,改变了关系,从而关系的相关端都发生了变化。这弥散在新闻的生产中。
新媒体本身蕴含的关系组合使新闻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纸媒时代的新闻生产,是大众传媒机构专业生产、广泛发布的单向过程。新媒体时代,这种生产方式仍然存在,但同时,互动产生关系,关系本身就是生产力。胡泳谈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纽约时报》的读者一直在参与编辑工作,即使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这件事。[ 胡泳:《“报纸已死”还是“报纸万岁”?——以<赫芬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为例》,《传媒》2012年第7期,第58-60页。]能上传、下载和反馈的About.com网站,是时报公司于2005年3月花4亿1千万美元收购的。About.com在2006年第三季度收入为7.4亿美元,占总体收入的2.5%,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期上升50%多。时报的新闻生产方式在变化,其专栏版是受行业称颂的用户生成内容的论坛。同时,视频、评述性纪录片也成为用户生成的栏目。
《纽约时报》数字化报纸的采编者往往先将一个新闻信息点抛出去, 通过自媒体读者们的点击率和互动程度筛选重要新闻、补充信息细节。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自媒体出版作为一种参与式新闻的特点。[ 陈先奎、刘玉书:《付费墙: <纽约时报>的数字化转型与美国报业的发展》,《美国研究》2015年第2期,第112-131页。]从采编来说,新闻在网络社群的讨论中延伸,同时产生参与新闻和草根报道,是主流新闻的扩展。还有,时报通过自主研发的新闻机器人Blossom辅助编辑判断潜在热点。Blossom目前在时报公司的Facebook和Twitter上使用。据时报的统计结果,由Blossom选出的发布的Facebook贴子平均点击次数比其余的高120%,经Blossom推荐Facebook和Twitter上受欢的内容之间存在交集。[ 汤天甜、李琪:《智能机器人如何辅助生产社会媒体爆款——以纽约时报Blossom为例》,《传媒评论》2017年第9期,第27-28页。]
在编辑机构上,协作创新,必然带来编辑部从封闭走向开放。2007年成立“互动新闻技术部”,将技术与采编人员交叉,进行空间上的融合。随着网络出版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编辑部门也不断创新调整,以适应变化中的新媒体运作。2016年时报建立印刷中心,与数字新闻分离,是因为以数字出版为主的时报,纸媒专门负责维护其读者。已出台的《2020报告》将削减编辑的职位,新的内容管理系统(Oak)可以让编辑和记者用视觉元素来讲述故事,在出版前检查最终产品形态。另外,将创建专题团队来负责重要的专业领域报告,使报道更具权威性和高品质。
多平台交叉链接。《纽约时报》有网站,提供大量信息,及时更新。同时在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上发布简短的信息,并提供详细报道的链接。2015年, Facebook推出交互式媒体内容创建,可以直接将新闻内容发布在平台上的Instant Article。时报与此合作,方便加载,提高用户体验。同年,Twitter推出有新闻聚合功能的“Moments”,方便新闻事件的呈现,时报也加以应用。同年还有苹果的“News”聚合类新闻应用,扩大平台发布内容。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8月,有三分之二(67%)的美国人表示,他们至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一些新闻。2015 年,《纽约时报》网站有14%至16%的流量来自Facebook,同比增长100%。时报宣布,截止2016年12月,其在Facebook视频直播平台的浏览量已经达到了1亿次。
因新媒体的介质特性,生产内容也发生变化,故事有新的讲述方法:媒介决定了新闻内容,而不是相反。如2012年《雪崩》报道。“雪崩”报道的案例,可以说是媒体融合时代的一个典型。《纽约时报》用现场视频、3D图片、气象图表、文字报道和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在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展示的,不仅是对华盛顿州的一场雪崩全方位、全体验的报道,更是对传统报道方式雪崩式的冲击,发布6天就获得了290万访问量。[ 刘笑盈、康秋洁:《转型迎战数字化大潮,没有完成时》,《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它使《纽约时报》创造了350万页面浏览量。在2013年4月因“雪崩”的全媒体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新闻生产从产品到表达方式都变了,形成了新的“新闻方式”(该词出自2016年报告《杰出新闻》)。时报公司2016年的报告自己说:“我们的价值观没有变;我们的表达方式变了。”这出于危机意识:“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会给竞争对手一个可趁之机。我们在技术上会变得十分脆弱并影响到其他长期成功的业务,包括媒体的内部和外部。”[ http://36kr.com/p/5062370.html]《纽约时报》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例如:一则关于纽约的头版报道可能会被一则全国性报道替换,国际新闻主页以一种对国际新闻的敏感性安排我们的新闻报道,另外, iPad 应用会将你已经读过的报道变灰。(《纽约时报革新报告2014》)等等,是基于技术与读者关系考虑的新举措。
在这种新闻生产中,数字化、可视性新闻、视频等,生产的动态性等,都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必然之举,也是自救之举。在整个2012年,《纽约时报》做了超过60个互动的信息图,每一张都少不了由数据在底层作支撑,并用读者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解读出来。[ 《纽约时报数字化改革之路:新闻制作方式彻底改变》,《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1月29日。]《纽约时报》在其日常报道中已经大量采用多媒介嵌入式的融合报道。也就是说,一篇新闻中,不仅有文字,还常常嵌入音频、视频、图表、幻灯片等传播形式。[ 辜晓进:《纽约时报何以成为转型标杆?15个app,多媒体嵌入式报道》,《澎湃新闻》2016年7月21日。]这种转型,给人以前所未有的阅读视听体验。
由此带来重要的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协作式创新。纸媒的生产方式是封闭的,而新媒体的生产方式是开放的,是协同生产。不仅是专业化人员进行着生产,各个网络节点都在生产。生产的不仅是可视的新闻,还有关系,从而权力、机制。是新闻生产把位于纽约的总部和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同时粘系在“纽约时报”的网上。无数节点,融合在一起,进行多元生产,协同创新,凝成了新的纽约时报社区。
同时开放数据库。“随着数字时代到来,《纽约时报》的技术开发团队也提出了他们的座右铭—“共享所有适合开源的代码”(All the Code That’s Fit to Print)。[ 毛川:《新闻编辑室的开源》,数据新闻网,http://djchina.org/2014/03/24/opensourceinnewsroom/. ]开放式的协同创新下,新闻生产的“前台”“后台”界限不分明。比如《纽约时报》的开放平台核心则是数字内容。在 2014 年《纽约时报》研发实验室就推出过一款叫“蜂巢(hive)”的众包开发平台。让千千万万的普通读者一起来帮《纽约时报》把老报纸里面的广告识别出来、分类妥帖,并录入信息至数据库。[ 孟笛:《开放理念下的新闻叙事革新 --以<纽约时报>数据新闻为例》,《新闻界》2016年第3期,第61-65页。]这种协作创新是:创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他人可以帮助你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正如朱春阳教授所说:从封闭帝国到开放平台,从服务用户到服务城市生活,新媒体正是在不断融合新的传播技术、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扩展着自身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的宽度和深度。[ 朱春阳:《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学习什么》,《新闻记者》2016年第5期(总第399期),第53-58页]
网络时代的《纽约时报》秉持做新媒体时代的杰出新闻。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生产变成协作创新,生产出来的“新闻”已经超越了纸媒时代印刷上去的文字报道所体现的“内容”特性,而变为立体、动态的多面向“新闻”——既是内容、话语,又是体验,同时成为媒介。杰出新闻具有强大的“粘连”功能,新媒体技术不仅使这成为可能,而且创造一个网络空间,使受众成为粘连在信息之网上的一个个节点,使用并生产新闻。正如《纽约时报》研究新媒体的已故记者David Carr说的“媒介本身不是信息,信息才是媒介”。信息成为媒介,构建起《纽约时报》的网络社区。
五、新媒体使新闻的多种维度变化
新媒体实践是否成功,与新闻能否“吸”住更多的读者有关。通过方便开放的平台让读者也生产信息变为用户,信息的粘性大,用户能连接更多的读者成用户,如此伸展弥漫,就是《纽约时报》新媒体运作的方式。所以新媒体传播的新闻与纸媒时的新闻已很不同,因为媒介、受众和环境都因互联网而改变了。
前面说到媒介的变化。媒介的形态,由平面变成了网络,印刷的线性变成了新媒体的立体多样化呈现,并用各种形式延伸:比如发布的有twitter,facebook等,阅读接受终端有时报阅读器等等。但网络不仅只是媒介,而是一个包含多元内涵的界面,是纳万有的空间。《纽约时报》网络空间的读者,作为一个个节点,遍布全球。
新媒体时代的《纽约时报》有了多种面向。它不仅是阅读终端,各种app,更是以核心理念为中心和复杂存在。“纽约时报”不全是整体的,是复眼式的,是“千手观音”,每一个形式、终端、app都是“纽约时报”,已不具有报纸时代整一的外观,是不存在的存在,网络空间和实际终端一并具存。上世纪80年代Pool的媒介融合的想法,媒介的存在和体现不再是一对一, 也就意味着不可能是节节伸展,而是环绕、并置、纠缠乃至网状。[[英] 约翰·厄里:《全球复杂性》,李冠福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152页。 ]没有一个实体的本质性的《纽约时报》,没有中心,但它处处存在。它是流动的,缔结着人与人的关系,于是信息成为了媒介。
其次是受众。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受众”已发生变化,但《纽约时报》不变的宗旨是“受众至上”。《纽约时报创新报告(2014)》称,《纽约时报》将“以更有效的方式再现、组织和包装新闻产品,通过各种渠道抵达受众”。 虽然,《纽约时报》把新闻的接受和使用的对象,称为“读者”或“受众”(《纽约时报》2014年的报告称“受众”,2016年的报告称“读者”“受众”),其实在网上,他们是用户:既是内容的接受者,同时是生产者。时报公司的数字业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营理念,就是“用户可以用内容做一些事情,而不只是读内容”;同时是“节点”,缔结着关系,形成社区。
从新闻阅读的“读者”或“受众”的角度,时报注重高质量的核心用户。由此制定了订阅付费的方式。付费墙有“硬”“软”之分,《纽约时报》采用的计量收费付费墙,是一种“软”付费墙。计量式收费是指读者超过一定的免费阅读量后,继续阅读便需要付费。“计量收费”其实是报纸网站在“全封闭”和“全开放”两个极端之间的折中之道,可以说现在的收费要竖起的不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而是一座特意留有不少漏洞的“篱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收费读者和保留免费读者。[ 邓建国:《美国传统媒体网站收费模式变迁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电视研究》2012年第11期。](邓建国,2012)《纽约时报》的目标是:以订阅为先的业务——让读者感受到他们无法在其他地方找到这样的新闻和洞察力(2016年报告《杰出新闻》)
为了吸引读者,具有更强的“粘性”,就加强数字表达,短新闻,加强阅读体验。尽管这方面做得很努力尽心,但时报还是在查漏:《纽约时报》的读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不仅对食物、书籍、旅游、科技和填字游戏,业会对关于政治和外交事务进行互相交谈和互相学习。我们已经在新闻界中开创了一个最大众和最成功的评论区,但我们仍然几乎没有做到让我们的读者能进行以上这些互动。(2016年报告《杰出新闻》)
再次是开放社区,服务城市,建构新的社会关系。这缘于我们对信息是媒介的理解。延森的媒介融合发生了“一种交流与传播实践跨越不同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机构的开放式迁移” [ [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 《媒介融合: 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17页。] 它受制于 “媒介融合” 中的 “媒介”。帕克认为报纸,是构筑城市的重要媒介——报纸是城市共同体的整合手段。纸媒时代,大城市充满了陌生人,靠报纸来维系形成同一性。互联网时代,城市因为同一个媒体而成为可沟通的城市。城市通过媒体的表现服务,“使城市可以在流动中体验,所以新媒体时代的《纽约时报》营造了流动的城市。”[ 辜晓进:《纽约时报何以成为转型标杆?15个app,多媒体嵌入式报道》,《澎湃》2016.7.21]
总之,目前《纽约时报》除了是实体机构外,还具有各种形态的新媒体。除了传统媒体兼负民主事业的意义,网络时代的时报创造了新的“社区”。它是生产性的,多点发声,极具连接力和传播力,它的信息就是媒介,粘合了全球化网络中的不同节点,成为网络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存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