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讲好中国故事

郭镇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2019年04月18日10:13  来源:对外传播
 

三、多部和声:让人人都学会讲中国故事

一般公众讲述的中国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在讲故事的能人口中,这些故事产生的影响可能并不逊于对真实事件的新闻报道,反而可能具有更强大的感染力。那么,这些潜在的外交使者和宣传家是哪些人呢?他们是各种各样的人,包括退休官员、公众人物、记者、学者、留学生和纯粹的老百姓——只要他们有机会接触其他国家的人民。

退休官员尤其是退休外交官不用说,依照知名度的高低和社会资本的多少,他们的信息和人脉都非常人所有;如果职业的洞察力依旧,反而可能因为退出公职而将影响力释放出来。公众人物包括娱乐圈明星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会吸引众多的眼球,尤其是对粉丝,一举一动都可能带来轰动效应。媒体记者比媒体本身更加个人化,也更易于以个体的身份发挥影响。不可忽视的是普通人,特别是能够接触外国人民的普通人所产生的中国印象,例如涉外接待人员、入境游的导游,包括大街上的普通行人。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是出境游客。虽然他们不是经过选举的代表,但在境外却实实在在地代表着中国的形象——表现好为中国带来光彩,表现差则使国人蒙羞。

不应忘记的还有网络媒体及其网民的传播。在全球化时代,社交媒体是最有效的公众传播媒介。国际化的社交媒体更增加了中外网民的日常接触和直接交流。消息在社交媒介上传播更快,言论和观点在全球范围散布更广,社交媒介和网民在讲述中国故事方面潜力极大。

作为讲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公众外交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是淡化了政府的影子。其次,作为活生生的人,通过可以感受的气息,能够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共情性。再次,公众交流的目的性不那么强。最后,教育、文艺等比较柔软的方式,可以产生润滑作用,有利于建立友情。

不过,由于公众外交的主体大多是非专业的传播者,公众外交活动主要是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交流,因此,也可能在对外交往中产生一些问题。

由公民作为主体进行的公众外交或者说对外传播,当然不会像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那样使命清晰,目标明确,行动一致,口径一律。七嘴八舌、各行其是的民众,肯定会讲不同的中国故事;在对外传播中,缺点在所难免,行为有待改进。

例如,非官方的社交媒体,会有不同于主流媒体的话语方式,包括不一样的报道和不相同的观点。当然,自由不是无限制的随心所欲,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对媒体的表现加以制约。在法治社会,人人都应该自律。

社交媒介和普通公众常常缺乏宣传意识;而即使有意识地宣讲中国故事,普通国民的整体水平也很难达到专业工作者的标准。即使是作为知识分子的学者,作为前执行政策者的官员,对当前国家政策的了解和表达也未必全然合意。应允许公众在话语表达、国策理解上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差异度,只要不是刻意歪曲,只要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的形象塑造,个体化的表达有时反而有利于国外对中国舆论空间的认可。众口一词、千篇一律的政府工作报告式表达可能给人虚假、表演的印象,不利于中国形象塑造。

公众外交的力量在于个体的可信性,而可信性建立于交流的非功利性上。这种非功利性应该是真诚的,而不是伪装的——因为真诚与否,是很容易被看穿的。当然,既是传播,便有目的,关键是区分功利性的目标和正常交往的目的之间不同的真诚度。希望把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与朋友共享;希望外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不仅是中国的优点,也包括中国的不足,这就是有目的而非功利。如果想将中国形象打扮得完美无缺,进而文过饰非,那便是功利。

就对中国的看法而言,专业人士基于专业知识作出的解释和判断有时比官员的通告和官方媒体的宣传更可靠,更可信。因此,在讲中国故事方面,学者专家应该扮演更加重要而积极的角色。不过,中国的专家学者在国际上的形象有时也不够好。中国学者给人的印象,历来是随声附和;另外,许多中国学者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学术文化。

公众的传播行为常常是无意识的。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尤其是在外国人面前的行为,可能影响中国形象,但很多时候,惯性的动作是习焉不察的,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感觉不到的。因此,需要媒体和社会经常提醒:改进国民素质的努力永远不会过时。

有区分、有对位的和声才是最美的音乐。只要中国海外传播的各色主体都具有较高的公民素养,并发出真诚的声音,那么,这种多元一体的多部和声一定能够讲好中国的故事,展示真实美好的中国形象。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4ZDA056)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推荐阅读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11月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梁建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等与会并致辞。
【详细】“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11月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梁建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等与会并致辞。 【详细】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详细】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