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9期

社交媒体环境中人们对媒介的依赖【2】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盛洁
2019年10月09日10:45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为什么要刷朋友圈

1、网络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化从现实向虚拟转变的直接推动因素。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人类从“电视人”变成“手机人”,手机作为移动端可以满足用户社交购物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科技的便利让更多的用户从现实的社会化向虚拟的社会化转变的。技术的发展让设备不断更新,更便捷,人们对其依赖性更强。

2、自我的表达呈现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用户可以通过发布朋友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释放自己的情绪。

微信朋友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媒介来表达情绪与观点,还可以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通过朋友圈传受双方还可以互动交流,因此朋友圈因其多样化的功能为受众所喜爱。

3、满足受众的需求

微信朋友圈可设置对其可见这一功能,可以满足其表达自己的情绪又不希望被人所知的需求,个人空间和群体空间被隔开。但对于乐于分享生活的受众,微信朋友圈的发布满足其分享的需求。社交媒体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因而人们愿意将虚拟社会融入到现实环境中,并随着虚拟社会的不断完善也逐渐为人们所依赖。

二、媒介依赖症

媒介依赖理论(Media Dependency Theory)是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DeFleur & Ball-Rokeach)在 1976 年提出的,它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这样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概括来说,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大。”[4]

身处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从电视人变成手机人,长时间与手机接触,当你放下的时候还会产生焦虑,时不时就想看看手机来了解身边发生的最新的消息。

(一)传者

对于传播者来说,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分享自己的生活,将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看法表达出来,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呈现与表达。也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表演的“前台”窗口,让受者看到传者所展现的一面。

(二)受者

对于传播的接收方来说,朋友圈作为一个线上社交平台,可以满足自己不出门就能社交的需求,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在使用过程中,技术在潜移默化中让其充满日常生活中,受者习惯通过朋友圈来了解朋友们的生活,习惯依赖它来进行社交。当自己长时间不接触后会焦虑,会害怕自己错过朋友们的生活事件,不能参与其中,不利于其人际关系的维护。

(三)效果

对于传者来说,朋友圈是展示自己生活和态度的一个窗口,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和完成人们的社会化进程;对于受者来说这是其获取信息的一个渠道,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收取信息,维护人际关系;对于媒介这个渠道来说,这是从人际传播到与群际传播相融合的一个中介因素。

(四)反馈

在朋友圈中传受双方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的方式来沟通,传播者和接收者可以通过评论来进行互动,反馈传受双方的观点,也可以通过点赞这一行为了解受者的态度。通过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可以及时反馈双方的观点与态度。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