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近記者滿街問人家是否幸福,他們自己呢
這一年,這些事讓本報記者幸福了
由來
前輩垂范 后繼有人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國記者節。1937年11月8日,以范長江為首的左翼新聞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會,這是中國記協的前身。1999年,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公布后,中國記協在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確定11月8日作為記者節日期。2000年11月8日,是新中國第一個記者節。
在晚報做了十年記者,今年終於實現了從記者到紅娘、從肥婆到媒婆的轉型。自從做了媒婆之后,嘿,人真的就減肥了。
品牌策劃部 周江南
幸福,這個突然流行的詞匯,對於一個媒體人來說,卻是百感交集,是酸甜苦辣咸。這一年,從平面到立體,從報紙到網站,從地面到雲端。我的傳媒夢想,在這一年中完成了質的轉變。壓力、焦慮、辛苦,都由責任串起﹔思考、創新、求變,都因理想承擔。今天,是我們這個職業的生日﹔今天,是我們傳媒人的又一個起點。從明天起,我願繼續做個幸福的人,因為我的傳媒之夢永遠不會醒來,因為我從夢中獲得的快樂永遠比期待多一點。
副總編輯 霍莉
這一年我經歷了崗位的變化。從服務基層百姓的社區記者,到服務企業發展的經濟記者,民生報、服務報、家園報的理念一直在引領著我。從小區街巷的點滴小事,到本報企業家俱樂部成立大會上的高朋雲集,我願始終作為晚報的一分子,始終為他盡心竭力。
經濟新聞部 金柱
倫敦奧運之行解決了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面對世界各地烏央烏央涌入倫敦的記者,我欣慰地感到盡管紙媒雖然步履日艱,但媒體這一行業永不會消亡,我手中原來捧了鐵飯碗。
體育新聞部 王宮
去年我還是深圳晚報官方微博唯一的“代孕”編輯,今年深圳晚報官方微博已經是多網站開通、多風格運營,與手機客戶端和網站一起成為同行眼裡最活最快的網絡新軍。未來,怎麼想象都不過分。就讓我們的想象力在高速前行的列車上變得短視和無力吧——我願少年更奮起,豐盈事業勤助功。
新媒體事業部 劉敬濤
去年的11月8日,昏睡一上午后下午直奔報社報題做版直至9日凌晨1點﹔今年的11月8日,早上7點鐘就直奔報社緊盯網站和微博。
去年,很少看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卻幾乎天天看到天空中斗轉星移。 如今,天天都迎著朝陽上路,再次夜觀天象,隻因被天文學家忽悠了去看什麼木星合月。
新媒體事業部 鄧華山
這一年,策劃了“入世十年的民間敘事”、高鐵直通“女記者千裡走漢深”、IT峰會“這些年,我們追的夢想”以及香港回歸15周年“深港人”專題。這一年寫了50多篇評論,最終出版了《N面深圳》。為什麼要寫?為什麼要不停地寫?因為你可能什麼節都過不上,包括記者節﹔因為你可能什麼都不是,但必須首先是一名記者。
編委 胡文
有天,腦子裡想著稿子,口渴了,想喝口水,站起來時又有尿意,不知不覺拿著水杯往廁所走去,走了一半,自己啞然失笑。又一天,上午已經跑過兩個單位,臨近12點還要到另外一個單位談點事情,匆匆沖下樓,拿著車鑰匙,可是怎麼也開不開鎖,細一看,開別人家的車呢,差點被疑為盜車匪,再次啞然失笑。這就是一個新聞民工忙並快樂著的真實寫照。
西部新聞部 汪仕林
一年裡寫了很多個“小心願”,主角們或日子很苦,或身體很痛,他們能否等來陽光燦爛?當看到小心願滿足后的欣然,或帶著他們去領取愛心人士善款,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記者的責任和幸福。
社會新聞部 雷丹
“你幸福嗎?我姓曾。”這一神對話讓幸福成為一個熱詞。我也姓曾,我幸福嗎?這一年,我曾因為交了一篇好稿,興奮得一夜無眠,把自己熬成黑眼圈﹔這一年,因為文字讓困苦無依的人得到幫助,盡管雨中濕身,卻渾然不覺……這讓我明白,我姓曾,我幸福。
東部新聞部 曾振文
我們在夜裡出沒,但並不覺得寂寞。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附贈黑眼圈,但看到萬人牽手活動中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看到患病兄妹可帆伊蒙那企盼的眼神,我們心裡就有了勁兒,讓我們的版面,把能量傳遞出去,把期待傳遞出去,讓晚報多給深圳人一些溫馨,這就是我們想做的、在做的。
總編室 江曉奕
今年8月份採寫的《堅強媽媽為供女讀書累垮自己》一稿,堅強媽媽丁連珍為供5個女兒讀書累病入院,在ICU病房與病魔抗爭。稿子見報后沒幾天,丁媽媽的大女兒打電話說她們已經收到了數萬捐款,心裡很感動,卻無從表達感謝。而我也被這些好人們感動著,他們有的人是在獨自前往醫院送錢時與我不期而遇,更多的人則是在某一個角落,悄悄地通過銀行匯款捐助。這讓我覺得世界很美好,這次是我親手找到了這些美好,非常真實、令人幸福。
西部新聞部 陳龍輝
那些在深夜裡打過我電話的朋友們,悲傷過去了嗎?曾在我面前珠淚漣漣的美女們,但願在秋風吹起來的時候,你們臉上的淚水也已經擦干了。因為妻子突然離開,你曾在夏夜的街頭痛苦流連,如今她回來了嗎?
一年的時間過得很快,徐斌情感工作室一直會在這裡,幸福不是沒有痛過,而是沒放棄幸福的念想,后來,幸福了。
情感工作室 徐斌
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常常忘了今天是星期幾,星期六來了還不知道﹔也常常忘了汽車停在幾樓,從二樓找到四樓,簡直是忙暈了頭。為伊拼得人憔悴,撥開烏雲見青天。
時政新聞部 蔡志軍
去年曾做過一組地貧女孩謝選梅的募捐報道,最后募集到了數萬元,這對她其超過60萬的治療資金來說,不足一成。在其他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她目前已經接近痊愈。就在數天前,她給我發信息,說她出院了,並對我表示感謝。瞬時,我感受到了這個職業的存在感與成就感。
經濟新聞部 鄭興源
記者節到了,第一感覺是“過節費該發了。”這是我第三次過記者節了,三年的記者生涯過的還真快,很多東西我還沒學會呢,有時候覺得自己過這個節日,有點不夠格。我期待下一個三年,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期待心安理得地過節,心安理得地拿過節費。
西部新聞部 余俊杰
這一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著5號沙龍從無到有。在這個創業的沙龍中,當很多鮮活的思想傳遞給創業者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工作室做了一件特有意義的事。上帝沒有給我們翅膀,可是這裡我們可以用心靈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