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部《瘋狂的石頭》成就了演員郭濤﹔2007年,郭濤的兒子出生,為了紀念自己的這部成名作,郭濤給兒子取小名石頭。轉眼間,石頭已經6歲,雖然是“星二代”的身份,但出生以后倒也甚少成為媒體焦點,一直遠離公眾視線,過著普通孩子的生活。然而,伴隨著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的熱播,石頭和其他四個孩子一夜爆紅,連郭濤現在的稱呼都變成了“石頭爸爸”。
節目中,石頭年齡最大,表現出的擔當和責任也未辜負“大哥哥”的身份,郭濤對自己的教育成果深感欣慰和驕傲。對於是否打算趁熱將石頭向進軍娛樂圈的方向培養,郭濤表示,“不著急,現在這個年齡段還是釋放天性、給予自由最重要,我還是會側重多多培養他的一些興趣愛好,進不進軍娛樂圈不重要,多學點對他的將來總有好處。”
談人氣
石頭他們學校相對來說外國的孩子和外國的老師比較多,他們對於《爸爸去哪兒》這件事情不會像中國人這樣了解和重視。
北京晨報:現在你還會帶著石頭上街購物嗎?大家都認識你們了吧?
郭濤:出去的時候是有點擔心,特別是帶著孩子出去。前段時間孩子被阿姨帶著玩了一圈,被人給拍了,變成了一個廣告。這對於孩子不太好,公司這邊一直在跟對方交涉。我覺得一定要保護孩子這方面的權利和隱私,但是能夠做到的我們一定會做,像是簽名、拍照什麼的。
北京晨報:石頭在同學中人氣高嗎?他與之前的好朋友們關系有變嗎?
郭濤:石頭他們學校相對來說外國的孩子和外國的老師比較多,他們對於《爸爸去哪兒》這件事情不會像中國人這樣了解和重視。在平時的交流中,我們的好朋友還是我們的好朋友,學校一視同仁,也不會有太多的照顧和不一樣的東西。當然,別人喜歡他我也沒辦法,也不會拒絕。
談教育
我的武器是犀利的目光……作為父親的我需要施展自己的特權, 用威懾力去教育他有時是個很好的手段。
北京晨報:石頭在幾個孩子裡面一直是大哥哥的形象。你的教育方式也是希望石頭更有擔當。這會不會讓一個六歲的孩子很有壓力?
郭濤:中國人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很多品德是天生的,有些是在他的思想趨於成熟的時候培養出來的。
北京晨報:石頭惹你生氣時會揍他嗎?他有時好像挺害怕你的。
郭濤:我的武器是犀利的目光,但我不會打他。他有時候會對我有一些小抱怨,這是處在淘氣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有的問題,他不願意也罷,但作為父親的我需要施展自己的特權, 用威懾力去教育他有時是個很好的手段。
北京晨報:感覺你當爸爸沒有其他爸爸細,比如方便面和一盤炒雞蛋就能讓石頭開心吃下去。你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就是“糙一點好”?
郭濤:在節目中能讓他吃飽就行了,回家后讓媽媽給他補一補。孩子喜歡吃一些快餐的東西可能是他們的天性,但營養均衡非常重要,我們很注意這個,不然石頭不會身體那麼好。石頭在吃上沒有什麼毛病,我們也不慣他。
北京晨報:通過這檔節目,你是不是也會反思教育上的一些問題?
郭濤:其實不參加這個節目的時候我們也會經常討論,比如在他這個年齡段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或是需要注意什麼。教育是個特別漫長的過程,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有一些問題,總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保護好他天性、純真的東西,同時也要有個約束。
談感受
有人叫我石頭爸爸,那我更高興了。大家喜歡石頭我很驕傲,兒子其實跟我是一碼事吧。
北京晨報:其實郭老師之前塑造了很多好的角色,但是隨著“爸爸”的走紅,很多網友都會叫你“石頭爸爸”,會介意嗎?
郭濤:叫什麼都可以。原來有人叫我包世宏,因為我演了個保安隊長﹔有人叫我高興,因為我演了個破爛王﹔現在有人叫我石頭爸爸,那我更高興了。大家喜歡石頭我很驕傲,兒子其實跟我是一碼事吧。
北京晨報:你有沒有趁勢讓石頭進軍娛樂圈的打算?
郭濤:有些家長喜歡把孩子培養成童星,我反而覺得現在他這個階段應是釋放更多的天性,給他更多自由。好好學習,培養愛好,像是打冰球、騎馬或是彈鋼琴之類的,這些東西我會多去開發培養他,即使今后不做演員,這些技能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財富吧。
北京晨報:除了石頭,其他四個孩子您更喜歡哪個?
郭濤:都喜歡,真的。感覺現在像是大家庭一樣,每個孩子的性格我們都接受了。
談第二季
確實挺要功夫的,也很花時間跟孩子互動,如果沒有膽量暴露自己的一些東西的話,我勸他們還是別來了。
北京晨報:聽說節目接下來有互換孩子的計劃,如果讓你帶kimi你會扛得住嗎?
郭濤:帶哪個孩子不是問題,關鍵是看你能不能用心,願不願意跟他互動,能跟他玩到一起,讓他信任你,讓他覺得你有安全感。
北京晨報:有沒有繼續參加第二季的想法?
郭濤:其實關於第二季很多東西都不確定,一個是石頭上學會受影響,不像別的小朋友還在幼兒園不會有這種擔憂。
北京晨報:有沒有向圈中的明星好友推薦來上第二季呢?
郭濤:其實這個節目大火之后,肯定會有很多人想來參加,但因為孩子的年齡有些限制,孩子的性格上也有些特殊要求。除了這些,我還要奉勸爸爸們一定慎重哦,我們這是上了“賊船”了,因為確實挺要功夫的,也很花時間跟孩子互動,如果沒有膽量暴露自己的一些東西的話,我勸他們還是別來了。(晨報記者 馮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