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聞職業道德建設應更加重視自律和他律相結合

田舒斌

2016年02月24日15:33  來源:傳媒
 

近年來,傳播技術迅猛發展,新興媒體發展之快、影響之深、對傳統媒體沖擊之大前所未有,在新聞採集、加工、發布、傳播等方面推動了新聞信息生產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但隨之而來的職業失德失范現象又提出了新的課題。

在新媒體特別是社交媒體和自媒體的沖擊下,有些新聞從業者不秀專業秀“底線”,以低俗新聞來吸引眼球、博得關注﹔有的盲目跟隨網絡熱點,不加識別,以訛傳訛,為謠言的傳播推波助瀾﹔有的閉門造車、憑空杜撰,罔顧新聞真實性基本原則,成為虛假新聞和失實報道的源頭﹔更有甚者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干起了新聞敲詐和有償刪帖的違法勾當。這些現象層出不窮,嚴重損害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也給社會秩序帶來極大的破壞。

新聞職業道德是新聞媒體及其從業者在新聞傳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道德准則與行為規范的總和,也是社會道德在新聞傳播領域的體現。中國記協成立新聞道德委員會恰逢其時,是淨化行業風氣、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新媒體環境下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筆者認為應更加重視自律和他律相結合。

主流媒體應當進一步加強自律,堅守新聞品格。媒體在面對激烈競爭時,可以“賣萌”,但絕不能“賣身”﹔可以放低身段,但絕不能放低格調﹔可以“碎片化”傳播,但職業良知絕不能“碎了一地”。新聞媒體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積極的文化氛圍,更重要的是要堅守優秀品格,讓優秀品格深入骨髓、融入血脈。新聞從業者要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和肩負的職責心存敬畏,始終追求真實、追求客觀,弘揚主流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在這個影響力經濟的時代,流量是決定新興媒體成敗的關鍵要素之一,因此很多網站選擇妥協,導致“庸俗、低俗、媚俗”之風愈演愈烈,新聞職業道德被拋諸腦后。置身激烈的市場環境之中,新華網同樣追求流量,但更加信仰新聞品格和新聞力量。新華網選擇不斷提高內容質量,持續創新報道形態,連續推出動新聞、數據新聞、傳感器新聞等新產品,以此吸引忠實用戶,塑造新華網的核心競爭力。事實証明,堅守品格必然有所回報,優秀的內容是贏得市場的根本。

管理應當堅持標准統一,並完善監督處罰機制。傳統媒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建立起比較規范的新聞採編流程和專業化人才隊伍,而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興媒體在把關能力和傳播理念上仍相對較弱,特別是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新興媒體的“快速反應”和網民信息分享、意見表達的強烈意願,在客觀上更易於造成傳播“失控”。因此,在管理上對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要“同一尺度、同一標准、同一要求”。一些商業網站的話語尺度常常高於傳統媒體和傳統媒體辦的新媒體,已對傳播秩序造成實質性沖擊。“標題黨”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更有“標題黨”把《解放軍報》聚焦依法治軍的稿件加上《部隊申請經費要請上級吃飯 多喝一壺酒增加10萬》的標題,斷章取義玩噱頭。天津“8·12”爆炸事故發生后,當地衛計委主任對危險品附近建小區事宜回復稱非自己的職責,卻被有些網站提煉成《發布會上官員:不清楚 不回答 不關我事》的標題,惡意丑化政府形象。對於這些歪曲夸張、斷章取義、惡意篡改標題的舉動,已經觸及職業道德底線,應當按照同一標准嚴格管理。要將事前監督和事后處罰相結合,強化職業行為的監督檢查,加大對失德行為的處罰力度,逐步將新聞職業道德規范內化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自覺,通過制度建設推動新聞職業道德建設。

互聯網開啟了新聞傳播的黃金時代,新聞行業應當加強監督和自律,堅守職業道德,樹立良好形象,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才能不辜負這個時代。

(作者為新華網董事長、總裁)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推薦閱讀

慶祝建黨95周年 走進黨報歷史長廊
  回首過去的95年,我們的黨披荊斬棘、開拓進取,我們的黨風雨無阻、成就輝煌。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風華正茂,筆耕不輟,砥礪前行。以人民日報為首的黨報正是95年征程的見証者和記錄者……【詳細】慶祝建黨95周年 走進黨報歷史長廊   回首過去的95年,我們的黨披荊斬棘、開拓進取,我們的黨風雨無阻、成就輝煌。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風華正茂,筆耕不輟,砥礪前行。以人民日報為首的黨報正是95年征程的見証者和記錄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