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對大學課堂文化建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李  建,張貴明

2016年11月01日13:25  來源:今傳媒
 

摘 要:大學課堂文化是大學師生在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體系,是大學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獨特屬性打破傳統課堂文化模式,在大學課堂的廣泛使用對大學生學習習慣、思維方式、邏輯推理能力等均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就大學教師需加強對大學課堂文化的掌控能力,並研究適用於新媒體時代的新型大學課堂文化的合理對策做相關探討,旨在闡述新媒體在大學課堂文化應用的多樣性。

關鍵詞:大學課堂文化﹔新媒體﹔對策﹔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0-0014-02

一、引 言

大學課堂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場所,隨著新技術的革新,各種新媒體被引入大學課堂並最終形成獨特的課堂文化。大學課堂文化是大學師生、生生之間形成和共同創造的課堂規范、行為規范和思想觀念的整合體[1]。大學課堂文化是大學整體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對整個大學文化的產生、發展意義深遠。新媒體時代大學課堂文化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大學課堂文化,因此,探討新媒體時代對大學課堂文化的作用和影響有利於豐富大學課堂文化內涵,提升大學課堂教學質量,對推動新時代大學課堂文化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媒體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表述

(一)新媒體概念的解讀

“新媒體”中的“新”體現在新媒體是繼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傳播媒體之后出現的新型媒體。“新媒體”相比較於“傳統媒體”而言,兩者的基本差異在於數字化的技術表現手法、交互性的傳播模式上。因此,可將新媒體定義為:在信息傳播領域內通過廣泛運用數字技術,實現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交互地傳播信息的新型媒體[2]。

新媒體形式多樣、傳播覆蓋面廣,如常見的觸摸顯示屏、智能手機媒體、數字電視、寬帶、無線通信等媒體形式均被納入新媒體范疇。新媒體的“數字化”特性為其“互動性”提供技術支撐,而其“互動性”傳播特征為數字技術大范圍推廣提供推動力,二者相依相生、共同促進。

(二)新媒體的特征表述

1.消解傳播層級界限

新媒體的傳播特點消解了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間的界限,也消解了國家之間、民族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的界限[3],傳播通道為非線性傳播,實現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多級傳播渠道,信息傳播層級消解,任何人均可實現平等的信息發布、信息接收。

2.跨平台個性化交流

新媒體因其新穎性和跨平台互動性特點易於被大學生和大學課堂所接受,成為大學課堂文化新的承載形式。新媒體大多提供開放代碼構建模式供用戶開發和使用,用戶可以很方便的使用成千上萬個不同模板,給大學生提供展現創造才能和表現自我的機會和舞台,得到大學生推崇並被帶入大學課堂,給大學課堂帶來創新文化氛圍。

3.傳播渠道、形式多樣、互動性強

第一,新媒體傳播渠道繁多,可利用寬帶網、無線網、手機終端、電子顯示屏等渠道傳播﹔信息傳播載體多樣,囊括了文字、圖片、音視頻、flash動畫等多種形式,媒體展示效應更強﹔第二,新媒體時代依托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和網絡傳送技術,將信息的採編、發布、反饋融為一體,實現信息及時採編、及時發布、實時接受反饋,所有用戶均可參與,極大提高信息的傳播效率和互動交流。

新媒體作為新興傳播媒體,在大學的人文環境下得到推廣,並受到大學課堂教學改革和大學生的認可,成為新媒體時代大學課堂文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

 

三、對大學課堂文化建設的影響及對策

大學課堂文化是教師、大學生、周圍環境相互作用並由量變積累到質變的結果。在師生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相互碰撞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課堂文化認同感[4]。

(一)對大學生課堂學習文化空間延伸的影響及對策

新媒體大范圍使用對大學生學習習慣產生深遠影響,也影響著大學課堂文化建設。大學生對學習過程個性化的需求將改變傳統多媒體教學模式,引入新媒體於教學中縮短了時空限制,師生間、學生間交流和互動變得更加容易和頻繁。大學教師較早將多媒體引入教學,極大縮短了課堂上資料展示所花費時間,多媒體課堂展示呈現的豐富視覺效果也滿足了大學生的視覺需求。由於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隻有教師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多媒體,學生注意力相對集中,課堂空間並未改變。

隨著新媒體時代來臨,教師在課堂獨自使用電子媒介壟斷地位被打破,iPad、智能手機等各種終端被帶入課堂,原本單維度的課堂空間被延伸至多維度網絡虛擬空間,且傳遞信息速度快、效率高。知識表現方式也發生改變:由線性變為非線性。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搜索教師所講內容、答疑解惑、逛虛擬社區、穿越時空,知識求索過程變得多樣化,形成新媒體時代特有的大學課堂文化﹔但也造成學生上課使用手機、過度沉迷於新媒體情形屢禁不止,使得大學課堂管理變得困難,導致大學課堂教學文化的偏離。

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辦法是重構大學課堂文化,教師在大學課堂要起到正確引導的作用,教師並不能簡單的利用新媒體平台將課程網絡化,而是需要借助新媒體平台實現教學過程的引申,教育學生要在正確價值取向下使用新媒體,培養適用於新媒體時代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培育符合新媒體時代的教學新模式和課堂文化。

(二)對大學課堂學習、思維方式、精神文化的影響

1.對大學課堂學習、思維方式的影響

大學教育的目標是通過課堂學習培養學生思考、理解、判斷、歸納總結的能力。教材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課堂學習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線性、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上課前將花費數倍於課堂上課時間備課,講解時才能做到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圍繞主題拓展知識理解的寬度、廣度。

新媒體時代傳統的課堂學習文化面臨沖擊。新媒體使用超文本信息鏈接方式,通過超文本鏈接可鏈接到任何頁面、關鍵詞、語句、圖片等,信息的組織、存儲、閱讀呈現非線性模式。新媒體媒介推送信息的方式、語法結構和寫作規范沒有統一規定,較為隨意﹔鏈接形成的信息體系結構鬆散、知識點碎片化﹔對知識描述的准確性不足、邏輯性不強。如學生習慣於新媒體知識呈現方式后,將形成不同於教材學習所培養的思維模式,不能滿足學生深層次學習和反復思考的要求,不能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

2.對課堂精神文化的影響

傳統大學課堂文化是以教師和教材權威性為核心。其一,教師的主導地位是課程順利進行的保証,教師要充分發揮對教學進度的掌控能力,適時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並及時解決理解上的障礙﹔其二,教材是知識最准確的表達,大多是由行業專家或學者將自己多年研究所得匯集而成,承載了對該門類知識最精確的表述和嚴謹的推導,集權威性、准確性、專業性和系統化於一體。

在新媒體被引入大學課堂后,學生學習、接受知識習慣已發生改變,大學課堂精神文化也悄然變化。首先,新媒體資料海量存在,但僅是利用超文本鏈接將全球資料統統羅列,並沒有對知識的權威界定,還需自己加以判斷﹔其次,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權威”的影響力,其對信息傳播者未有所限定,被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欣然接受,享受自主選擇信息的樂趣,改變了傳統媒體時代大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信息的形式﹔最后,新媒體時代大學課堂教師和教材將成為課堂教學網絡的一個節點,而不是中心節點,大學生將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部或局部,大學生有了更寬泛選擇的自由,並形成新的大學課堂精神文化。

 

(三)合理使用新媒體終端、適應大學課堂文化發展的對策研究

新媒體時代對大學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教師授課方式要從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轉向加強學生能力訓練為主,學生群體獲取知識的渠道多樣,信息量也會超越單個教師的信息搜集量,大學生在課堂上可使用新媒體設備查詢課堂所講內容,學生在獲取知識、查詢信息等方面也可能超過教師,從長遠看,新媒體的廣泛使用將會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必將形成新的課堂教、學文化。

教師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帶給大學課堂文化新的內涵,始終掌控課堂教學的主導性。引導學生高效選擇和使用新媒體、培養學生良好的媒介素養﹔也將肩負更重要的使命,即塑造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所必須具備的習慣和規則,最終培養學生不滿足於互聯網搜索而對學科進行深度探索的好奇心[5]。有效利用新媒體終端適當改善教學模式,如:教師通過現場講解和利用教育APP等新媒體推送信息方式將課堂所需資料和案例告知學生,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現場討論、分析,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通過課前預先發布的方式提前將內容推送給學生,使學生在上課前就對課程有大致了解,課堂講解能更突出重點和難點,提升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和討論氣氛,優化課堂體驗。

學生上課期間使用新媒體輔助學習要注意幾方面內容,第一,課堂學習階段使用新媒體隻能作為輔助學習手段,適可而止﹔第二,利用新媒體構建學習群體,針對具體問題相互討論並完成相應作業。教師要充分發揮掌控全局、整體協調能力,帶動學生學習激情,使學生在知識掌握和技能訓練上有一定提升﹔第三,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特點和需求,對學生所提出問題和困惑及時回饋,做到有針對性的輔導,提升學生學習的滿意度,創建和諧的課堂文化。

綜上所述,新媒體引入大學課堂帶來了大學課堂文化的變遷,大學課堂文化發展的需求也是新媒體的發展方向。因此,新媒體與大學課堂文化相互促進,即:新媒體的應用促進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由說教式的課堂文化變為多種模式共生共存,形成新媒體時代獨有的大學課堂文化。

參考文獻:

[1] 凌濟政,王文超.構建主體間性下的課堂文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3).

[2] 張朱博.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3] 百度百科.新媒體的特點[DB/OL].http://news.xinhuanet.com/ eworld/2010-06/11/c_12209859.htm.2010.06.11

[4] 課題組.大學課堂文化的基本元素與邏輯關系[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8).

[5] L.約翰遜,S﹒亞當斯貝克爾,V.埃斯特拉達,A﹒弗裡曼.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4基礎教育版[R].北京:北京開放大學,2014.

(責編:燕帥、趙光霞)

推薦閱讀

迎第十七個記者節 看優秀新聞人煉成記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日前正式揭曉,在第十七個記者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這些中國最高新聞獎項獲得者,通過數據和事跡,為您揭秘優秀新聞人修煉之路。
【詳細】迎第十七個記者節 看優秀新聞人煉成記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日前正式揭曉,在第十七個記者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這些中國最高新聞獎項獲得者,通過數據和事跡,為您揭秘優秀新聞人修煉之路。 【詳細】

戳破"10萬+"泡沫 自媒體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這個平均每100個網民就有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10萬+”的光環再加上一波高過一波的估值,自媒體在資本和市場的熱捧下水漲船高。
【詳細】戳破"10萬+"泡沫 自媒體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這個平均每100個網民就有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10萬+”的光環再加上一波高過一波的估值,自媒體在資本和市場的熱捧下水漲船高。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