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不可能》海軍戰士用手掌測水溫 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2016年12月16日14:3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王力宏、董卿和李昌鈺查看尹長江手上的水泡
王力宏、董卿和李昌鈺查看尹長江手上的水泡

人人都能感知冷與暖,但要量化到具體的溫度數值,就要靠儀器測量了。不過,來自石家庄的現役海軍戰士尹長江,卻有著“徒手測溫”的本領。號稱“人體溫度計”的他,對冷熱溫度的感知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11月27日,尹長江登上央視《挑戰不可能》第二季的舞台,“徒手測溫”的精准度令董卿、王力宏、李昌鈺三位評委嘆服。這位海軍戰士用手掌測試水溫,竟然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而他“脫下一層皮”的訓練方式,更是讓人心生敬佩。

因對溫度的敏感,尹長江曾為國家挽回上千萬元的巨額損失。為彌補機械不足以及為海上作戰贏得寶貴時間,尹長江不斷挑戰著人體感知溫度的極限。

節目表現令人震驚

他的精確程度堪比工業溫度計

一杯熱水擺在面前,普通人摸一摸隻能說出水有點燙或是比較溫的感受,尹長江卻能准確說出這杯水的溫度。“徒手測溫”,就是這位“人體溫度計”的看家本領。

在《挑戰不可能》第二季,尹長江的挑戰項目是:以徒手觸摸的方式,測量評委指定的玻璃水缸溫度,同時報出准確度數,需將與真實水溫的誤差控制正負1攝氏度以內,三次報數,至少保証有兩次正確。

節目現場,一共設置了48個水缸,水溫基本都控制在40到60度之間,因為把水溫的溫差控制得越小,對挑戰者的難度就越大。為了更加准確的探測水溫,現場使用的是工業溫度計,可以探測到小數點后兩位。

董卿、王力宏、李昌鈺從48個水缸中任意選擇3個,隨機添加不等量的熱水或涼水,尹長江用“徒手測溫”的方式來測試三個水缸的水溫,從他把手伸進水缸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他報出的數值是否和溫度計上顯示的一樣。

第一缸水,尹長江報出的數值是46.2度,溫度計顯示的是48.44度,誤差在2.2度,他沒能成功。“這不是我的真實水平,太出乎意料了。”測溫過程中水溫持續下降,再加上第一次上節目緊張又激動,各種因素使得尹長江“出師不利”。

“我必須要成功!”尹長江為自己加油鼓勁,接下來的第二缸、第三缸水,誤差分別是0.6度和0.5度,挑戰成功!所有人都為尹長江鼓掌,隻有評委董卿發現,“你看上去不是那麼興奮,平時的准確率有多少?”尹長江說,十次中有八九次都很准確,這一次挑戰並沒有體現他的真實水平,他仍然在為第一缸水挑戰失敗感到懊惱。

董卿給尹長江出了一道題,她報出38.6度,讓尹長江通過增添冷熱水來調出一缸這個溫度的水。“我以前沒做過(這樣的嘗試),但我作為軍人,必須挑戰自己的不可能。”尹長江接受挑戰,他左手加水,右手測溫,當溫度計顯示到了38度的時候,所有人都很緊張,因為加一點熱水或是一點冷水都能造成較大的誤差。

最后,尹長江配出了一缸38.81度的水,0.2度之差贏得掌聲不斷,升級挑戰成功,他也終於露出了笑容。

無意間的一次測溫

挽救了上千萬元的財產損失

尹長江,1979年出生,1995年入伍,現任海軍石家庄艦機電部門測控技師兼后動力一班班長,二級軍士長。自入伍以來多次執行重大戰備演習任務。曾榮獲三等功1次,優秀士官4次,優秀士兵3次和嘉獎5次,在2002年的艦隊比武中獲得“徒手感知溫度”第一名,2005年被評為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三等獎,2006年底被評為支隊“桂全式”先進個人。

看到了他在節目中的驚人表現,很多觀眾的心中勢必冒出一個巨大的問號:在機器檢測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何還要苦練這樣的人工技巧?

“北海艦隊”微信公眾號專門解釋道:“徒手感知溫度,是相關艦艇官兵在專業崗位上,日積月累鍛煉出的獨到小技巧。徒手感知溫度的戰士能夠第一時間對裝備的狀態進行摸查,避免了取設備測溫時浪費的時間,能夠為海上作戰贏得寶貴的時間。因為不同於地面電站所用的蒸汽輪機的安裝環境,艦用蒸汽輪機在體積和重量上,減少了渦輪級數,採用了較高的排氣背壓,也沒有再熱和抽氣回熱這種熱力循環。同時為了兼顧巡航航速和最大航速,還會採用並聯進氣等擴展。這些都給艦用蒸汽輪機的維護和日常檢修帶來了不同於地站蒸汽輪機的不便。對不同進氣管路的溫度進行檢測來判斷蒸汽動力組的工作狀態也是蒸汽動力的一種獨特檢修方法。”

尹長江在部隊從事機電工作,主要任務是保障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這一崗位被稱作“艦艇的心臟”,要嚴防機器過熱可能導致的人身及財產損失。尹長江說,所有機械設備啟動的時候,現場溫度高達60度,大口大口的呼吸都困難,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絲毫不能懈怠,要時刻注意每一個機組的工作狀態,“如果實在呼吸困難,就用毛巾搭上涼水捂著鼻子和嘴巴。”

第一次發現自己對溫度很敏感,是在艦艇執行完一個任務后返航的途中。“我的身體碰在一個機組的軸瓦上,當時這個軸瓦的溫度已經超標了,達到了60多度以上,但溫度表顯示正常溫度。”於是,尹長江第一時間向領導匯報,把機組停下來檢查之后,發現機組軸承已經出現脫落燒毀的跡象。尹長江無意間的一次測溫,就挽救了上千萬的財產損失。

立功並沒有讓尹長江沾沾自喜,他想到的是,如果以后再發生這樣的情況,怎樣才能及時發現並保障設備、裝備的安全?艦用機組的維護和日常檢修相對復雜,如果對不同進氣管路的溫度進行檢測要耗費很多時間,尹長江就想,隻有第一時間對裝備的狀態進行摸查,避免採用設備測溫的時間,才能夠為海上作戰贏得寶貴的時間。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訓練徒手測溫的能力。

手插開水練習“徒手測溫”

脫幾層皮,一次次挑戰人體感知溫度的極限

也有許多觀眾好奇:尹長江對溫度敏銳的感受,是天生的嗎?其實不是,尹長江是在工作中練就了徒手感知溫度的驚人能力。

尹長江用了一種特別“自虐”的方式來訓練——把手放進一壺燒開的水裡。“一百度的開水大家可想而知,我就是要把手脫下一層皮。我咬牙把手插到水裡面,再把手拽出來的時候,全部是水泡”,他在節目中說。

“為什麼要去感受一百度的水溫呢?”尹長江的故事讓董卿難以理解,得到的答案是:“為了找到敏感度。”沒有人要求尹長江這樣做,但他堅信,脫了一層皮之后的感受會更靈敏。從燒開的沸水開始,一次次挑戰著自己身體感知溫度的靈敏度,挑戰著人體對溫度感知的極限能力。

“北海艦隊”微信公眾號詳細介紹了尹長江的訓練方法:“一個水壺打來開水,再加入冷水進行感溫訓練,每觸摸一次水壺就用測溫儀測量一次,看自己的判斷與實際溫度差別是多少,再找感覺,再測量。就這樣反反復復的訓練,總共耗掉了2000多桶水,進行感溫訓練萬余次。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斷的努力,最終自己徒手感溫誤差在0.5℃以內。為了使自己的武藝更加精湛,在平時的生活中,尹長江走到哪摸到哪測到哪。對於金屬、木材、塑料等不同材質的物體反復地摸,不斷地找感覺。”

“你吃的這些苦,家裡人知道嗎?”節目中,董卿問尹長江,眼裡滿是心疼。尹長江說:“家裡人不知道,我想等成功了再告訴他們。”此刻尹長江不知道的是,他的母親張鳳珍正在向舞台走來,她一把抱住兒子:“燙在你手裡,疼在我心裡啊!”母子倆的溫情相擁,感動全場。

尹長江小小年紀就離開了老家黑龍江。回憶起初當兵時的情景,他說自己其實是在超齡情況下,執意找到武裝部長申請參軍。

談及這一切,尹長江的話語朴實無華,他說:“‘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這是每個職業工作者應有的敬業精神與精業品質,也是做人立身的一個重要方面。軍人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軍人習武精藝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義務。精湛的專業技術需要刻苦磨練,當別人休息時我在機艙學習專業,當別人在娛樂時我在專業書籍的海洋裡遨游,這樣使得我一個文化水平要低於同年兵的人,成為同年兵中專業學習的佼佼者,軍事素質的領跑人。”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推薦閱讀

迎第十七個記者節 看優秀新聞人煉成記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日前正式揭曉,在第十七個記者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這些中國最高新聞獎項獲得者,通過數據和事跡,為您揭秘優秀新聞人修煉之路。
【詳細】迎第十七個記者節 看優秀新聞人煉成記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日前正式揭曉,在第十七個記者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這些中國最高新聞獎項獲得者,通過數據和事跡,為您揭秘優秀新聞人修煉之路。 【詳細】

戳破"10萬+"泡沫 自媒體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這個平均每100個網民就有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10萬+”的光環再加上一波高過一波的估值,自媒體在資本和市場的熱捧下水漲船高。
【詳細】戳破"10萬+"泡沫 自媒體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這個平均每100個網民就有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10萬+”的光環再加上一波高過一波的估值,自媒體在資本和市場的熱捧下水漲船高。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