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12期

新媒介時代的新聞傳播研究

李佳潼
2018年01月19日10:2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新媒介衍生了新媒體,給報紙、雜志、電台、電視台等傳統媒體帶來了強烈的沖擊,也給當前的新聞傳播帶來了許多問題。本文首選就什麼是新媒體,新聞傳播的基本要求,新媒介時代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征進行了理論闡述,然后分析了新媒介時代給新聞傳播帶來的一些影響,最后提出了新媒介時代新聞傳播的優化創新策略。

關鍵詞:新媒介﹔新媒體﹔傳統媒介﹔新聞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2-0140-02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介衍生出的新媒體已經成為了新聞傳播的主力軍。據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其中手機網民佔到了96.3%。同時,中國的寬帶網絡平均網速已經突破了10Mbit/s,手機,4G用戶在9.5億左右。受眾范圍的擴大和信息的高速傳播,使得傳統媒介新聞傳播的單向性轉變為多向互動性,人們可以在接受新聞信息的同時,實現即時的互動評論。但是,由於網絡具有開放性,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網絡成為新聞傳播的主體,所以也給新聞傳播的內容和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新媒介時代新聞傳播的脈搏,就必須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促進新媒體的健康發展。

一、新媒介與新聞傳播概述

1.什麼是新媒介

新媒介,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術語。它是一個區別於傳統媒介,以數字傳播為基礎的媒介形式。《日本現代設計事典》對新媒介做過三個分類:一是情報提供與終端均有線連接的有線類媒介,二是用電波傳送的高解像度電視、數碼電視等無線類媒介,三是用八毫米錄像帶、光盤等商品類媒介。新媒介具體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與新媒體概念有所不同,新媒體包括傳播機構和傳播工具,而新媒介單一指向的是傳播工具。

2.新聞傳播的基本要求

新聞是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所以新聞傳播有著這樣幾個基本的要求。一是真實性要求。新聞要反映客觀事實,所以引用的材料必須真實可靠,不能弄虛作假。二是公正性要求。在一個可疑的事件當中,雙方都會通過媒介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個時候新聞傳播者必須盡量保持中立態度。三是全面性要求。新聞要提供各方面的情況,不片面報道,使新聞受眾能夠完整了解事物整體。四是快捷性要求。新聞的特點就突出在“新”上,它所反應的是剛剛發生的事情,這是它的價值所在,所以必須要讓新聞受眾快速接收到信息。

3.新媒介時代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征

(1)主體與形式多樣化。傳統媒介的新聞傳播主體是報紙、電台、電視台等事業單位,傳統主體特定化,大眾只是一個被動的新聞接受者,並不能參與其中。在新媒介時代,媒介的形式變得多樣化,網站、論壇、博客、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成為了新聞傳播的新途徑。在這個環境當中,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主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者和參與者,傳統的單向傳播轉變為了多向互動傳播。

(2)內容個性化與豐富化。由於新聞傳播的主體和形式發送了變化,所以傳播的內容也相應地出現了變化。因為在新媒介當中,人們擁有了自由表達的平台,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傳播個體,所以他所傳播的內容具有了鮮明的個人色彩,代表了他個人的趣味和觀點。比如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當中,許多人都會傳播新聞或轉載新聞,發表個人的一些觀點。又因為有更多人參與到新聞傳播當中,並且有了個人趣味,所以,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新聞傳播主體傳播的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以此來吸引人們的關注。

(3)互動性與實效性增強。傳統媒介因為技術所限,缺乏互動性,新媒介改變這種情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媒介的互動性變得越來越強,觀眾讀者可以實時地通過各種平台對新聞進行評論。比如有的政府機關開通了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可以讓老百姓及時地反映情況,並及時給出反饋。也是因為技術的發展,新聞的實效性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傳統媒介的新聞傳播採訪—編輯—發布模式有著交通、購買等方面的限制,讀者觀眾很難再第一時間了解到新聞,新媒介打破了這個界限,讓人們第一時間通過網絡了解到了最新的新聞事件。

二、新媒介時代給新聞傳播帶來的影響

1.傳統媒體日漸式微

新媒介衍生了新媒體,改變了傳統媒體單向的新聞傳播模式,減弱了傳統媒體的輿論影響力,也帶給許多傳統媒體更大的挑戰和更多的思考。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新媒體異軍突起,許多傳統媒體遭受到了空前打擊。廣告收入越來越少,人才流失越來越嚴重,許多媒體無力經營,紛紛倒閉。尤其是紙媒,我國每年都會有許多家報社雜志社倒閉,2015年我國報紙利潤下滑53.21%,2016年前十個月倒閉的13家媒體當中有12家是紙媒,“報紙將死”似乎成為了一個即將被驗証的寓言。

2.追求利益最大化

傳統媒體作為國家事業單位的一部分,有國家的扶持,有優惠的政策,工作人員有著各種各樣的福利。但是隨著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在市場化、網絡化面前的缺點愈發凸顯。於是許多傳統媒體為了生存下去,爭奪已經被分割掉的市場蛋糕,丟棄了自身的社會責任,開始和許多不良新媒體同流合污,用各種手段博取觀眾的眼球,報道一些不良的社會思想及價值觀,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當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主義之風。

3.虛假新聞泛濫

由於新媒介的出現,新聞傳播呈現出了幾何式爆炸的狀態,在傳播的成千上萬個新聞當中,存在著許多的虛假新聞,以及吸人眼球的“標題黨”。很多不明真相的觀眾信以為真,通過微信、微博、朋友圈等新媒介轉載,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些虛假新聞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些人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或為了炒作出名嘩眾取寵,或為了私人恩怨詆毀他人,或為了報復社會,造成大眾的恐慌,滿足自己變態的心理需求。

4.內容質量不高

在傳統媒介環境下,媒體對於大眾而言,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存在物。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傳統媒體脫離了大眾趣味,但是就內容質量而言,確實要高出現在許多新媒體。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新聞信息量劇增,許多非專業人士也參與到新聞傳播當中,導致了許多粗制濫造的新聞稿件的出現,以及新聞內容同質化現象的加重。同時,嚴肅新聞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娛樂新聞大幅度上升,新聞娛樂化的傾向也越來越嚴重。這種以花邊新聞、網絡流行語、夸張搞笑為主的風格,讓讀者和觀眾沒有了思考的空間,失去了新聞應有的價值。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