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傳播40年回顧

2019年04月18日10:21  來源:對外傳播
 

二、中國對外傳播40年發展趨勢

我國對外傳播歷經40年滄桑巨變,從最簡單朴實的書刊、報紙到連接地球村的互聯網,媒介組織結構、媒介傳播內容、媒介傳播平台、信息表現手段日新月異,構成我國對外傳播40年的生動歷史畫卷。

(一)媒介組織結構:從官方主辦到多元協作

官方的中央級媒體一直是我國對外傳播歷程中的領航人。在過去,以中央電視台、國際台為代表的官方中央媒體把控我國對外傳播大方向,在許多重要的國際活動上充分策劃全球傳播。與此同時,由於其主導地位明顯且政治化程度相對較高,我國對外傳播也面臨著傳播主體單一、傳播方式不夠靈活等問題。

數字新媒體的崛起為非官方的對外傳播注入了巨大活力,互聯網使得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我國對外傳播逐漸轉變為從官方包辦到多元協作,形成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民等多元的官民傳播協作機制。例如由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網”運作的外宣新媒體平台“第六聲”,是地方媒體探索對外傳播創新路徑的有益嘗試。⑩ 近年來由新華社等傳統主流媒體和“復興路上工作室”等自媒體機構推出的“政治動漫”獲得廣泛關注。11 民間與官方互動體現了傳播戰略上的優勢互補。

(二)媒介傳播內容:從宏大敘事到多元文化

在過去,對外傳播內容建設通常以宣傳口吻播出一些宏觀的正面內容,向國際社會講成就、講發展。現在對外報道更加注重從普通人角度出發,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超越民族國界、超越政治意識形態,創造出有受眾粘性的傳播內容。我國對外傳播從過去強調以我為主開始逐漸淡化官方色彩,用人類共同價值觀塑造有生命力的傳播內容。例如,在“第六聲”日常的新聞裡,多講述如快遞員等普通中國人的故事,內容主要涉及民生、經濟、文化等領域。

(三)媒介傳播平台:本土內容借力海外傳播

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表明,社交媒體已成為美國公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這一信息表明社交媒體在當今傳播格局中佔據重要位置。《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國家級媒體除了在國內推出微博、微信社交媒體的官方賬號,還作為先行者紛紛應用海外社交媒體進行內容傳播。2017年,CGTN在優兔運營的主賬號全球點擊量突破3億,視頻觀看總時長達3.7億分鐘,其在照片牆賬號的粉絲量也超過120萬,展現了中國媒體在海外平台的不俗影響力。12 國家級媒體試水海外平台實現了與海外受眾的面對面接觸,借助海外本土社交媒體更易讓海外受眾接受,進而及時發布和反饋信息。

(四)媒介表現手段:從嚴肅單一宣傳到信息可視化

過去以大眾傳播為主的時代,媒體借以文字、圖片、聲音等要素構建出一個嚴肅而宏大的對外宣傳體系。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視覺文化極大沖擊著傳統的傳播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層面與每個角落。

生動直觀的信息表現形式,諸如短視頻、數據新聞、VR�AR等表現手段逐漸運用在當今對外傳播中。信息可視化的對外傳播替代了理論性、系統性的意識形態話語,更容易引起受眾的關注和獲得價值認同。13 2016年,短視頻、直播等可視化傳播手段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廣受歡迎。短視頻應用抖音在 2017 年推出了國際版本。2018年4月,抖音平台同步上線了“#Take me to Xi'an”的挑戰,其配合抖音平台,借此面向海外受眾以短視頻方式宣傳西安歷史文化。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詳細】“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詳細】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詳細】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