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噤声群体的再现与影响--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媒体对噤声群体的再现与影响

——以李阳家暴案为例

舒琳

2012年11月07日14:06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点击进入人民网奖学金专题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10月30日揭晓,清华大学舒琳同学的论文《媒体对噤声群体的再现与影响——以李阳家暴案为例》获得二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摘要:作为社会的非主导群体只能通过主导群体的话语体系表达自我,造成自我表达的限制和困难,因此成为“噤声群体”。媒体以帮助弱势群体为己任,本文试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帮助弱势群体发出自己声音的方面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本文以李阳家暴案为例,借助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传统媒体的66篇报道、李阳和李金的微博进行了分析,认为微博有助于弱势群体发声,但仍需在主导群体的话语体系中;传统媒体更倾向于以主导话语体系控制噤声群体;传统媒体更理解主导话语体系。

关键词:噤声群体理论、框架理论、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李阳家暴

1、 引言

2011年8月底,“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了家暴的图片及新闻,9月初这个事件正式进入传统媒体的视野。这起事件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大量关注,对于李阳外籍妻子李金的报道也日益增加。

正如家暴受害者群体一样,在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弱势群体,从传播学的噤声群体理论来看待,作为社会的非统治群体,无法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发出声音,只有通过主导群体的话语体系才能使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主导群体通过掌握权力从而掌握语言的意义,继而能够控制非主导群体。

媒体以维护社会弱势群体为己任,希望帮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以李阳家暴案为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否帮助了家暴受害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受害者是否成功地运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表达?本文试借助噤声群体理论研究新媒体、传统媒体对噤声群体的再现与影响。

2、 文献综述

本文试借助噤声群体理论来看待媒体对噤声群体的再现和影响,辅以框架理论分析事件双方表达自我的框架,因此文献综述由噤声群体理论、框架理论组成。

2.1噤声群体理论

噤声群体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埃德温?阿登勒和雪莉?阿登勒夫妇(Edwin and Shirley Ardener)的研究。在1972年阿登勒关于喀麦隆妇女的仪式的研究中,他首次提及了噤声群体理论。他发现尽管女性占了社会人数的一半,但是在人类学家的研究中却忽视了女性的声音,阿登勒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技术原因,即当时较难接触和采访到女性 ;另一点则是接受过人类学训练的人显然偏向于某种模式,这种模式为男性服务而不为女性服务。如果他们觉得男性比女性更加“能言善道”,这就是爱屋及乌或者说喜欢和有共同语言的人说话 。阿登勒的噤声群体理论认为女性被噤声的原因在于女性的话语体系不是社会的主导话语体系,她们只能通过由男性主导的话语体系来表达自我。雪莉?阿登勒认为当男性和女性的意义和表达发生冲突时,男性的意义和表达通常会因男性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而最终获得胜利,结果便是女性遭到噤声 。

之后该理论逐渐被发展为一种女性主义传播理论和亚文化传播理论。在女性主义传播理论方面,Dale Spender和Cheris Kramarae对于在女性主义研究中运用噤声群体理论做出了较大的贡献。Spender将埃德温?阿登勒的理论推及至她对于男性控制语言的研究,她认为男性通过控制语言的意义来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强加给每个人 。Kramarae认为正如女性较难在男性的话语体系里表达自己一样,男性较难理解其他非主导群体所表达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妇女争取到自己的权利,有人质疑噤声群体理论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情况,因为不符合当下女性在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意见的情况 。但是学者们认为有三个基本原则仍然没有改变,即男性与女性由于他们的话语体系不同,对世界的感知也不同;由于男性在政治上掌握主导权,他们的话语体系也占主导,其他群体的话语体系相对来说被接受程度较低;女性为了参与到社会中来,需要通过男性的话语体系来表达自己 。

该理论也延伸到亚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中。马克?奥比认为噤声群体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任何非统治群体,如黑人、同性恋、老年人、下层阶级、残疾人和非基督徒等 。Carol Colfer利用该理论比较了以下三种群体:伊朗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美国农村的女性和男性、来自软学科和硬学科的科学家,发现每个群体都会干涉社会地位低于它们的群体的表达自由,它们不仅排斥其他体系,甚至排斥不符合它们认知体系的信息 。

值得注意的是,失语群体的沉默并不是所有社会群体都共有的现象,它需要有权者和无权者双方来共同达成 。

2.2框架理论

框架构建理论最早起源于心理学,

心理学领域的“框架构建”概念来自于心理学家凯尼曼和特威尔斯基的决策研究,他们发现同样的讯息经由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选择,其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是陈述的框架,不同的决策选择结果就是框架效应,这一总体过程就是“框架构建” 。而社会学领域的“框架构建”概念则来自于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和其他视社会现实是人们社会行动构建结果的研究者的论述,根据他们的观点,框架构建就是人们通过选择思考结构(框架)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构建社会现实的过程 。

20世纪80年代后,经由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学术传统酝酿的“框架构建”理论很快进入新闻传播学领域。根据恩特曼的观点,新闻传播领域的“框架构建”具体指这样一种过程——“人们选择感知事实的某些部分,并将它们凸现在传播的文本中,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关于被描述对象的某种问题的定义、因果解释、道德判断以及处理建议” 。

3、 研究设计

3.1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国外对噤声群体理论有较多的研究,尤其是在人类学和传播学领域。目前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仍很少,除了少量在女性主义和亚文化传播中的研究之外,还有涉及法学的研究。

目前研究多以媒体报道、人物对话作为研究对象,如以媒体文字报道为研究对象,多采取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的方法,如以人物对话作为研究对象,多采取观察法、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能迅速从大量的文本中抓出有用信息,它的特点体现在:系统地、忠实地检验传播符号,而这些符号都基于法则赋值;它还可以用统计得方法分析这些符号背后的关系,推论其意涵,或者从符号的生产和使用两方面从传播符号推知传播的语境 。但是内容分析方法往往过于重视定量的内容,容易忽略细节透露的信息,因此仅采取内容分析法易导致分析表面信息,但是忽略文本后隐藏的深意。因此研究者在分析噤声群体时往往搭配使用文本分析或者话语分析,视分析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

文本分析是指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发现文本中潜藏的信息,并最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步骤并不固定,一般为文本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 。

话语分析是指系统性地检验一些晦涩隐蔽的原因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包括无明显规律和层次的行为、事件和文本;社会和文化结构、关系和进程。话语分析被用来发现话语与社会之间的晦涩关系是如何被用来强化权力关系和霸权地位的 。

3.2研究对象及设计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报道和微博,因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的方法。李阳家暴案从8月31日爆发,本文以8月31日至2012年1月为研究周期,研究对象包括此期间李阳、李金二人新浪微博的相关内容及凤凰网在此期间可搜索到的传统媒体报道,共66篇。选择凤凰网是由于该网站是所有媒体中对此事报道数量最多的媒体,因此将凤凰网在研究周期内的所有传统媒体报道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根据日期、体裁、呈现群体、信源类型、对李金的态度、对李阳的态度、引用微博等对报道进行编码和分析(见附1)。之后挑选报道进行文本分析。

3.3研究问题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及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

H1:微博在再现噤声群体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放大其声音

H2:微博在再现噤声群体的过程中是否能帮助其使用自身的话语体系

H3:传统媒体在再现噤声群体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放大其声音

H4:传统媒体在再现噤声群体的过程中是否能帮助其使用自身的话语体系

4、 内容分析

根据事情发展的过程及媒体反应,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8月31日至9月11日,李金在微博上爆出李阳家暴,李阳无正面回应;二是9月12日至10月14日,李阳接受媒体采访,回应该事件;三是10月15日至今,李金提起离婚诉讼。

4.1第一阶段的内容分析

在事件第一阶段共有26篇报道。由于李金在新浪微博上发布李阳家暴的消息及图片,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此后李阳于9月6日在新浪微博上回应此事件。

在第一阶段,所有媒体均引用两人的微博,均为间接信源。群体呈现情况如图4.1所示,11%的报道完全引用李金作为信源,46%的报道是李金多于李阳,31%为大致相同,8%为完全李阳,4%为均无引用。没有报道引用李阳多于李金。总体而言,传统媒体更多地发出了李金的声音。

但是,根据时间推移来看待呈现群体会发现在9月6日李阳发布微博之前,由于媒体只能获取李金的微博、李阳的家人及公司员工作为信源,除1篇报道的呈现群体大致相同之外,其余15篇报道均是“完全李金”或者“李金多于李阳”。但是自6日10点53分李阳发布微博之后,7日起有2篇报道“完全李阳”、1篇“完全李金”,其他均为“大致相同”或者“均为”。可见,李阳开始发声之后,传统媒体的呈现群体一下由李金发声变为势均力敌。

图 4.2第一阶段传统媒体对李金的态度

由图4.2,4.3可以看出,由于事态并不明朗,媒体对李金主要持中立态度,对李阳有69%的报道持中立态度,27%批评李阳,只有4%体谅他的行为。

4.2第二阶段的内容分析

事件的第二阶段共有22篇报道,李阳开始接受媒体采访,此时传统媒体的报道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呈现群体上可以看出与第一阶段产生了巨大的差异。73%的报道信源完全为李阳,仅有4%为完全李金,5%为李阳多于李金,4%为大致相同,14%为均无。李阳的声音大大超出了受害者李金的声音。

从媒体对两者的态度来分析,由于李阳的出面道歉,确定了李金受害者的身份,因此55%的报道对李金持同情态度,其余为中立。但是李阳确定了“施暴者”的身份之后,媒体对其的态度反而变得复杂。如图4.6所示,除了27%的报道表示中立之外,37%的报道对李阳持体谅态度。相较于第一阶段的媒体态度,不可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分析其原因,李阳在第二阶段坦诚了自己的错误,并提出由于从小有家庭暴力阴影、工作压力大、作为家长压力大等原因成为“施暴者”,导致媒体产生了较大的态度改变。

图 4.5第二阶段传统媒体对李金的态度

4.3第三阶段的内容分析

第三阶段共18篇报道,该阶段的报道并不连续,从10月15日起媒体不再对这起事件进行报道,直到10月28日李金声称要与李阳离婚。之后媒体于10月底再次停止报道,直到11月7日李金微博再发家暴图片。11月8日之后媒体再次停止报道,直到11月24日李金出席反家暴研讨会。11月28日至12月12日均无相关报道,之后李金与李阳离婚案开审,媒体继续报道此事。

第三阶段李阳再次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因此媒体中大量出现李金的声音,48%的报道为“完全李金”,21%为“李金多于李阳”,16%“大致相同”,“完全李阳”、“李阳多于李金”、“均无”各占5%。

第三阶段媒体对李金的同情有所下降,仅28%的报道持同情态度。同时,对李阳的批判和谅解均有所下降,但批判态度再次超过谅解。媒体对待两者均以中立态度为主。

图 4.9第三阶段传统媒体对李阳的态度

5、 文本分析

通过上文的内容分析,发现在李阳拒绝媒体采访时李金能获得大量发声的空间,但是李阳接受采访之后,李金几乎遭到“噤声”。此外,当李阳接受采访之后,媒体由之前的“中立”、“批判”改为“谅解”,李阳不发声之后,媒体又回归到“中立”、“批判”。

本段将通过文本分析法来研究是什么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以及李金、李阳在发声时各自如何运用话语体系。

5.1间接信源文本分析

在李阳、李金接受采访之前,媒体大量引用两人的微博作为信源,本文将对两人被引用频率最高的前三条微博进行分析。

李金被引用频率最高的微博分别被引用14次、12次、10次,依次如下:

第一条微博指名道姓称呼“李阳”,尽管认为家暴是严重的问题,但是更体现了李金对家庭和家人的担心,最后还是表达了对李阳的感情。这很符合传统上对家庭妇女的认知:尽管遭到伤害,仍然考虑家人,努力维系家庭。第二条也是指名道姓称呼“李阳”,谴责李阳要求她关闭微博,但是语气还是比较平缓,微博里也提到“我送孩子上学,买菜”,也很符合家庭妇女的形象。第三条并未直接称呼“李阳”,这条微博用李金的母语——英语写作,谴责李阳在她受伤的时候仍然光鲜亮丽地出现在媒体上,但是第一句也表示“如果我的爱随着你的手打到我脸上的那一刻消失,事情会简单许多,但是爱并没有消失”,体现了李金仍然对李阳有感情。

分析这三条微博的共同特点,首先都与李阳直接相关,前两条直呼“李阳”,最后一条以和李阳对话的形式呈现;其次尽管存在谴责,但都体现了李金对李阳,或者是对家庭的感情,符合传统社会对家庭妇女的期望。

相较而言,其他未被如此高频率引用的微博则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如李金对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看待家暴问题的担忧、李金呼吁李阳接受警察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等均未被如此高频率引用。

李阳被引用频率最高的微博分别被引用7次、4次、3次,依次如下:

李阳的这三条微博以道歉为主,第一条向李金和所有人道歉,第二条再次向所有人道歉,并表示已采取改正的措施“正在接受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第三条是最先发的微博,并未直面问题,而是提及家庭教育问题,并向“孩子道歉”,这条被媒体认为是承认家暴问题的开始。

5.2直接信源文本分析

直接信源的文本分析选取了3篇传统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这3篇报道均采访到了当事人。

1) 呈现群体为李阳对于李金:《李阳家暴承认犯法:“当时想跟妻子同归于尽”》(北京晚报,2011年9月15日)

在这篇报道中,李金仅作为新闻背景出现,且第一次出现被形容为“一个名为“丽娜华的Mom”的网友”。李阳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情:一是解释为什么打人,“我就认为她要发飙了,要砸东西,要咆哮了”、“同归于尽”等词显示了李阳和李金同时存在错误;二是解释为什么不尽早回应,“如果我当时立刻反应,我会在微博上全面攻击我太太的,因为我处在暴怒状态,你既然毁了我也要毁了你,这是一般人的状态”显示李阳是出于为妻子考虑才不尽早回应;三是谈他对婚姻的看法,“因为我觉得我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人”,将家庭暴力的根源问题指向“公”与“私”的对立。

2) 呈现群体为大致相同:《李阳谈家暴细节:我很“魔鬼” 成家只是实验》(华商报,2011年9月27日)

在这篇报道中,李阳再次努力做到两点:一是承认家暴的错误,但是错误在双方;二是用“成功”、家庭相较于事业是小事等观点来为自己争取谅解。李金的话语仍然体现的是一个家庭妇女的形象和立场,“我担心我和他在一起已经伤害到我的女儿们”,“你说很忙的,没回来的,我肯定脾气比较大”。

3) 呈现群体为李金多于李阳:《李阳妻子看到的婚姻 经历家暴,冷酷的离婚诉讼,媒体的追逐》(时代周报,2011年12月29日)

这篇报道是12月对李阳夫妇离婚诉讼的后续报道,在这篇报道中李阳所做的努力仍与之前相同,强调错误是双方的,通过“公”与“私”的矛盾弱化自己的问题。

这篇报道中,尽管仍描述李金家庭妇女的生活,但是她的形象首次突破了家庭妇女的形象,她坚定指责李阳“他在说谎,他这是在表演”,并且将李金从家庭中释放了出来,走向一个“公”的层面:“她甚至还拒绝了所有外国媒体的采访,维护这个国家,因为她担心他们(外国媒体)会将家庭暴力看做是“中国问题”,而不是个案”。

6、 结论及讨论

通过上文的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6.1微博为噤声群体提供更多发声的空间,但仍受主导话语体系控制

微博作为个人的媒体空间,每一个群体都可以利用微博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李金便是通过微博将这件事情揭发了出来。但是能否“被听见”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尽管微博为李金提供了发声的空间,但是李金为了使自己被听见,首先需要将问题直指有知名度的李阳,其次她“被听见”的微博大多展示的是其妻子、母亲的一面,对家庭充满感情,希望维系家庭和婚姻。

6.2传统媒体更倾向于以主导话语体系控制噤声群体,但随着时间推移有所改善

从内容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李阳接受采访之前,媒体只能引用李金的微博作为信源,但是根据文本分析的结果,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微博大多直指李阳。而当李阳开始发声的时候,传统媒体便没有了李金的声音。此外,从文本分析来看,李金被呈现的形象非常单一,即受害者、对家庭充满感情的家庭妇女,这符合主导话语体系对她的定位,而她其他方面的信息则被“噤声”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对当事人和事件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噤声群体的形象不再单一地为“受害者”、主导群体的附属者,他们开始具有自己的形象,在这个案例中,李金在家庭之外、社会中的形象也日渐被呈现出来,如后期对她参与反暴力研讨会等社会活动的报道。

6.3传统媒体更易理解主导话语群体

从内容分析的结果来看,当李阳在第二阶段集中发声的时候,媒体对其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从一开始的中立和批判转向谅解。

从文本分析的结果来看,当李阳开始发声,他主要做了两点努力:一是解释为什么打人,试图说明他和李金同时存在错误;二是谈他对婚姻、家庭的看法,“因为我觉得我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人”,将家庭暴力的根源问题指向“公”与“私”的对立。这两点努力符合主导群体的话语体系:公事为重、成功为重,当李阳以公事作为处理私事不当的借口时,能获得媒体的谅解,这也解释了第二阶段媒体“谅解”的态度。

6.4研究局限

本文的结论基于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结果,缺乏来自媒体内部的运作情况,可能无法完全真实还原媒体对噤声群体再现与再塑的过程。需要通过媒体从业人员的深度访谈来弥补不足。此外,如条件允许需要争取与李金的深度访谈,了解她对自己能否发出自己声音的感受和评价。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晓越、宋心蕊)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