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使用习惯与自我意识及动机的相关性研究--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微博使用习惯与自我意识及动机的相关性研究

陈琴

2012年11月07日14:08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点击进入人民网奖学金专题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10月30日揭晓,清华大学陈琴同学的论文《微博使用习惯与自我意识及动机的相关性研究》获得三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微博使用习惯与受众对“自我”的意识及动机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行的量化研究。

通过对“自我意识”这一心理学理论的梳理和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追溯,笔者试图挖掘的问题是,1)人意识到“自我”的程度、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控制自我形象的程度,与微博这一社交网络的媒介使用习惯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揭示微博使用与性格之间的关系;2)作为社交型网络,微博与使用者的使用动机有无关系,动机是否影响微博使用者的使用习惯;3)自我意识与动机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这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通过对自我意识、动机和使用习惯的调研发现,1)“自我意识”对微博的使用存在显著影响;2)性别对浏览、转发微博内容存在显著影响;3)“使用与满足”理论也适用于新媒体——微博;4)个性会形成不同的使用动机,而动机与微博使用习惯存在显著相关,可以认为,受众对于自我的认知、动机、微博三者之间存在相关。

关键词:自我意识;微博;动机

第1章 引 言

受众接触媒体的习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互动者和信息生产的参与者,具备Web2.0传播特点的微博正体现了这一点,受众在媒介使用和媒介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更强的主体性,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阐释和再生产增加了个性化的因素,“个性”这个概念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在网络这样的一个流动空间,当互动的方式在场所不再依赖于物理上的接近性(卡斯特,1999),网络的互动方式是否与“个性”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领域。

人对自己心理及性格的自我认知,是否会潜在地影响到其使用媒体的习惯?更确切的问题是,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个怎样性格的人,或者说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是否意识到并控制自己的感情、情绪和形象,是否会迁延到微博这样一个社交空间中来?虚拟的社交网络空间中的使用习惯,是否与个人对自己性格的认知有一定的关系?揭示性格与微博这一媒介使用的关系,这是本文想要探索的主要问题。

同时,对微博这一“社交网络”的定位,来源于习惯用法和文献,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社交”用途进行一番研究。也就是说,要理解心理及性格对于网络使用的影响,特别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性格自我认知,跟使用者在使用微博时是否具有“与人交往”这一动机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使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研究微博的使用习惯与使用者的动机有无关联,即“使用者想要在微博上得到什么”这样一个命题。

通过这项研究,一方面可以从回答个人自我意识对微博使用的影响,以及“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是否适用于微博这一媒介形式,使用者对微博各功能的使用频率是否受到不同动机的指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微博设置更加个性化和符合目标需求的服务提供借鉴。

第2章 文献综述:“自我意识”及“使用与满足”概念

2.1 自我意识

对“自我”的意识是否强烈影响到人的各个方面,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总体来说关注自我情感、行为和外貌呈现上的个体差异,包括个人在人生抉择和制定生活计划方面的思考,(Feinistein, Scheier & Buss, 1974)。按照芬尼斯坦等人的观点,它主要分为外向性的(Public)和私人性的(Private)两个维度,私人性的自我意识维度关注的是个人内在的情感和思索,比如说:“我常常自我反省”;外向性的维度指的是将自我看作是一个社会交往客体时对自我的认识,比如:“我非常担忧我展示自己的方式”。同时,他们还提出了测量社会焦虑程度(Social Anxiety)的概念,对自我展示感到不舒服的焦虑感,比如:“我在人群前说话会感到焦虑。”外向性的和私人性的自我意识是自我关注的一个过程,而社会焦虑是对这个过程的外在反应。

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芬尼斯坦等人提出了测试自我意识者高低之分的具体量表。

表 2.1芬尼斯坦自我意识量表

2.2 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监控

“总是有时候,总是有时候,你要装扮好自己去面对他人。”——爱略特,the love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Brown,2004)。

自我监控是指个人监视和控制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包括口头和行为方式的监控,这是对自我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Goffman,1959)。这是因为人们想向对方展示别人所期待的“自我”。自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自我研究的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论性导向和单纯对生活哲学的思索,新路径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认知自我,认知和监控自我是为了与社会情境“合宜”(Snyder,1974)。对自我的控制和表达,被认为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现象。(Argyle,1969; Duval & Wicklund,1972; Feinistein,Scheier & Buss,1974)。

强调自我展示(或自我表达)概念的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认为自我展示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界定社会情境的性质,这是建立在他赞同社会高度结构化的基础上,而且这种结构充斥着非常正式的礼仪,每个人都扮演一定的角色,社会交往中,个人有义务去维持自己的角色,而且为了这个角色应有的形象,人们有可能说假话和扭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Goffman,1959)。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1923年就提出过著名的“自我与本我”的概念,但立足点依然是心理和精神的领域(Freud,1923)。所以,把“自我”(The Self)从唯己的领域超脱出来,探讨自我和别人眼中的我的“镜像”关系,并不是50年代末才开始的潮流,但其意义却在于,开始从社会交往的层次来分析自我表达的差异。

自我展示行为(Self-presentation behavior)指任何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行为(Brown,2004)。也就是说,自我展示是试图引导别人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认识自己,这跟“印象管理”的概念是相通的(Leary & Kowalski,1990)。

有时候个人会表现出一种计算过的方式,也就是用一种既定的方式去展示自我,以便于在别人心目中形成某种印象,而这种印象是他想让别人留下的,有时候并非真实的自己。有的时候人们如此展示,却并没有察觉到;有时候是有意识地按照特定方式展现自我(Goffman,1959)。

有意的塑造自己的形象,有时甚至是违背自己的真实情况的,具有这种倾向的人善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监控,通常监控者的心理目标可以概括为:

2.2.1 为了个人利益促进社会交往

搞推销的人大多把自己锻造成能言善道、不惧推辞的脸皮厚人士,因为推销出一件产品或者服务会增加他们的个人利益;喜剧演员周星驰在荧幕上表情丰富、言辞夸张,但在日常生活中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人 。不管推动自我展示的行为是物质性的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的,这都可以归结为一种策略性的自我展示(Brown,2004)。

另外,为了促进社会交往,人们常常需要与陌生对象建立亲密的关系。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自我披露现象(Self-disclosure)。这是一种自我展示的方式,大致可以定义为有意地向他人透露有关自己的信息。一般来说,自我披露的信息非常重要,比起喜欢弹钢琴,披露宗教信仰更容易建立亲近关系(West & Turner, 2007)。自我披露既可以是策略的,也可以是非策略的,但是它本身是带有特殊目的的。

2.2.2 自我角色的建构

戈尔曼认为人们在维持角色方面会造假。比如一个女孩可能会从她室友接电话的数量来评判她是否受欢迎,我们可以怀疑有些女孩会安排一些假电话来营造这样的形象(Goffman,1959)。

不论是身份、年龄、性别都会给个人创建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比如,青少年通常会尝试各种各样的角色,他们选择不一样的成人角色,穿上他们的服饰,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决定是否继续。华尔街的银行家总是西装革履、开着豪华轿车,这是身份的象征,传递者成功者的信号(Brown,2004)。

马克?施耐德将个人的自我监控分为两个程度:高自我监控者,是指出于对社交合宜性(social appropriateness)的考虑,对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社会交往行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且从中搜集线索,作为监控自我的向导;低自我监控者则是与之相反的(Snyder,1974)。显而易见的是,演员对自我展示的监控能力就比普通人更高。施耐德还自创了分析自我监控的量表工具。

表 2.2 施耐德的自我监控量表

(评分方法是:在5、6、7、8、10、11、13、15、16、18、19、24和25题上答“是”得1分,在1、2、3、4、9、12、14、17、20、21、22和23题上回答“否”得1分。总分在13分以下表示低自我监控,13分或以上表示高自我监控。)

用对自我监控倾向的认知,可以通过前人较为成熟的量表来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的自我监控心理是否会迁移到网络空间?在“与人交往”同“和人在一起”这些概念突破了传统模式之后,自我监控的性格因素是否会与网络互动呈现相关性?

2.3 微博使用与动机研究

“使用与满足”理论,假定受众是主动的,他们的媒介使用直接受到他们的动机的指引(卡茨,1974)。罗森格林对“使用与满足”给出了具体的研究范式,他认为不同的基本需求是由一系列内在和外在的个人性格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同时也受到周遭社会,包括大众媒介结果的影响,反映出个人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Rosengren,1974)。动机可以分为“需求满足”与“解决问题”两种模式。

回溯媒体效果的研究史,会发现在早期的媒体效果模式中,受众被视为一种“不知情的靶子”或媒介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而第二种主要的“行为式”受众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是直接效果模式的反弹,受众被认为多少是具有主动性或者动机性的媒介使用者/消费者,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媒介经验而不仅仅是被动的“牺牲品”(麦奎尔,2010)。

在当代传播学关于媒介效果研究中,使用与满足是该领域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理论。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就是基于该理论。在受众是否能动方面,卡茨首次掷地有声地提出传播学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强大的媒介做了什么”,同时也要研究“受众对媒介做了什么”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重新确立了观众是有选择、有识别力的群体(Livingstone,1998)。

“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关心:(1)社会因素;(2)心理起源引起需求;(3)需求激发对大众媒体和其他来源的期望;(4)期望造成了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5)最终导致了需求的满足和其他非企及性结果。

尽管关于受众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理论纷纭复杂,并且尚未达到一个能够解释大部分现象的精致化理论。但是通过理论考察和实验设计,以至于使得我们倡导将研究放在这样一个“观看—解读”的框架中,并且接受观众是能动的,有意愿以各种形式进行互动。

互联网的使用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实行人际传播,这对自我展示来说是增加了新的可能性。通过通讯技术设备的作为中介的人际传播,对自我展示这个领域来说是较新的研究话题。近年来对网络空间内的自我展示的实证研究发现,那些时常通过网络交流的人,更倾向于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真实的自我(Bargh Mckenna & Grainne M. Fitzsimons,2002)。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在网络虚拟空间上的角色扮演甚至可以成了为以后的顺利进行社会交往所提供的安全实验(Turkle,1995)。

社交网络方面,有学者对征友网站上网友的自我展现进行过质化研究(Gibbs, 2006),发现在征友网站上,参与者对展示个人的各类小线索十分关心,并且尝试调节印象管理和期盼通过策略性的自我展示来反映“完美的自我”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试图建立起“身份宣布”的真实感(Gibbs,2006)。一项对青少年的美国社交网络Facebook使用习惯的抽样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具备较高“自恋水平”(Narcissism levels)的少年,通常倾向于在Facebook上传播自主创造的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Eileen, Rebecca&Jim,2011)。

先前的研究也包括博客(Chung & Kim,2008),在线节目(Wu et al.,2010)和Twitter(Liu et al.,2010)的使用动机研究,比如在第三个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八个使用Twitter的动机:1)记录自我;2)分享信息,3)社会交往,4)娱乐,5)打发时间,6)自我表达,7)媒介吸引,8)方便。考虑到中国使用者的特点,本文将微博的使用动机分为1)Political reading,2)Entertainment,3)Interaction,4)Expressing, 5)Passing time。

此外,根据实践经验,微博使用习惯定义为浏览、转发、评论他人微博及发布自主内容四个层面。

第3章 研究假设

综合以上的设计和引论,组成该论文的三个重要的研究假设就呼之欲出了:

H1:微博使用习惯与动机存在相关性。

按照“使用与满足”观点,人们使用某种媒介,是因为有心理或者社会交往上相对应的动机需求,根据微博本身的功能,本文将微博使用习惯分为“浏览、转发、评论他人发布内容的频率”及“发布自主内容的频率”这四个方面,而建立在调研分析基础上的动机分类分为五种“Political-reading,Entertainment,Interaction,Expressing,Passing-time”。假设使用者对于微博这一新媒体的使用,也符合“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即动机影响使用者对微博各项功能的使用频率。

H2:微博使用习惯与自我监控心理存在相关性。

自我监控是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自我监控通常是表现在日常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个人行为。本文假定,在虚拟空间——微博上,微博使用者也存在着对自我行为的监控,也就是意味着自我监控的心理会影响到微博使用者对微博各项功能的使用频率。

H3:微博使用习惯与对“自我”的意识存在相关性。

自我意识是指使用者怎样认识“自我”,在身处世界之中时,对“自我”的感知是否强烈,本文的假定认为,对“自我”认知较为强烈的人,也较为经常使用表达自我、参与讨论的Web 2.0媒体——微博,因此,本文欲测试对“自我”认知的强烈与否与使用者对微博各项功能的使用频率。

除此之外,自我监控心理与使用动机之间、自我意识与使用动机之间、自我监控与自我意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也是可以值得探讨的命题:

H4:自我监控心理与使用动机相关。

由于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使用者对媒介的运用受到动机的指引,而“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假定受众对“心理需求”较为关注的,因此,笔者假定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动机,继而对使用微博的各项功能具有影响,本文测试自我监控心理作为自我意识的外在形式这一“心理需要”与使用动机是否相关。

H5:自我意识与使用动机相关。

与H4相同,自我意识是受众对“自我”的认知,这种“心理特点”与使用动机相关,也是值得验证或者证伪的假设。

H6:性别、年龄、收入等人口因素对使用微博的习惯存在相关性。

人口因素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各方面的,本文假定性别、年龄、收入等不同的人口因素会对使用微博各功能的频率产生影响,并在数据中予以验证。

第4章 研究方法——问卷调研

4.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问卷分为过滤题、人口因素题、性格因素题、微博使用动机题、微博使用习惯题,其中,性格因素题、微博使用动机题、微博使用习惯题均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点式)测量。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收取网络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52份,在95%的置信度下,最大误差不超过6.17%。

4.2 数据信度分析

主要针对不同问题项下指标的内在一致性分析:

1.微博使用频率项下四个测量频度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 Alpha=.858,项总计统计量均为超过该数,维度内在一致性较好。

2.自我监控的个性特点维度内在性分析:9个测量项下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 Alpha=.491,删除“在一群人中,我通常不是焦点”“我不是特别擅长讨别人喜欢”“我不太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不同的人和环境”这三项后的α值略高于统计量,因此统计时将这三项删除。

删除这三项之后的自我监控的个性特点维度内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706,因此最后的分析保留6项。

3.自我意识的个性特点维度内在一致性分析:6个测量项下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 Alpha=.739,删除“我关注别人怎样看待我”后这项α值略高于统计量Cronbach’s Alpha=.765,考虑保留该项。

4.使用动机的内在一致性分析,5个维度下的可靠性统计均在.700以上(Political reading=.874;Entertainment=.729;Interaction=.729;Expressing=.886;Passing time=.819)

第5章 结论

5.1 微博使用配合特定个性

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自我意识的强弱与微博的使用存在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具备高度关注“自我”性格因素的人,更容易被微博所吸引。

对“自我”感知更强烈的人,使用微博的动机也更强烈。在Political-reading、entertainment、interaction、expressing、Passing-time这五个动机方面,前四个动机都呈现出与“自我意识”个性相关,其中,Political-reading及Interaction动机与自我意识个性在99.9%的置信区间内呈现相关,而Entertainment及Expressing动机对自我意识个性在99%的置信区间内显著相关。动机与自我意识的强弱证明,微博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人较有吸引力。(参见表5.3)

对“自我”的感知是否强烈,与微博使用习惯也呈现显著相关性,浏览、转发、评论和发布四个频率与自我意识的相关系数分别是.292、.264、.262和.158。对“自我”的感知越强烈,更关注内心感受、情绪的人,也就更愿意使用微博这一社交工具。对自我感知强烈的人,更愿意发展自己的兴趣,更喜欢发表个人言论,也更愿意评论他人的内容。(参见表5.1)

微博对于更关注“自我”的人具有吸引力,而对那些性格色彩上不那么关注内心情感和外在风格的人,吸引力则不高。这说明,微博满足了具备高“自我意识”的人的需求,微博本身并没有拓展人的性格、改变人的交往方式,它只是让本来就“自我意识”强烈的人能够使用一个合适的平台去发现和表达,微博配合了使用者对自我个性的认知,而并没有发展使用者的个性。

5.2 女性更倾向浏览和转发微博内容

从对微博使用习惯的回归分析来看,性别对于浏览、转发微博内容具有显著影响,女性更倾向于浏览和转发微博(男性=1,女性=2,β=.428**,β=.321*),比之参与评论和发布自主内容,女性在使用微博的过程更愿意观看和转发,这表明女性更愿意在微博上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而不是创造信息。(参见表5.2)

5.3 使用微博出自不同动机

统计结果显示,对使用微博具备不同动机的人,在使用微博就具有与之相对应的习惯。比如,使用者的Political-reading动机与浏览及转发就呈现出显著相关,Interaction和Expressing动机则对评论频率有显著影响,同时Expressing与“自主发布微博内容”呈现显著相关,但是在Passing-time这一媒介使用动机来看,微博并没有体现出与其相关,也就是说,使用者上网浏览、转发、评论和发布微博基本上不是为了打发时间。(参见表5.2)

可以说,在微博这一社交媒体空间,满足不同人群对于Political-reading、Entertainment、Interaction以及Expressing的需求,它的基本四种不同功能对应受众的不同需求指向,而各种功能的使用频率受到动机的指引是十分明显的,这符合“使用与满足”的理论,也印证了作为Web2.0的传播媒介,微博体现了“个性化”、“主动性”的媒介特性。

5.4 自我意识、动机与使用习惯的关联

综合以上对自我意识因素的分析,可以得知的是,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认知不同,其使用微博的动机也存在差异,而不同动机的人在微博上寻求不同的功能用以满足其需求。这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对“自我”的认知对于微博使用具有显著的影响,对“自我认知”越强烈的人,对微博的使用动机指向越明显,也就越需要去微博需找满足其个性需要的功能。

参考文献

中文:

[1]. 丹尼斯?麦奎尔.媒体效果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29.

[2]. 利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56.

[3]. 陆晔、郭中实.媒介素养的“赋权”作用[J],新闻学研究,专题,2007,(92),1-35.

[4].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1:55.

[5]. 乔纳森?布朗.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39-166.

[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78.

英文:

[7]. ALLAN FENISTEIN, MICHAEL F. SCHEIER, AND ARNOLD H. BUSS. Public and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ssessment and theory[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75,43(4):522-527.

[8]. ARGYLE, M. Social interaction[M].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1969:61-68.

[9]. BARGH, MCKENNA, & FITZSIMONS.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2002, 58(1): 33-48.

[10]. BRYANT,J. & MIRON,D. Theory and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4,54(4):662-704.

[11]. DUVAL, S. & WICKLUND, R. A. A theory of objective self-awareness[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2:145.

[12]. EILEEN Y.L., REBECCA P. , JIM C.M., JOYLYNN C.Y. , DION H., CHEI SIAN, ALTON Y.K.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J], Jou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11, 50(2):pp. 180-185.

[13]. 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1959:60.

[14]. GREENWALD, A.G. & BRECKLER, S.J. To whom is the self presented? [M]// B.R. Schlenker(Ed.), The self and social life, New York: MrGraw-Hill, 1985: 126-145.

[15]. HOGAN, R., JONES, W.H., & CHEEK, J.M. Socioanalytic theory: An alternative to armadillo psychology[M]. //B.R. Shelenker(Ed.), The self and social life, New York: MrGraw-Hill, 1985: 175-198.

[16]. KATZ,E.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an editorial note on a possible future for this journal[H],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1959,2(1): 1-6.

[17]. MARK R. LEARY AND ROBIN M. KOWALSKI.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component model[J], Wake Forest Univers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 107(1): 34-47.

[18]. MARK SNYDER. Self-monitoring of expressive behavi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4, 30(4) :526-537.

[19]. STEPHEN R. BRIGGS, JONATHAN M. CHEEK, AND ARNOLD H. BUSS. An Analysis of the self-monitoring scal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0, 38(4):679-686.

[20]. TURKLE, S.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5:90.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晓越、宋心蕊)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