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23动车事件看网络公民社会的构建--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

从7.23动车事件看网络公民社会的构建

张启山

2012年11月07日14:28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点击进入人民网奖学金专题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10月30日揭晓,武汉大学张启山同学的论文《从7.23动车事件看网络公民社会的构建》获得二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摘要】自微博在中国大陆推出以后,就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在突发性事件中,微博更是以其快速性,共享等特性推动事件的发展。在温州动车事件中,律师、记者、普通群众、还有一些学者参与到本次事件中,并且网民的积极参与改变了事件的发展,在动车事件中的施救过程,对于小依依的救助,还有赔偿金额的提升,以及相关官员的处理都离不开网络上公民的压力。本文将以温州动车7.23事件为案例,从案例中分析我国网络公民社会的雏形以及微博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特点。

【关键字】微博;动车事件;公民社会

近年来能够切实体现公民力量的案件呈现出风起云涌态势,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中比如宜黄强拆事件,云南盈江地震,钱云会案等等事件都体现出网民作为一个公民的力量。

在2011年7月23日发生的温州7.23动车事件中,律师,记者,普通群众,还有一些学者等等都切身参与到事件中,并且网民的积极参与确确实实的改变了事件的发展,在动车事件中施救过程,对于小依依的救助,还有赔偿金额的提升,以及相关官员的处理都离不开网络上公民的压力。

本文将以温州动车7.23事件为案例,从案例中分析我国网络公民社会的雏形以及微博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特点。

一、 互联网:场所、平台

“公民社会”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 ,对应于英语中的 “civil society”。 公民社会有很多种定义,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它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领域。 通常而言,它包括了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诸如指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NGO)、社区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

英国社会学学者泰勒将其区分为三种不同层次,集中概括了公民社会的政治特质。

第一种是最低限度的“公民社会”,指的是不受国家管制的自由社团和集会 ;

第二种是较强意义上的“公民社会”,这样的社会可以通过社团 来决定和协调其行动,

第三种是最强意义 上的“公民社会”; 社团一起可以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或改变国家政策。

当然,公民社会并不是写在宪法上的公民有集会出版言论自由就能够称其为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首先,公民是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在公共领域的活动则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在这场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公民对于整个事件的推动作用。公民有充分的自主性。

其次,独立的民间组织或社会,团体构成公民社会的主要力量。虽然之前呼吁第三方调查,但是最后这个调查机构还是属于官方的,之前汶川地震,钱云会等事件中出现了公民调查团,但是公民团体在我国发展还很缓慢。

最后,其他除国家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的一切社会领域或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形成还需提供能够供公民实施行动的平台。我国公共领域狭窄。公共领域一直由公权力部门所掌控,但是在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出现,创建出一个新的公共领域。成为了多种力量相互抗衡和争论的平台。

纵观整个动车事件,可以看出,公民或者说是网民从最开始第一条信息发布之后就站在了比较主动的位置上,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走向。而铁道部对于突发性的这种事件显然还没有准备好,一直是在网民舆论的压力中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初步成为了一个公共领域,公民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个雏形。

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成为了政府唯一无法完全垄断的媒体,成为了“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中介桥梁”。成为了“多种力量相互抗衡和争论的平台”。独有的平等属性和互通特质让公众学会了在争议中寻找社会公社,构建公民社会。在动车事件中,这种网民和公权力部门的博弈显得更加激烈突出。整个事件的走向也成为了公权力部门和网民互相抗衡的结果。

哈贝马斯在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序言中提到“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的特征是大众通过电子传媒相互交往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选择强制”。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能够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而就我国目前互联网特别是新一代的社交网络的产生,为自由交流以及沟通构建了一个平台。互联网使得民众能够以最低成本,最便捷的方式参与到讨论的平台中。在动车723事件中,事故发生十分钟后,微博平台上关于事故的细节进展以及评论一直充斥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中,使得公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参与到公共的讨论中。这种言论的聚集发生在网络空间的不同层面上,从某种程度上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整个事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铁道部和网民之间互相博弈的一个过程,但是铁道部显然没有预料到网民的这种力量,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很被动的地位,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做出某些作为。因此,在这个事件中,网络上的公民社会作用渐现。

二、 动车事故中的公民社会

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知识分子作为意见的先行者在通过对事件的评论和转来引导舆论走向,而明星群体通过庞大的粉丝群体让事件在最短事件内进入到公众领域。同时微博作为一个网路社群的重要平台,在当下中国成为了一个替代性的聚集场所,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来影响事件的发展。

(一)意见领袖:公民性的先行者

对比上边对于公民社会的特点,可以看出,公民社会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公民性。公民社会的建构首先有赖于公民性的建构。

美国学者希尔斯借助公民精神定义了公民社会,“ 一个公民社会就是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行为体现公民精神的社会” ,他将公民精神作为公民社会的定性要素来看待,公民社会是一个“文明” 社会,不是由于有了结社自由的法律就有了公民社会,也非由于有了多少社团就有公民社会,决定社会性质的是个人、社团、国家相互之间处理另一方关系的特定价值观。

但是并不是由于有了结社自由的法律就有了公民社会,有了结社集会自由并不代表公民有这种意识,因此公民性体现在每个公民个体上,变现为容忍,同情心,自愿,尊重,平等,理性,共同意识,运用到我国互联网上,在动车7.23事件中,我们可以说,存在这样一些公民,在网络社会中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意见领袖”指的是那些受到高度关注的一群人,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具体表现为粉丝数以及微博的转发数。同时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极为活跃,不仅传递信息并且传达观点提供建议。但是在微博这个场域中,由于信息源的极大分散,使得不少草根微博获得了不少粉丝数以及微博转发数,于此同时,微博中还存在着很多内容比较明确的用户,微博内容以语录以及图片等为主,比如冷笑话精选等等类似微博,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自媒体的表现。因此在微博这个平台中,要成为意见领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是博主处于信息源的上端,会成为注意力信息的权威发布者;而是博主具有权利社会身份;三是博主的发言是否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动车事件中,由于处理事故的方式引起了众多人群的关注,因此在微博上出现了几类意见领袖。

1.“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来自于西方知识分子理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学者雅各比。1987年,在其《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提出来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立足专业,放眼天下,用自己的言行和创作参与社会云状,并呼吁富有社会责任感、用于充当引路人的公共知识分子出现。

由此看来,公共知识分子是一群超脱本专业范围面向社会发言的知识分子。有如下特点:首先知识分子在其专业领域拥有比较权威的地位。其次知识分子转化为公共知识分子必然要求其运用其专业知识通过实证客观怀疑理性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现行社会政治经济道秩序。

在动车事件中,很多关于事件的质疑以及评论来自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包括传统的学者(如于建嵘教授)、作家(如韩寒)等、新闻媒体记者以及律师群体。

在7?23动车事故中,传统学者、媒体的官方微博和记者的个人微博通过不断更新信息,披露了大量事故及救援信息,并激烈批评铁道部的善后处置,引导舆论走向。

2.明星群体

明星群体在动车事故中也担当起了意见领袖的作用,通常明星群体拥有较多的粉丝以及转发数,他们发布信息的内容多为贴近隐私性质的内容,通过发布亲近性质的内容引起粉丝的共鸣,明星群体发布的内容大多不具备话题性,但是基于庞大的粉丝群体,在动车事件中,通过转发信息使得信息广为扩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

据武汉大学传播学教授沈阳统计,在43位微博“粉丝”超过240万的演员明星中,有36位对动车事故表达了关注,关注率达83.7%。女歌手伊能静(微博粉丝262.2万),对动车事故善后处置表达了愤怒。“微博女王”姚晨(粉丝1203.9万),为遇难司机辩护,向坚持追问事故责任的媒体致敬。在动车事件中的已经相当于“公共知识分子”。

(二)网络社群:替代性聚众场所

假如一个公民社会的公民有了很强的公民性而没有有效的公民组织,那么公民也会像散沙一样,不能够很好的聚结在一起。因此,公民社会得以构建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公民组织,公民组织为公民提供思维方式,认可对象和人与人相处的价值观,其发挥作用的大小作为衡量公民社会的发展程度的标准,近年来,我国社交性网络发展迅猛,因此在网络上形成了众多的网络社群,但是这种网络社群还存在分散,规模小等不足之处。

社群这个概念来自于社会学,它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德仁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既定的目标和期望。” 在互联网中,网络社群让公民在讨论中形成的信任以及认同感,并且在网络社群中弱化了性别民族阶层社会地位等社会隔阂。同时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网民在网络上得以沟通和交流,在网络上,网路社群主要形成于聊天室,论坛,博客等。微博的出现以及手机终端的技术支持,使得以微博为平台的网络社群在突发性事件中具有了无可比拟的特点。

微博这个大平台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社群,与此同时每个人通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微博来使自己置身于不同的社群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变身,用不同的身份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互动。

1.线上活动影响现实社会:

微博不仅使得受众细致入微的关注身边的事件,而且这个社群的动员能力使得受众不断参与到事件中来,事故发生之后,不少乘客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新浪微博专门开辟寻亲专区,微博立刻成为了发动广泛力量寻找亲人的网络平台。

通过微博的评论转发,信息不断扩散,使得不少伤员通过微博与家人取得联系。微博社群的这种动员机制还表现在对动车事故的质疑上,以及之后对于伤者的献血,微博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事故发生后的两小时,微博上出现了鲜血好找和招募志愿者活动贴,不久温州血站变挤满了看到消息后来献血的人,甚至不少网友赶在专业救援队到来之前来到救援现场参与到救援过程当中。动车事件中丧失亲人的小依依,在搜救的最后关头被解救出来,微博对于小依依的救助的信息不断被转发,甚至有不少人愿意领养小依依。

2.线上活动导致网络聚集:

网络传播另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网络活动的匿名性,这使得进入和退出某种行动受众都有比较大的自主性,而不需要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空间中的群体压力,活动成本低,使得参与活动的门槛也比较低。因此,网络中的聚众行为一旦发生,特别是对于公共性事件的评论以及围观,其影响力十分显著,甚至改变公权力行为方式的转变。

在救援过程中,铁道部似乎并没有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而是想着如何先通车。从24日凌晨开始,曾几度对外宣称:“生命探测仪显示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于是,开始将车厢从桥上吊下,说了为了方便运输,开始掩埋车头拆解车厢。在这个过程中在微博中一直有人质疑掩埋车头的行为是否合理,是否是在“毁尸灭迹”。一时,网络上关于救援过程的舆论铺天盖地,通过转发和评论,很多网民对于铁道部救援过程都表现出质疑与抗议,对铁道部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虽然我国公民组织在社会中发挥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但是网络社群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了网民聚集的新的场所。网络社群加强民众联系与集体行动,在实地集会受到严格监控的当下,互联网社群成为了一种替代性的活动场所。同时这种线上的集群也影响着线下的活动,促进民众政治参与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强大的舆论压力产生一些积极的政治影响,对社会生活社会决策的过程的介入程度越来越高,创造出公民对政治和社会问题开展讨论的公共领域。

由此可见,在微博上以意见领袖为领导者网络上开始出现公民社会的雏形,并且渗透到现实社会中。与此同时,新一代的网民具有了公民性的特点,并且社交网络的繁盛使得网络社群得以活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网络组织。

三、 小结

公民社会需要经过漫长时间形成的。美国等西欧国家所体现出来的成熟的公民社会也是随着国家民主化进程而不断完善发展的,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公民社会也会不断完善。

从动车事件中可以看出,网络社会上已经出现公民社会的模型,并且开始向着现实社会渗透。虽然现实社会中还缺乏公民社会中诸如公民性和公民组织等公民社会因素,但是经过网络社会的渗透,正在一步一步加强。

从全球视角来看,北非等国家的民主化改革中网络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网络是一个激发自下而上改革的有效工具.虽然我们所看到的公民社会现在只是一个雏形状态,并且大部分的活动范围都集中在网络空间内,或者小范围内的渗透到现实社会中,但是从北非以及西亚等民主性活动中,互联网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觉得公民社会是一个过程,是个时间问题。在北非和西亚的一些国家都发生了民主性的革命,在这些革命中,网络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使得网络上的聚集在现实中成为可能。 

注释:

1、曾远英.公民社会研究在我国兴起的背景、发展以及存在的分歧.老区建设[ J].2009(2):35-36

2、连水兴.大众传播与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知识图景[ 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4):42-47

3、连水兴.大众传播与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知识图景[ 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4):42-47

4、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 J].当代传播.2010(2)

5、龚举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当下状况及重建必要[ 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6)

6、人民网.温州动车追尾舆情解读:微博成网络“人民大会堂”.人民网[EB/OL].[20121-07-25]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223265/15241365.html[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蔡拓,刘贞晔.全球市民社会与当代国际关系[ J] .当代国际关系, 2002, ( 12) .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9.

3.程粉艳,程刚. 新闻媒体与社会公正[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 6) : 121-124.

4.赵国臣. 网民大国的公民社会理想和契机[J].青年记者,2008( 3) : 27-28.

5.孙少威,陈莉. 公民社会视域下的网络传媒[J]. 理论观察,2008( 2) : 121-122.

6.李丹.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和走向.东南传播.2011(5):6-8

7.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基于“公民性”的评价.探索与争鸣,2008(2):

8..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89-190.

9.张骐.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 J] .北京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5,(4).

10.魏万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J] .学术探索, 2004,( 10) .

11.杨占营.公民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内部逻辑探析[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5,( 2) .

12.王尚银.公民社会新探----以温州模式为例[ J] .新视野, 2007,( 5) .

13.曾远英.公民社会研究在我国兴起的背景、发展以及存在的分歧.老区建设[J].2009(2):35-36

14.连水兴.大众传播与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知识图景[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4):42-47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晓越、赵光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